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浸在春节的气氛,蛇年话蛇一、二、三很快在喜庆中上线。作为一名考古素人,凭着对青铜的热爱和追求,把多年收藏的心得抒发一把,算抛铜引璞吧。本来最初的想法搞到蛇三就好,不曾想一开笔,想写的竟然络绎不绝,七七八八的在脑海里风起云涌,平时的积累,竟然有了用武之地。
| 光耀草原·蛇影相随(上篇)|
李家崖文化青铜蛇首匕
沉浸在春节的气氛,蛇年话蛇一、二、三很快在喜庆中上线。作为一名考古素人,凭着对青铜的热爱和追求,把多年收藏的心得抒发一把,算抛铜引璞吧。本来最初的想法搞到蛇三就好,不曾想一开笔,想写的竟然络绎不绝,七七八八的在脑海里风起云涌,平时的积累,竟然有了用武之地。
看来蛇四之后还有蛇五,这样也好,一次搞通透点,也不诓奋笔耕耘一把。当然,青铜蛇题材不可能尽善尽美一网打尽。既然芝麻开门了,那就老马识途,为高古北方民族青铜文化推广,努出洪荒之力,加油!你是个铜渣哈。
蛇三介绍了卡约文化的青铜蛇纹镜,蛇四隆重推出了年代更早,更标新立异的时代先锋——李家崖文化青铜蛇首匕。
鉴于篇幅,蛇四分成上、下两篇内容。
提起青铜蛇首匕,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外来青铜文化: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它不仅是青铜蛇首匕的源头,也是整个中国北方动物纹青铜的源头。
德国考古学家帕尔青格教授认为,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是青铜器动物纹的起源。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Seima-Turbino Culture)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700年,在阿尔泰山一带兴起,是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的一种青铜时代晚期文化。该文化东起西伯利亚,南下传播影响了包括新疆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北方区域。
塞伊玛这词听着挺神秘,提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如雷贯耳,这地方就在大俄的高尔基州。高尔基,多么熟悉的名字,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在老高的家乡,为方便荆轲将来刺秦王,送来了威名遐迩的短兵刃:青铜剑。而马图腾和蛇图腾是塞伊玛-图尔宾诺青铜刀、剑上的重要元素。
蛇图腾最典型的是加利奇窖藏蛇首蛇纹青铜剑。剑首蛇头蛇口大张,蛇眼炯炯,蛇嘴里有根像蛇牙的小铜柱,其功能我猜想,是用来套蛇信子的。蛇信子可以伸在外面来回晃动,发出声响,可惜年久已断失。
剑柄中空,焊一细铜棍形成三角形,穿挂一条蛇中蛇。小蛇头与大蛇头方向一致,曲折向下与剑格相连,小蛇铸缺一小段。剑身锈蚀残缺不完整。
剑格上横刻了五条直线纹。蛇头与柄连接处中部凸起,两侧各刻了几道“人”形斜线纹。蛇头后面这种“人”形斜纹,还有剑柄的镂空三角形,都突显了蛇的攻击性。这些蛇纹饰特点,直接影响到中国北方青铜上的蛇纹。
>>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700年)蛇首蛇纹柄青铜剑
俄罗斯国立历史博物馆藏品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蛇首蛇纹青铜剑,不仅艺术风格独特,也揭示了蛇图腾在老高家乡,原始信仰中的重要地位,是研究欧亚草原青铜时代萨满文化的重要线索。这种蛇图腾和其它动物纹装饰,随着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广泛传播,引领了整个欧亚草原和中国北方青铜器的动物纹风,为青铜时代晚期动物纹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开创性的缔造了动物造型,在兵器、工具等青铜器上的表达方式,是绝对的江湖老大。
