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届文博会共设8个展馆,各展馆展览面积均为2万平方,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展出文化产品将超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约启幕。
自2004年首届创办以来,文博会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逐年攀升,赢得了“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美誉。
本届文博会共设8个展馆,各展馆展览面积均为2万平方,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展出文化产品将超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置身文博会现场,是一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更能强烈且深刻地察觉到,AI和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深度融入了文化产业的各个角落。
冲咖啡、弹琴、下棋、打拳
文博会机器人看花眼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汇聚了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优必选、众擎机器人、元象科技等60 余家 AI 领域 “顶流” 企业和一系列“新秀”企业。
还记得去年展会上那台抢眼的机器人现磨咖啡机吗?今年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带着升级版“AI机器人咖啡亭”回来了,还在现场发布特别款产品“致敬深圳”。
据该公司董事长韩兆林表示,这台占地仅2.35平方米的机器人咖啡亭,不仅能做出50多种口味的咖啡,法式欧蕾、中东摩卡奇诺、日本绿茶咖啡等温度、浓度、冰量、糖分均可定制。
当你正认为机器人咖啡亭已足够令人惊叹时,转眼又能被另一番景象所震撼——浙大海创的机器人正有模有样地弹奏《梁祝》。
据了解,依托于AI技术,它可以达到人类演奏钢琴6级的水准。在自动识别乐谱,学习之后,它的机械臂和灵巧手可以根据指令输出任务。
光明区展位,工匠社的格斗机器人正与身后一位女子“同频共振”,女子挥舞着双臂,做出各种灵动的肢体动作,而格斗机器人竟如影随形,同步复制着她的每一个动作。
这一奇妙场景的背后,是体验者通过穿戴式传感器,对机器人的肢体动作和朝向实现了精确控制。
除此之外,在展会现场,乐聚机器人、工匠社机器人共同演绎着咏春拳法,元萝卜机器人进行着人机棋艺对决,新疆三力智能机器人展现了书法和绘画,噜咔博士AI拍学机为孩子生动讲解展品导览,时空壶翻译机器人实现跨语种实时交流……
一众尖端科技、前沿产品悉数登场,让观众们亲身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以及它为文化产业带来的无限可能。
各地展区,也尽显科技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亮相文博会的政府展团中,各地展区设计也尽显科技范。
广东展团以“向新图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主题,精心策划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
迈入其主展厅的“文化科技应用厅”中,仿佛一脚迈进未来世界。这里汇聚了超过50家链主企业,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科技感爆棚,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灵动有趣,影石AI眼镜新奇独特,广汽新能源高阶智驾尽显前沿,腾讯视频出海成果斐然……
这些引领型产品的展示应用场景,让人真切感受到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全链条深度协同发展正蓬勃兴起。
此外,河南展区中,整体面积达160平方米的卷轴冰屏令人驻足,巨大的冰屏以卷轴形态,缓缓展开一幅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画卷,将甲骨文与仰韶彩陶花瓣纹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山东展区中,青岛东方影都将国际一流大片的摄影棚搬到了现场,歌尔丹拿带来沉浸式个人娱乐座舱XEO POD;南京展区的AI交互、具身智能、全息显示等前沿技术,立体呈现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南京探索”……
科技与文学在文博会的各大展区激情碰撞,绽放出绚丽夺目的火花,全方位展现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助力下焕发出的蓬勃新活力。
结语
二十一年时光匆匆而过,文博会就像一个记录者,完整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
以这届文博会为例,从机器人咖啡师的手冲技艺到AI钢琴师的悠扬乐章,从人机协同的武术对决到跨越时空的文化数字呈现。这些都清晰地展现出人工智能以强大的颠覆性力量,不断拓展文化产业边界,为文化产业注入全新活力,带来无限发展可能。
而在文博会的陪伴之下,广东文化产业也犹如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不断成长壮大。
数据显示,20多年来,广东文化产业一直领跑全国。2023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7806亿元,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占全省GDP比重5.75%。2024年,文化产业营收9149.5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比重近四成,增长10.5%。
展望未来,广东文化产业必将在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下,继续扬起前进的风帆,乘风破浪,朝着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奋勇前行。
•END•
来源:易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