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坐三轮也得开票 许昌曾有“架子车王国”之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09:15 2

摘要:当年,在街头巷尾,小巷子、大桥上,农贸市场、小区门口,汽车站、学校、医院、商场门口,都是人力三轮车扎堆。那时,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人力三轮车的身影。(想看看上回发的老照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禁烧:许昌乡村干部的一天,真累啊)

许昌市运输公司机动三轮车统一收费收据。

当年,在街头巷尾,小巷子、大桥上,农贸市场、小区门口,汽车站、学校、医院、商场门口,都是人力三轮车扎堆。那时,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人力三轮车的身影。(想看看上回发的老照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禁烧:许昌乡村干部的一天,真累啊

许昌运输公司三轮车统一收费收据。

在大街上举目望去,载人的、载货的,三轮车川流不息,来往穿梭。但凡汽车站、火车站、宾馆酒楼,或是那十字街头,总会有成群的三轮车夫在招徕顾客。人力三轮车夫,成为了每座城市最草根的标志,最底层的代言。

许昌市郊三轮车服务队报销凭证。

20多年前,为了生活,我也曾蹬过一段时间三轮,那时,蹬着三轮行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来自不同乡镇或城市的同行。

河南省许昌市三轮车票。

街上,不时听到“三轮”或是“三轮,坐不坐”“坐不坐,有票”等喊声或询问声。一声“三轮”之后,马上会有几个蹬三轮的跑过来问“上哪儿去?坐我的吧!”“坐我的车吧,稳当。”“坐我的吧,我有劲,快着呢!”“坐我的吧,车是刚买的,坐着舒服。”有时还会看到一些坐三轮的遇到陡坡,主动下车,甚至帮忙推车。

许昌市半截河三轮车队报销凭据。

家乡许昌的三轮车票,面值从五分到三元。票的发行单位不同,有运输公司的,有交通局的,有市郊三轮车服务队的等。其中五角和一元纸张的种类较多。

许昌市运输公司机动三轮车统一收费收据。

抗日战争时期,许昌始有架子车,车轮较大,为28 型大轮。架子车用的是胶轮,比手推车轻快,装货也多。当时,有一辆架子车是许多脚夫的梦想。

许昌市交通局三轮车统一收费收据。

那时买一辆架子车,堪比现在买一辆小汽车!新中国成立后,架子车经过改良,很快得到普及。1959 年至 1972 年,禹州的煤矿需要将煤经许昌转运到豫东,许昌架子车数量激增,几乎每条公路都有成群结队拉煤的架子车,许昌因此有“架子车王国”之称。

许昌市交通局三轮车统一收费收据。

1952 年,许昌架子车工人许连生自制了自行车拖带的木制方斗车。这是许昌市最初的人力三轮车。该车为方斗和自行车结合而成,前为方斗,可乘坐,可装货,便于装卸,后为自行车驱动装置,由人蹬动,控制方向。该车风靡几十年,河南多地均有出现,20世纪末被淘汰。

另:当年的美好时光哪去了?那些曾经影响我们生活的风物为何慢慢无影无踪?为留住更多渐行渐远的消逝的老建筑、老寨、歌谣、现象、老行当、童年游戏等,“老家许昌”汇编了资料《消逝的风物》,希望留住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记忆。该资料长约29厘米,宽约21厘米,厚3厘米,重约3.2斤,50余万字,496页,全彩印刷,欢迎留言咨询……

1、本文文字及文中图片均由菅伟民先生提供,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2、期待所有喜欢文化的朋友分享自己珍藏的老照片或老物件,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来源:老家许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