>>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700年)蛇首蛇纹柄青铜剑
俄罗斯国立历史博物馆藏品
在甘青地区,齐家文化晚期出现了大量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相似的青铜器,如倒钩矛、空首斧、弧背刀、骨柄铜刀、铜牌饰等。齐家文化作为中介,将这些青铜器文化进一步传播,影响到西北和中原地区。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青铜剑、直銎铜斧、套管空首斧等器物在内蒙鄂尔多斯地区朱开沟文化遗址中也有发现,朱开沟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空首斧石范,其装饰风格和器物形态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遗存存在密切联系。
北方民族在吸收外来文化因素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面貌,李家崖文化青铜蛇首匕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本地的蛇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石峁皇城台功勋墙上的蛇纹石雕,朱开沟文化蛇纹鬲等等,都和李家崖文化蛇首匕有很深的渊源。
>> 商晚鬼方青铜蛇首匕一对
陕西鬼鬼方方博物馆藏品
李家崖文化的族属,推测是商代的北方强族鬼方。鬼方是商代与商朝对抗很强大的一个方国,主要分布在今陕北、晋西北及内蒙古中部地区。考古发现的李家崖遗址位于陕北清涧县,被认为是鬼方的都城遗址。其遗址筑城技艺发达,出土大量青铜器,表明其文明水平较高,具有封建国家的初步形态。
有学者认为鬼方族可能是印欧人种,其依据是“鬼方”之名可能因该族群外貌特征与蒙古人种不同,且有“肋生”等传说,这与印欧人种的某些习俗相似。
鬼方族崇尚武力,青铜武器制造非常发达。商王武丁曾发动讨伐鬼方的战争,历时三年才取得胜利。鬼方族与中原王朝也有联姻关系,如黄帝娶鬼方氏之女,商代也有鬼方首领被封为侯国的记载。
>> 商晚蛇首、铃首、鹿首青铜匕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藏品
鬼方民族的青铜器非常发达,蛇首匕是很特别的一个类别。第一次看到蛇首匕,很容易想起小时候常玩的竹节蛇玩具。蛇首匕主要分为实心柄和镂空柄两大类。有些实心柄年代稍早,随着审美的提高,镂空柄成为主流。
第一次见到这把比较糙的蛇首匕的时候,能看出这是难得的早期风格。举目间,一条盈盈而锈色美蓝之躯,循古翩翩而来,让人爱不释手。
我对早期青铜一直情有独钟,那种粗粝的美透着原始的光辉,映射出古人创作、范铸、打磨时的精神诉求和气魄。虽然技术越来越完美,青铜塑造的艺术性也更强,但早期的古朴简约更深入人心。
>> 商晚鬼方青铜蛇首匕
黑石金帐藏品
这把商代青铜蛇首匕出自陕北,长:27.4cm(包括蛇信子伸出的长度),匕宽:2cm。蛇头微梯形长方,正反两面各有一双凸起的痘痘眼。目前考古发现和民藏的蛇首匕,蛇眼基本上都是环眼,因此早期这种痘痘眼的蛇首匕很少见。
>> 商晚鬼方青铜蛇首匕
黑石金帐藏品
蛇嘴里伸出长长的蛇信子,当手持蛇首匕柄晃动时,蛇信子也会发出声响。匕柄与匕身连接处的是匕格,由两个半圆弧状圆圈组成,将匕分成上下两部分。蛇首匕的两个蛇头和两个半圆圈匕格的理念,是两条蛇的结合体,而组成匕格的两个半圆圈,是两条旋转方向不同的蛇尾。双蛇代表了萨满阴阳平衡和宇宙的运行观念。
