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找我倾诉的几位前同事,都是在我眼中非常优秀的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都有出色的成绩,业务能力过硬,尽职尽责,认真靠谱,与其他同事协调工作时也情绪稳定,十分友好。我想上过班的都知道这种同事是什么含金量。
*全文3335字,阅读约需8分钟
这个世界是怎么做到,让上班的和不上班的都这么痛苦的?
最近频繁有前司和前前司的朋友私聊我,不约而同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
“老娘不想干了!”
“此刻辞职的心已达到顶峰!”
更夸张的是,有位姐妹每天靠吃逍遥丸舒缓情绪,才能撑过难熬的每一天。真是好惨又好笑。
· 为什么明明都知道大环境不好,可还是有那么多人想跑?
我不久前说过“越努力,越不幸”,近半年来我所看到的情形又反复验证了这一结论。这是一个惩罚上进者的时代,这是一个鞭打快牛的时代。
来找我倾诉的几位前同事,都是在我眼中非常优秀的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都有出色的成绩,业务能力过硬,尽职尽责,认真靠谱,与其他同事协调工作时也情绪稳定,十分友好。我想上过班的都知道这种同事是什么含金量。
然而,恰恰是他们被逼得痛苦不堪。大环境不好,单位经营困难,为了减少开支,一些不重要的部门或吊车尾的同事被裁掉,但是他们的业务内容并没有完全消失,这些工作量总要落到在职同事的头上。那么是落到干活磨蹭且出品质量不定的“慢牛”头上呢?还是技能多元且干活又快又好的“快牛”头上呢?答案是显然的。
而为了进一步节省开支,每月的员工工资也要进行“把控”。前同事告诉我,领导亲口说,如果你这个月比别人干的多,按说应得的稿费就多,但是部门要控制支出不会给你这么多,你的稿费就要压缩。原本应该500的稿子,只能给你300或200.
同事一脸懵,意思就是越勤奋,越廉价?越努力,越倒霉?
然而,别看同事内心不忿,但对于这种有着超强责任心的史诗级牛马,他们又不会糊弄工作,于是只能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勤勤恳恳。
他们工作能力强,于是经常被“委以重任”去承担领导们突如其来的“奇思妙想”;他们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于是经常是苦活累活加班活的优先候选者。他们明明是业务上的聪明大脑,却在职场中混成了“傻瓜”。他们不是真的傻,只是在正直和责任心驱使下反复内耗、挣扎。
直到防线崩溃,他们也不吵不闹,只想体面离场。
· 知道你很痛苦,但我依然不劝你离职
作为2024年的裸辞先驱,我想我有义务告知正在准备离职的朋友们一个事实,那就是:今年的求职市场比去年恶劣一百倍!
以作者个人经验而言,去年离职后,由于我知名国企、事业单位的履历,还曾收到不少相关行业的面试邀约。而今年,邀约数量屈指可数,虽然也都是知名国企,但薪资水平低到让我怀疑能不能在北京活下去。
年后,32岁学妹在长春求职,面试30多家企业,均以各种理由被拒绝。未婚未育、年龄大了、薪资要求高(如果单休5000也算高的话)……
这就是当下求职市场真实的一角。也是裸辞后的你需要面对的现实。
当下裸辞,你至少要准备3-5月的空窗期。而在此期间,你要面对的问题还有:收入来源、社保断缴或如何自缴、房租、来自父母的催促压力、社交孤独,以及心态不稳的人还会逐渐面对自我怀疑和焦虑内耗的情绪。
对于30+的女生,还需要额外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管你是未婚未育,还是已婚未育,甚至是已婚已育,都免不了被企业审视、猜疑你的生育问题。这也意味着你将打破曾经靠能力吃饭的价值体系,必须面对你作为女性逃无可逃的“工作VS家庭”的被动困局。求职难度再次升级。
所以,裸辞前你是否已经想好如何面对以上问题呢?
