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非遗:耿村民间故事,燕赵大地的文化瑰宝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06:21 2

摘要:在燕赵大地的河北省藁城市常安镇,有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村落——耿村。它西距藁城市区12公里,古属中山国,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了蜚声中外的耿村民间故事这一非遗文化明珠。

在燕赵大地的河北省藁城市常安镇,有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村落——耿村。它西距藁城市区12公里,古属中山国,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了蜚声中外的耿村民间故事这一非遗文化明珠。

耿村的历史可追溯至久远,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再辰死后封王葬于此地,为纪念他,每年四月初一到初四都会举办耿王庙会。庙会期间,热闹非凡,唱大戏、说书、担经舞、打扇鼓等民俗节目轮番上演,吸引着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和各路商贾纷至沓来。早在20世纪40年代,耿村虽仅有四百余人,却有着一百余家大小店铺、作坊,享有“小村大集”“一京二卫三耿村”的美誉。彼时,外出经商、游历、当兵的耿村人,在返乡时带回了天南地北的故事和传说,日积月累,这里不仅成为了商品集散地,更逐渐发展为民间文学的传播地,积淀了极为丰厚的民俗文化,村民中讲故事、听故事的传统也延续至今。

耿村民间故事的传承意义非凡。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等诸多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这些故事蕴含着当地民众的生活智慧、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在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同时,还具备科学认识、道德教化和娱乐等功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素质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现实意义。

1987年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耿村民间故事的传承状况,先后进行了11次普查。如今,耿村拥有二百三十余名故事讲述者,其中67人被确认为“民间故事讲述家”,还涌现出故事家庭、故事夫妻、故事兄弟、故事母子、故事父子等独特的传承模式,形成了浓郁的故事传承氛围。

在耿村民间故事的整理与传播方面,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已记录、整理出六千余万字的故事内容,先后编印内部科研卷本《耿村民间故事集》5部,公开出版故事家专集和研究性著作10部,共计955万字。耿村民间故事现象在国内外学界引发广泛关注,日本等外国学者专程前往耿村考察,还成功举办了国际学术研讨会,这充分彰显了其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

然而,耿村民间故事的传承如今面临着严峻挑战。现有的故事家年事渐高,随着岁月流逝,他们的讲述能力和精力都在衰退;而新一代对故事的兴趣愈发淡漠,在现代多元文化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年轻人更倾向于追逐流行文化和现代娱乐方式,对传统民间故事的关注度持续降低,导致耿村民间故事面临传承断代的危险。

耿村民间故事作为燕赵大地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肩负起保护和传承的责任,让这些古老的故事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耿村民间故事这一非遗文化瑰宝得以世代相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

来源:三清邑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