>> 商晚鬼方青铜蛇首匕
黑石金帐藏商品
实心柄蛇首匕反面通常会挂铃铛,蛇首匕的挂环还有,铃铛已经遗失。铃铛是萨满很喜欢的响器,有节奏的响铃声,在萨满祭祀活动中,有非常好的现场效果,因此萨满在重要的法器上,兵器上还有车上、身上挂各式各样的的铃铛,这些年我收集到的萨满铃铛大几十个是有的,年份早的可以追溯到夏、商早期。
>> 商晚鬼方青铜蛇首匕
黑石金帐藏品
蛇首匕的蛇头造型,蛇信子的连结方式,都明显受到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影响。
蛇首匕是萨满祭祀时手持的法器,有时候也成对出现。匕的用途是祭祀时,用来搅拌酒或其它神秘液体。蛇可以协助萨满通灵,是萨满祭天最得力的助手。借助蛇通天的能力,蛇首匕祭祀的神圣性和法力都强大的多。匕上残留织物的痕迹,是主人当年的贵重器物。
1965年陕西绥德墕头村青铜器窖藏出的一件蛇首匕,长:36cm,刃长:24cm。蛇首匕整体前宽后窄,造型独特、美观,正反两面纹饰一样。
蛇头圆圆鼓鼓,形象逼真。蛇头吻部突出夸张,阴刻一条两头尖菱型纹饰。正反面四只环眼镂空,曾经镶嵌松石,已脱落遗失。蛇嘴张开,内含细长的蛇信子,持柄晃动,蛇信子发出响声。
>> 商晚鬼方青铜实心柄蛇首匕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
匕柄细长实心厚重,匕身扁长,刃部前宽后窄,两边刃,中起脊,锋为圆孤形。蛇纹形匕格向两侧旋转,一边残缺。有的博物馆介绍弯曲的匕格是羊角纹,完全是现代人的想象。古人这种表现蛇尾纹的艺术手法,确实让今人叹为观止。
蛇首匕表达了早期北方民族对蛇这种动物的敬畏和崇拜。在萨满祭祀仪式中,仰仗蛇的神力,协助萨满沟通天地,实现部族的祈愿与保护。
>> 商晚鬼方青铜实心柄蛇首匕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
陕西省博介绍匕是短兵器,有点牵强。匕的圆刃最多也就能刺穿水。
游牧民族把匕称之为:留犂。见典故留犁挠酒。出自《汉书.匈奴传下》:昌猛与单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诺水东山,刑白马,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犁挠酒,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者共饮血盟。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径路,匈奴宝刀也。金,契金也。留犁,饭匕也。挠,和也。契金着酒中,挠搅饮之。用宝刀径路﹑饭匕留犂搅酒,作血盟之饮,是汉时汉与匈奴间订盟的一种仪式。
宋·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犁挠酒得戎心,绣袷通欢岁月深。
宋·秦观《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留犁挠酒知胡意,尺牍移书示汉情。可见北方游牧民族一直都有用匕挠酒的习俗。
而宝刀“径路”,指的就是匈奴的青铜短剑。“径路”古阿尔泰语发音与剑相似,被中原人根据音译为剑。根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后,率军进入商都朝歌后,找到商纣王自焚的地方,下车用“轻吕”刺击尸体,最后用黄钺斩下纣王的头颅,悬挂在大白旗上。记载的“轻吕”就是商晚期游牧民族的青铜短剑,也来自古阿尔泰语发音。
1985年陕西省子洲县怀宁湾供销社征集到的一把蛇首匕,长:35.6cm。蛇首匕整体和陕西省博展出的蛇首匕样式类似。不同的是蛇长的是对对眼,凹里给。中间象征两条蛇尾的匕格,样式简单利落,弯度曲线更带劲。
匕的整体短宽更粗壮厚实,锋弧度较大中间呈三角形状。匕格突出中间三角形,是表达蛇力量的一种装饰风格。
