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是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关键支撑。近日,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召开全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推进会,对紧紧围绕“四良融合”,切实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出系列部署。
深挖单产潜力 端稳“中国饭碗”
中国农村杂志社评论员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是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关键支撑。近日,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召开全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推进会,对紧紧围绕“四良融合”,切实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出系列部署。
当前,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约束趋紧,耕地面积增加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粮食增产的重心转向大面积提高单产是必然选择。近两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大面积单产提升作出重要部署。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比上年提高5.1公斤,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超八成,大面积提单产在全国粮食产量高位增加中作用凸显,彰显我国在大面积单产提升上的决心与成效。端稳“中国饭碗”,牢牢把握粮食增产这个重心,要在重谋划、强支撑、扩面积上下足功夫,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健全机制抓落实。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自上而下统一谋划,统筹多方力量,调动多方资源。要坚持“部级总牵头、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原则,整合农业农村系统力量,强化部省联动,完善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合力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要加强督促考核激励,将单产提升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压实地方责任。各地要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打出高位推动、压实责任、政策支撑等一系列组合拳,有规划、有力度地推动单产不断迈向新台阶。
“四良”融合强支撑。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缺一不可。建好“良田”。要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田沟渠修复整治,打通灌排堵点,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耕地基础地力,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选育“良种”。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选育推广高油高产大豆、耐密高产宜机收玉米、高产双低短生育期油菜、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等品种,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让良种在广袤田野生根发芽。配好“良机”。要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推广配套北斗导航的高性能气力式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推广高效低损联合收割机、减少机收损失。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跑出单产提升“加速度”。用好“良法”。要因地制宜,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大垄密植、合理轮作、水肥一体等关键技术,让“1+1>2”。
示范带动扩面积。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要把握“大面积”这一关键词。百亩方、千亩片的高产典型不稀奇,大面积单产提升才是主攻方向。要加快形成大面积均衡增产格局,围绕5大粮油作物,聚焦东北、黄淮海、长江流域、华南、西北、西南6大区域,立足整乡整县整市,全环节、全过程挖掘单产潜力。要突出主体带动,指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积极参与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力争做到率先实行大面积单产提升,率先面向小农户提供服务,率先展示单产提升成效。深入推进“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扩面提质,发挥农垦“国家队”的辐射带动作用。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要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力以赴将内在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高产典型转化为大田产量,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作者:宋晓娜
编辑:张璟
监审:郭平稳、蔡薇萍
投稿邮箱:wgsntg@126.com
来源:微观三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