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出席美国众议院听证会时公开表态,考虑到中国拥有强大的政府,美国政府无法对中国政策施加重大影响。他说:“很显然,就中国而言,我们对该国内政的影响很小。”
5月21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出席美国众议院听证会时公开表态,考虑到中国拥有强大的政府,美国政府无法对中国政策施加重大影响。他说:“很显然,就中国而言,我们对该国内政的影响很小。”
事实上,这并不是鲁比奥第一次发表如此的言论。
今年2月26日,鲁比奥同样是出席美国国会。当时,他公开承认:“无论美国对中国采取什么行动,中国都会继续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他表示,这意味着美国已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之前的种种手段都已失效。
鲁比奥因两次受到中国制裁而知名。他以“反华急先锋”著称。在他担任国务卿的第一天,他就迫不及待地联合日印澳启动“四方安全对话”来围堵中国(下图)。
应该说,要他公开承认美国不如中国,是非常难的。
故此,他上任后却先后两次公开上述的表态,就非同寻常。也就有必要好好谈谈。
对中国加征关税?行不通。打台湾牌?每对台售武一次,大陆就逼近台岛演习一次。行不通。诱使菲律宾和印度通过局部军事行动意图牵制中国?行不通。美国目的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芯片。
中美关税战第一轮谈判达成协议的第二天,特朗普撤销拜登政府时期制定的人工智能(AI)扩散出口管制框架,同时发出三项指导意见,加强监管海外AI芯片。其中一项明确指出,“在全球任何地区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都可能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
5月21日,中国宣布反制,将制裁任何执行或协助执行美方相关措施的组织和个人。
无论是个人或是公司,无论你在地区任何一个角落,凡是配合美国对中国芯片发难的,虽远必诛。
这种霸气,来自中国的底气。
出口限制用在对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美国其实是很矛盾。无论是禁止中国购买美国芯片还是逼荷兰停止对中国出售光刻机,事后美国都发现,对中国影响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不对中国采取芯片出口管制,他们没其它的招。但对中国采取芯片出口管制,作用也不大。
面对制裁,中国加大了对自主AI芯片研发的投入,并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半导体的突破具体到了何种程度?有两个关键事件:
其一,就是华为的昇腾AI芯片横空出世,意味着中国的芯片迎来重大突破。被美国举全国之力封杀的华为都研发出芯片,美国还有什么手段能够阻止中国半导体的崛起?
正如鲁比奥5月21日出席美国众议院听证会时公开表态“因为中国拥有强大的政府,美国政府无法对中国政策施加重大影响”的言论,中国的举国体制所凸显的优势,是美国不可能击破的。
其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台湾省的电脑展的新闻发布会上批评美国限制中国获取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手段是“失败”。因为这一政策迫使竞争对手中国加快了开发自主产品的步伐。
黄仁勋说了一个数据:四年前,英伟达控制着中国95%的市场。如今只剩下50%了,剩下的就是中国技术。黄仁勋补充说,“我们在中国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
美国当然不会就此罢休。
从目前来看,特朗普正纠正过去的策略。一方面,加大对其它国家的恐吓。
例如马来西亚。
5月19日,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将打造本区域首个由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晶片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但第二天就低调撤回相关说法。这显示马来西亚在中美两国科技角力中的微妙处境。马来西亚的反转,亦是其它与中国友好国家的缩影。
另一方面,特朗普终于意识到,如果美国想要保持领先地位,就需要扩大和加速(技术的)传播,而不是限制它。于是,美国和阿联酋宣布联合计划建设美国境外最大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集群,并将使用美国芯片。
中美虽然就关税采取暂停对立的措施,留出时间来谈判。但两国依旧在暗自较劲。例如中国就依旧对美国采取稀土出口管制。而芯片也将是中美角力的主战场。华为昇腾AI芯片绝对是中国对抗美国的重要手段。
面对中国实力,美国将豪无办法。
来源:萌牛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