>> 商晚鬼方青铜实心柄蛇首匕
陕西省绥德县博物馆藏品
陕北出的一把实心柄蛇首匕。这把蛇首匕是单面纹饰,背面挂铃。柄和匕上都阳刻几何纹饰,纹饰繁复有序,是少见的品种。这些纹饰似曾相识,明显受到来自商王朝青铜器纹饰的影响,是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类型。表明了李家崖文化与殷商的密切联系。
蛇头方方,蛇眼迷离。蛇头上面两组“人”形纹,组成大小两个三角形。小三角内,还贴心的加了道竖杠杠,搭啵(Doubie)一下蛇向前攻击的力度。
柄上还有匕上的纹饰,都由不同的回形纹组成。柄上是一组贯穿下来,匕上是两组纹饰汇集成剑尖的形状。这种交错组合的回型纹饰,应该也是表现蛇纹的一种方式。匕格是中规中矩的卷蛇尾样式。
>> 商晚鬼方满工实心柄蛇首匕
鄂尔多斯藏家藏品
柄中间多铸一环钮,再挂铃铛的可能性不大,应该为方便悬挂携带。
>> 商晚鬼方满工实心柄蛇首匕(背面图)
鄂尔多斯藏家藏品
满工蛇首匕,正在山东博物馆举办的《长河共饮·草原吉金》上热展。在右侧一起展出的另外一把实心柄蛇首匕,展示的是匕的背面,正面见后图。这把实心柄匕如图所示,样式较普通不再累述。
>> 商晚鬼方满工实心柄蛇首匕
鄂尔多斯藏家藏品
>> 商晚鬼方实心柄蛇首匕(正面图)
鄂尔多斯藏家藏品
陕北延安地区出的一把青铜蛇首匕,长:24.5cm,匕格宽:4cm,铃铛高:5.7cm。这把匕做工精良,纹饰漂亮,是蛇首匕中难得的精品。
蛇首匕的蛇头扁圆胖胖,看来主人家的小日子过的不错。蛇头只有一面有工,蛇眼镂空凸起,镶嵌的松石已遗失。蛇嘴内含的蛇信子也断失。
>> 商晚鬼方几何蛇纹柄青铜蛇首匕
榆林藏家藏品
匕柄扁圆实心,柄正面满工蛇纹,背面在蛇头下方悬挂一个铃铛。
匕格单面纹饰,中间三角形凸起,向两边分别正时针和逆时针蛇尾般卷曲。柄中间也多铸一环钮,方便悬挂携带的可能性大。
单面蛇头,蛇纹来补。这个蛇首匕最有特色的就是柄上的菱形几何蛇纹。多道折线纹延展组合成多个菱形的方格纹,每格中心凸起圆痘纹。这种蛇纹非常有代表性,商周青铜器上流行的几何蛇纹。鉴于篇幅,蛇四下篇,专门讲下这种菱形几何蛇纹的前世今生。
>> 商晚鬼方几何蛇纹柄青铜蛇首匕
榆林藏家藏品
民国时期卢芹斋曾收藏过两把蛇首匕,一把实心柄匕,一把是镂空柄匕。
>> 商晚鬼方青铜蛇首匕
卢芹斋旧藏
蛇首实心柄匕,长:42cm。这个匕的蛇吻上阴刻的纹饰包含了两只环形蛇眼,纹饰尖尖的三角形纹饰,突出了蛇的攻击性和凶猛。蛇面纹饰整体像男祖,有生殖崇拜的寓意。
中间匕格像卷曲的两条蛇尾,分别正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蛇眼还残留部分镶嵌的绿松石。虽然是民国时代,卢芹斋对蛇首匕的诠释还是非常准确:“这是萨满仪式中的器具。像弯曲的长铲子,猜测可能有勺子的作用,在背面匕格下端有一个短而强壮的支撑点。”
>> 商晚鬼方青铜实心柄蛇首匕
卢芹斋旧藏
卢芹斋另外一把镂空柄蛇首匕,长:31cm。蛇头部分与陕博的匕挺像,匕柄镂空,正反两面沿柄中间起脊。中脊两侧,对向排列两组“人”形纹,这种“人”形尖状纹,也是北方民族表现蛇纹的方式。两组“人”形纹上下对称,表达了两条蛇相向而行的萨满宇宙平衡的观念。匕格中间鼓起三角形,突出蛇的攻击性,匕格三杠纹饰,蛇尾般向两侧旋转。
>> 商晚鬼方青铜镂空柄蛇首匕
卢芹斋旧藏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藏青铜蛇首匕。两只环状蛇眼,依稀还残留镶嵌的松石痕迹。匕是实心柄,匕上纹饰与镂空纹一样。匕中间起脊一条直线贯穿蛇首与匕格,两侧顺序排列九组“人”形纹,很有气势。这把匕的匕格上也有纹饰,沿匕中间起脊两侧交叉阳刻十组左右“人形”三角纹。
匕柄上和匕上两组不同位置和形式的“人”形纹,表达了萨满双蛇平衡的宇宙观。匕格与卢芹斋的镂空蛇首匕的匕格造型接近,匕格上的三条纹饰,与匕上的“人”纹融为一体。从匕格的三角纹延续到匕上的三角纹的排列组合,都是蛇纹的表现手法。潜意识是表达蛇不间断向前的攻击性。这种符号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基因里,直到今天,表示箭头或向前的标志,还是“人”形的各种组合。