裸辞一时爽,但后续要面对更多的难题,因为经济大环境不好,这些难题会比以往更难。所以,闲着没事想想你那基数一两万的社保公积金,想想逢年过节的福利大礼包,想想你月月增长的银行卡余额,想想你一起吃饭一起吐槽的上班搭子……或许这苦日子也勉强还能过下去。
·如果还是不行,不妨听听以下建议:
职场真正令人痛苦的往往不是工作内容,而是人际关系。他人即地狱,在职场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领导的PUA、客户的无礼、同事的明争暗斗、管理的混乱、分配的不公……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
你想离职的根本原因,不过就是想离开当下的这些讨厌的人。我建议你:
1、进行情绪解离,做个职场渣女(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离职”。其本质是让自己“出戏”,从精神上进行抽离,跳出环境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只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把自己当做当下一切的观众。
如果你没有节节高升的欲望,那也就没必要过多向上社交,不用在意领导对你的评价和审视,问心无愧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对同事,合得来的就交往,合不来的,如果对方挑衅,该怼就怼,不必维持什么友好人设,往往“不好惹”的标签才能规避很多问题;对客户或合作伙伴,做个无情地沟通机器,只瞄准目标解决问题,至于对方的情绪和额外要求,直接忽视、冷暴力。
2、将自己置于本位,寻找工作的意义。剥离掉环境、他人、情绪等对你干扰,认真思考一下这份工作于你而言真正的意义。是提升专业技能、积累项目经验?还是赚钱养家?或是完成自己从小的梦想?充分释放自己的热爱?丢掉受害者心态,将自己的需求置于本位,永远关注自己的主线任务,只要这份工作的根本意义还在,就值得你留下来。
同时,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关注自己的主线任务,提醒自己回避那些糟心的话题,不听、不看、不想,也就会避免很多情绪消耗。
3、不要过度共情别人的痛苦。打工人都有自己的上班搭子,或许是一个人,或许是一个小圈子。大家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吐槽。当一个人遭遇了不公待遇,这份愤怒情绪就会通过传播、共情,复制成很多份。负面情绪的传播者可能在倾诉后,将自己的愤怒稀释成了几分之一,而其他人却分担了他的情绪。长此以往,每个人都在倾听或倾诉。大家友好的彼此共情,这的确是很多人在职场还能活下去的方式之一。但是,这样的共情多了,你也会承担太多本不属于你的负面情绪。
以我个人为例,在前前司曾有两个关系好的搭子。领导的风格就是很喜欢谴责员工,但每个人被谴责的概率不同。例如每周一周会,我被谴责的概率为10%,其他两位搭子被谴责的概率分别为70%和80%。于是每次午饭聊天或私信,我都会很“义气”地共情他们的焦虑,并予以安慰。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开始厌倦这个工作,我知道了太多领导的“阴暗面”,也开始讨厌领导。事实上,如今回想,由于我曾较为出色地完成工作,领导一直对我都还不错,甚至年终主动加薪。可我却因为过度共情,对领导和工作产生了反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离职。
不是不能有吐槽搭子,而是不要过多、过深地共情,他们的不愉快只是他们自身的课题,而你的课题是做一个倾听者、安慰者。不要让别人的烦恼影响了你的能量场。
4、培养业余爱好,多接触大自然。在心理学中,治疗焦虑症的一个著名方法是——森田疗法。即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周边的宁静,让内心放松下来。我想,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大城市热爱露营的人那么多。
此外,还可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跳舞、跑步、骑行等运动类项目,可以通过运动增加多巴胺,减少自己闷在家里过度思虑的机会;或养猫养狗、种菜养花等养成系活动,可以在小动物无条件的爱中被治愈,在养花种菜中看到耕耘就有收获的成就感(如果种不活,就换一批再种)。
(人,别怕,咪会爱你)
5、关注心理健康状态,必要时及时就医。或许你不知道,其实人的心理和身体一样有很多自我防御机制,我们的大脑一直在努力保护我们不被外界攻破心理防线,不让我们陷入心理失衡。这就是著名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退行、反向、合理化、隔离、投射、转移等16种。
但,当大脑即使倾尽全力也没能抵御住内耗、外耗的各种情绪攻击,那么你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就像人体的免疫机制被病毒攻破,你就会得感冒一样。焦虑症、抑郁症等“大城市病”并不可耻,它只是一场心理感冒。
焦虑的人大多上进,抑郁的人大多聪明善良。不要讳疾忌医,也不必为此羞耻,没有什么比你自己的身心健康更重要。
自测焦虑推荐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自测抑郁推荐使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如果你怀疑自己已经“疯了”(综合性心理失衡),推荐使用SCL-90 90项症状自评量表,测试自己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意、精神病等多方面因子的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测试
给大家诚意推荐一款超实用的心理测试——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它能从多个维度,如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对心理状态进行精准评估,非常专业且有价值。通过这个测试,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为自己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现在限时优惠只需29.9元,感兴趣的朋友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
面对当下糟糕的经济环境,没有家庭托举的年轻人,在现有的工作中“苟”住,才是王道。
但如果已经找到后面的跳板,或当下工作已经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也请大胆离职,给自己一段身心休养的时间。别忘了,金钱的根本意义不是用来消费,而是用来购买自由和时间。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来源:可靠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