北京延庆丨长城——以新时代气象续写文化新篇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18:07 1

摘要:长城内外,绿染山河。去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石峡村乡亲们的重要回信振奋人心,这一年,延庆乡亲沿着长城的脉络,探寻它在新时代续写文化新篇章的生动实践,见证其从历史中走来,融入时代发展浪潮,以全新姿态焕发生机的伟大历程。

长城内外,绿染山河。去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石峡村乡亲们的重要回信振奋人心,这一年,延庆乡亲沿着长城的脉络,探寻它在新时代续写文化新篇章的生动实践,见证其从历史中走来,融入时代发展浪潮,以全新姿态焕发生机的伟大历程。

守护传承 让历史文脉融入时代血脉

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的殷切期望。延庆区多年来积极探索长城保护与传承的创新路径,让长城的保护与传承,化作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

在北京延庆的石峡村,有这样一群人,以最质朴的行动践行着对长城的守护。自上世纪80年代村民梅景田自发组织长城保护队,到2006年成立北京市首个农民长城保护协会,石峡人用最朴素的情怀诠释“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长城”的誓言。如今,长城保护员已形成“流动哨兵”,每日穿梭在长城沿线,用脚步丈量着文物保护的责任,诠释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与担当,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让古老长城在岁月的侵蚀下依然傲然挺立,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除了民间组织身体力行的保护,延庆区还通过探索长城文化教育新路径培育传承梯队,让这种守护意识薪火相传。在八达岭学校的课堂上,老师们将长城砖的烧制工艺、敌台的军事构造等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课程,孩子们在触摸“长城石”、绘制“心中的长城”等沉浸式教学之中,悄然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此外,学校还成立了“长城上的绿飘带”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在长城保护人梅景田爷爷的带领下走出校园,登上八达岭长城、花家窑残长城等地,学习《长城保护条例》,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单,捡拾长城沿线白色垃圾和遗失的城砖,从实践中培养守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据了解,2024年区教委完成编写《延庆中小学生长城文化读本》《延庆区小学长城课程》,组建71个长城文化社团,开展中小学生长城知识竞赛,组织万名学生观看《梦华长城》情景剧,长城文化触达全区每一个学生。这种“从娃娃抓起”的教育模式,让长城故事从博物馆走向校园,从历史走向未来。

文化传承既需要“守得住”的定力,更要有“传得开”的智慧。八达岭镇石峡村,依托长城,探索出一条“活态传承”的新路子。游客入住“长城人家”品牌民宿,可以坐在院子里看长城,还能参与长城砖修复体验、聆听长城民谣,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文化遗产的温度,在润物无声中触摸历史肌理。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更让古老长城在现代社会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创新挖掘 让文化遗产焕发璀璨光彩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城承载着文明记忆,更寄托着文化传承的时代命题。近年来,延庆区通过创新表达方式、深化价值阐释,让古老城墙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彩。

4月19日,2025春季八达岭石峡关谷环长城越野赛开跑。自2023年秋季至今,此项比赛已举办三届,报名人数实现翻番增长,成为越野圈的“网红”。从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到八达岭石峡关谷环长城越野赛,各项体育赛事在长城的壮丽背景下逐一展开,为参与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这些活动不仅连接了历史与自然,更让人们在运动中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

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需要传统基因与现代语境的创造性对接,近些年,延庆通过文创产品、情景剧等形式构建起多维立体的传播体系,将长城文化全方位展现。“长城礼物”文创店内,长城砖、“长城天团”盲盒系列,“明小兵”手办等各种文创产品成为游客喜爱的纪念品;在北京世园公园,《梦华长城》情景剧让戚继光督造城墙、将士月夜思乡等历史片段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艺术表达既规避了历史剧的厚重感,又以现代审美重构文化记忆,实现了严肃历史与大众传播的平衡;依托“长城文化节”,延庆开展非遗展演、学术论坛、乡村市集等主题活动,带动更多市民群众关注长城、保护长城、传播长城文化,推动长城文化从专业领域向公共空间延伸,形成了文化传承的良性生态。

以多元实践回答文化遗产的时代之问,延庆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基础上,用创新思维重构表达体系,以跨界融合拓展传播维度。当戍边将士的铠甲化作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当长城故事通过现代艺术形式重新演绎,长城文化便在与时代的共振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这种转化不仅为文化遗产注入新生机,更在全球化语境下彰显着文明传承的中国智慧。

文明互鉴 让长城精神照亮世界舞台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更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它正以独特魅力,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八达岭长城的青砖上,留下过许多外国元首的足迹。自1954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游览八达岭长城起,长城便开启了作为中国政府重要国事礼宾场所的篇章。此后,50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众多世界知名人士纷至沓来。尼克松感叹“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伊丽莎白二世称赞“长城是最美丽的” ;普京为中华民族之勤劳、历史之伟大而惊讶……长城外交,不仅是中国外交的独特风景,更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文化自信与开放胸怀的重要窗口,彰显着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精神气度。

与此同时,长城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让世界各国的文化在长城脚下汇聚,共同描绘出多元共生的美好画卷。长城文化步行街上,乌干达的艺术家们身着民族服饰,带来传统舞蹈表演,一个个精心布置的摊位摆满了创意十足的乌干达传统手工艺品、新鲜烘焙的咖啡豆。来自非洲的浓郁咖啡香,混合着长城所承载的千年华夏文明气息,在这里碰撞交融;依托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延庆招募外籍达人作为“长城好汉”,体验长城文化特色,旅游达人们将自己在长城的所见所闻分享到世界各地,吸引更多国际友人走进长城、了解中国,让长城精神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城不再是凝固的建筑,而是流动的文明基因。正如长城砖石历经风雨而愈发厚重,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正以传承创新的姿态,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北京延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