柄上铸一空,可能穿挂铃铛用,也可能为了穿绳方便携带。匕柄上虽然铸了镂空纹饰,但还没镂空,这把匕是实心柄匕和镂空柄匕的过渡阶段。
>> 商晚鬼方青铜蛇首匕
鄂尔多斯青铜博物馆藏品
2023年出自陕西清涧寨沟遗址鱼塔梁的一把蛇首匕,长:32.4cm。柄首蛇头与卢芹斋的实心柄蛇首匕一样,柄体与清涧出的蛇首匕一样的棱形镂空,排列成八组“人”形纹饰。匕格也是卷蛇纹形状。匕身与鄂尔多斯青铜博物馆蛇首匕略有有差异,沿着起的脊,匕上由小到大套了四组“人”形纹组成三角纹。
>> 商晚鬼方青铜镂空柄蛇首匕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品
>> 商晚鬼方青铜镂空柄蛇首匕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品
陕西延川县征集的一件蛇首匕,长:52.5cm,匕格宽:7cm,刃宽:4.5cm。
蛇的两只环眼不大,两眼间阴刻尖三角形纹饰。蛇嘴很夸张的布满一圈尖利的蛇牙,看着有点瘆得慌。匕柄镂空,中间上下两个横格,把柄分成三组“人”形纹饰。
>> 商晚鬼方九星纹青铜蛇首匕
陕西延川县文物所藏
最有新意的是匕格上的一串圆圈连珠纹,表现了萨满的宇宙观,九个小圆圈代表了“北斗九星”。这其实是个非常牛逼的设计,“北斗九星”的概念之前是仰韶文化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在蛇首匕上发现“北斗九星”,说明鬼方先民已经对“北斗”天象和“斗柄授时”有非常精确的观测,对北斗天体的崇拜,已形成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 商晚鬼方九星纹青铜蛇首匕
陕西延川县文物所藏
发现“北斗九星”的郑州青台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青台村,是一处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在青台遗址内一处约为4000平方米的祭祀广场上,考古学家发现了9个陶罐,它们按照“北斗九星”的形状摆放,斗柄向北。这9个陶罐的大小与天体实际亮度基本一致,其中北斗七星造型的东北和西南两个方位还有两个较小的陶罐,正好对应天上的九星形状。这一遗迹被确认为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
这种小圆圈星链纹,在前面蛇年说蛇二中专门介绍过,在朱开沟文化和卡约文化中,都与蛇纹一起流行。蛇首匕与朱开沟文化晚期平行,早于卡约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传承作用。
匕格上面依稀还能看到,商代流行的两组阳刻菱格形纹,格中央是方点纹,这种纹饰是商代流行的蛇纹,与上面介绍的菱形蛇纹满工柄蛇首匕异曲同工。
>> 商晚鬼方九星纹青铜蛇首匕
陕西延川县文物所藏
山西省石楼县后兰家沟村出土的蛇首匕,长:32.5cm,宽:2.7cm。蛇首与陕博蛇首造型类似,匕柄镂空,中间多一横杠,将柄分为上下各两组相向排列的“人”形纹饰,匕柄其它部分与卢芹斋镂空蛇首匕柄基本一样。
>> 商晚鬼方青铜镂空柄蛇首匕
山西博物院藏品
>> 商晚鬼方青铜镂空柄蛇首匕
山西博物院藏品
石楼蛇首匕器形与陕西出的蛇首匕器形基本相同,表现出文化上的一致性。石楼与绥德,仅一河之隔,在商代晚期同属李家崖文化。蛇首匕是商代晚期这一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器物。
陕北地区出的一把镂空柄蛇首匕,长:46cm。整个匕形与山西石楼一样,匕格与卢芹斋镂空柄匕格类似,区别是中间平的,没有凸起三角形,中间多一道横纹。
