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的南亚天空,原本应是印度空军“阵风”战机大展身手的舞台,却意外成了全球网友的“欢乐源泉”。
2025年5月的南亚天空,原本应是印度空军“阵风”战机大展身手的舞台,却意外成了全球网友的“欢乐源泉”。
从高调空袭巴基斯坦反被击落战机,
到举国庆祝“胜利”十天、封杀中国媒体账号,
再到被网民魔改神曲《刚买的飞机被打啦》刷屏,
印度这一系列“神操作”让全世界看足了热闹。
5月7日凌晨,印度空军发动代号“朱砂行动”的空袭,目标直指巴基斯坦军事设施。
然而,这场“闪电战”迅速演变成一场灾难。
巴基斯坦空军用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机和霹雳-15E导弹,击落了至少6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单价2.4亿美元的法国“阵风”战斗机。
讽刺的是,印度政府第一时间否认战损,转而宣布“胜利”。
莫迪在庆祝集会上高呼:“我们的行动精准打击了恐怖分子,巴基斯坦的导弹像稻草一样被摧毁!”
然而,巴基斯坦公布的战机残骸照片、飞行员跳伞画面,以及法国情报官员的证实,让印度的“胜利宣言”显得苍白无力。
更荒诞的是,印度政府将这场仅持续4天的冲突包装成“国家荣耀”,举行为期10天的全国巡游庆祝。
街头彩旗招展,民众载歌载舞,莫迪的演讲台上甚至摆放着S-400防空系统模型,仿佛一切真的“赢了”。
但一名印度议员在议会现场,模仿“阵风像受伤小鸟般坠落”的表演视频,却意外泄露到了土耳其电视台,全球播放量超过20亿次,成为印度“强行胜利”的最强反驳证据。
面对国际舆论的嘲讽,印度政府选择了一条更极端的:—封杀一切“不利信息”。
5月14日,印度以“传播虚假新闻”为由,封禁了许多新闻社官方账号,只因他们转发了巴方击落印度战机的报道。
此前,印度已在国内封禁了8000多个讨论战损的社交媒体账号,甚至逮捕了转发相关视频的网民。
然而,信息时代的真相早已无法被高墙阻挡。
中国网友将印度神曲《Tunak Tunak Tun》改编成《刚买的飞机被打啦》,歌词“刚买的飞机,一架都没开回家,90亿全白花”迅速风靡全球,土耳其国家电视台甚至将其作为新闻背景音乐播放。
巴基斯坦网友则晒出阵风残骸照片,嘲讽印度“花天价买了个空中棺材”。
印度驻华大使馆的喊话更显尴尬。
他们要求中国媒体“核实事实”,却对法国达索公司删除战机记录、美国CNN和路透社的报道视而不见。
印度网友试图用历史照片反击,却闹出更大笑话。
一名网民晒出1900年英属印度锡克巡捕押送清朝人的老照片,配文“他们似乎忘了”,试图羞辱中国。
不料反被中国网友揭穿:“照片里是英国殖民者的仆从,你们祖上给人站岗,现在还想装主子?”
印度本是跟中国一样的文明古国,为什么现在却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归根结底,跟统治者不无关系。
莫迪政府依靠印度教民族主义上台,其执政根基与“战无不胜”的叙事深度绑定。
一旦承认失败,极端民粹势力可能倒戈,甚至动摇政权稳定性。
因此,印度只能将“丧事喜办”进行到底。
用庆典转移矛盾,用封号掩盖真相,用民族主义口号麻醉民众。
当然,除此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印度的“信息茧房”。政府通过控制媒体、渲染“西方阴谋论”,将国内舆论塑造成“印度永远伟大”的闭环。
正如网友讽刺:“在印度,只要官方不承认,坠机可以是鸟群撞击,战败可以是战略转移。”
这种自我欺骗,短期内或许能维持社会稳定,但长期来看,只会让印度与国际社会的认知差距越拉越大。
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用几十年时间将军费抬高到GDP的3%,却仍未换来安全感。
今天的印度,似乎又在重复同样的剧本:
来源:非遗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