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鲁区紧握农时“接力棒”,农技人员化身“科技种粮人”,将节本增效的良种良法深耕黄土,为农户递上稳产增收的“金钥匙”,从精准播种到抗旱保墒,让每一粒种子都成为农民稳产增收的“定心丸”。
平鲁区紧握农时“接力棒”,农技人员化身“科技种粮人”,将节本增效的良种良法深耕黄土,为农户递上稳产增收的“金钥匙”,从精准播种到抗旱保墒,让每一粒种子都成为农民稳产增收的“定心丸”。
在平鲁区阻虎乡小干沟村千亩旱地玉米种植基地里,农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旋耕机、播种机在田垄间来回穿梭,开沟、播种、覆土、刮平等工序紧密衔接、一气呵成。一粒粒饱含希望的种子,被均匀地播撒进土地中。
据了解,为确保农业生产高效有序推进,农技人员化身“田间质检员”,手持标尺对播种完的田垄进行仔细检查,严格把控播量精度、下种匀度与播种深度,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在旱地中精准扎根。
靠着良种良法的精准落地与全程护航的农技服务,合作社将旱地玉米种植推向标准化、精细化的新高度,努力为旱作农业探索出一条可推广的实践路径,促进土地产出与农民收益双线提升。
平鲁区兴盛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穆兴盛介绍说,特色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全程指导,从选种到施肥手把手指导,种出来的玉米秸秆壮、籽粒实,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做饲料。合作社一共种植了玉米1000亩,亩产能达到1300斤左右,这些玉米一部分供应自己的牛场,另一部分直接对外销售,目前销路比较稳定,一年效益大概有六十多万。
记者:刘希军 杨 澜
编辑:李 悦
----- 来源 -----
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