另外两把陕北出的实心柄蛇首匕匕,尺寸一把长:24.5cm,一把长:25cm。这两把蛇首匕造型朴素、简约,很难得的是一起出的。
>> 商晚鬼方蛇首匕(背面)
陕西鬼鬼方方博物馆藏品
玩古兵的藏家,大都喜欢收藏蛇首匕。意气风发时,拎着空中划几道弧线,指点江山,激昂铜志。蛇信子呲呲作响,商音袅袅,穿越古今的感受,还是牛皮的很嘛。
青铜蛇首匕出自陕北,长:27.5cm,宽:3cm。这把匕与山西石楼的镂空匕风格相近,匕柄镂空,由两组对向的“人”形纹组成,中间没有横杠。匕格有凹槽,向两边弯弯,意思了意思。
>> 商晚鬼方青铜镂空蛇首匕
黑石金帐藏品
匕格背面凸起三棱形脊,强力支撑匕面翘起。这把匕虽然尺寸不大,但做工精良,趁手如意,处处透着青铜艺术之美,是难得的一把漂亮蛇首匕。
>> 商晚鬼方青铜镂空蛇首匕(背面)
黑石金帐藏品
除了蛇首匕,在山西大宁太德村出土了蛇首青铜觿(读xī)。觿是古代解绳结的一种锥子。蛇首觿与蛇首匕一样,蛇嘴里的青铜蛇信子,可以晃动发出响声,用途也是萨满仪式的一种法器。类似的铃首觿最多。大宁县与出蛇首匕的陕北延长县隔黄河相望,也属于商代李家崖文化的范围。
蛇首觿蛇头造型的临摹图,很像一个带着羽冠的人面。萨满巫师形象与蛇融为一体,彰显蛇与萨满信仰的密切关系,突出了蛇在萨满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 商晚鬼方青铜蛇首觿
陕北还出一种造型特别的蛇首匕,长:30cm。这把蛇首匕正反两面纹饰一样。相比其它类型蛇首匕,身材纤细苗条,明显瘦长。蛇头也略尖,蛇面有道类似锚状的阳工,蛇眼似曾镶嵌松石。
>> 商晚鬼方蛇首匕
陕西鬼鬼方方博物馆藏品
匕身主干是一条大S形曲折蜿蜒的蛇,蛇身两侧布满阳刻三角形纹饰,接近蛇尾部分是几道直线纹。沿着蛇身两侧小S形盘旋而下的,是另外一条蛇,两条蛇交媾纠缠一起,象征两条蛇在交配,主题思想是阴阳平衡与生殖崇拜。蛇身上的三角纹,散发着浓烈的雄性荷尔蒙气息。
>> 商晚鬼方蛇首匕
陕西鬼鬼方方博物馆藏品
组成小S的这些圆圈圈,另外一层含义是星链。之前蛇二、蛇三的卡约文化中介绍过,蛇星纹可以穿透星辰贯通宇宙,象征着蛇在萨满与宇宙互动的秩序中,有非比寻常的力量。
最后一个小圆圈,则是旋转的蛇尾。卷起蛇尾的匕锋,其艺术化的造型,很像一只尖长嘴的鸟。鸟在萨满文化中,能把逝者的灵魂带回生命树,有重生的意义。萨满每件法器上的纹饰,几何纹也好,动物造型也好,都有特殊的宗教意义。
>> 商晚鬼方青铜蛇首匕一组
陕西鬼鬼方方博物馆藏品
李家崖文化的青铜蛇首匕和卡约文化青铜蛇纹镜,是中国北方早期青铜蛇文化最有特色的品类。青铜蛇首匕源自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融合本土夏商文化,形制和造型艺术的构思更新颖,更符合本土部族的审美情趣。
上述两个文化区域的蛇文化底蕴深厚,除了青铜蛇首匕和青铜蛇纹镜,西周到春秋还流行曲折蛇纹青铜坠,出的量也非常多。头是圆环环的蛇坠,除了项饰,也可能是其它青铜上的挂坠。而圆帽形的坠是萨满身上的装饰,往往一挂一串串。
>> 卡约文化青铜蛇纹坠子
透过蛇首铜匕,仿佛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到商代鬼方民族对蛇力量的崇拜,也认识到青铜匕是鬼方萨满祭祀中,普遍使用的重要器物。虽然后来还流行各式各样的青铜匕,但发展趋势是小型化,青铜匕渐渐被实用性更强的勺子替代。
李家崖文化的蛇首匕与卡约文化的蛇纹青铜镜,都与萨满的宇宙观密切相关。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到齐家文化,从石峁文化到朱开沟文化,从李家崖文化到卡约文化,蛇图腾的崇拜,伴随着西北风在甘青地区和长城地带生生不息,与日月同辉。
在商言商,蛇纹潮流不打烊。敬请期待,蛇四下篇。
-END-
原创版权,违者必究
来源:乐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