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淞园“筑绿梦” 多元共治绘新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09:47 2

摘要: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乐居淞园网格工作站正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秉持引领有力、规范有序、协同联动和实用有效的基本理念,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资源统筹与数据共享,在上海,让“多网格”融为“一网格”,“多格合一”正演化为基层善治的基因密码。

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乐居淞园网格工作站正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秉持引领有力、规范有序、协同联动和实用有效的基本理念,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今年初,乐居淞园综合网格将年度党建项目定为“共筑绿居梦”,聚焦环保惠民、宣传倡导与低碳实践方向。比如,针对油烟噪声扰民等痛点,建立联勤联动机制,提供点单式咨询与专业指导;通过手册定制、科普展览、手工活动等形式,推动“无废城市”理念进社区;组织旧物回收、生态研学等活动,动员商铺、新就业群体等参与垃圾分类与楼道整治,打造绿色共治样板。

眼下,在乐居淞园网格辖区,无论社区还是街区,全龄人群参与,多部门携手共建,共同绘就党建引领、网格连心、治理聚力的“绿居”画卷。

旧物新生:咖啡渣里种春天,废纸箱上绘童趣

“这些黑乎乎、皱巴巴的渣渣,真的能变成神奇的‘魔法土’吗?”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紧紧盯着眼前鼓鼓囊囊的麻布袋,仿佛在期待一场神秘的魔法秀。

这幕场景,就发生在近日半淞园路街道西凌第一幼儿园举办的一场环保种植活动中。老师指着麻布袋,耐心给小朋友们介绍:“这些咖啡渣可是宝贝,经过发酵处理,能改善土壤质量,让植物茁壮成长呢!”

幼儿园小朋友们在学习咖啡渣里“种”春天

“原来咖啡渣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呀!以后我要让爸爸妈妈把家里的咖啡渣都收集起来,不能浪费啦!”小朋友兴奋说道。

咖啡渣不仅能做“咖”肥,它的用处还真不少。

记者在半淞园路街道采访时,西凌新村“凌聚”小站里,主理人姚俊秀正带着居民利用咖啡渣做肥皂。凑近一闻,做成的肥皂带有一股淡淡的咖啡香气。“这种肥皂去除鱼虾腥味很有效的!”西凌新村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陶晶笑言“自家厨房摆放的就是这个”。

社区居民在姚俊秀指导下用咖啡渣做肥皂。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除了把咖啡渣利用到极致,在西凌新村,废旧纸板箱、废旧家具、儿童跑鞋……都可以在各种巧思之下焕发新生。

楼道堆物,是不少居民区的一大顽疾,在西凌新村也不例外。陶晶有些发愁:“这么多个楼道,天天盯也盯不过来呀!”

姚俊秀得知后,提出能否买点鸡蛋来跟居民换一下废旧纸板,回收的废纸板可以让小朋友创作一些艺术装置。不出所料,“拿鸡蛋换废纸板”的活动得到了居民的积极响应,楼道堆物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结合“校居共建”,周边学校的学生利用废纸板设计出了很多艺术装置。“这条小蛇是我设计的,上面的柿子元素寓意着事事如意,还有一个很可爱的小汤圆是为了契合元宵节。”五年级学生张景云设计的艺术装置煞是招人喜爱。

学生们用废纸箱做出了漂亮的艺术装置。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在“凌聚”废旧纸箱艺术再生节上,这些艺术装置吸引了不少街区居民前来参观。姚俊秀直言:“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尤其是小朋友们,对这些装置非常感兴趣,将来这种活动还会持续下去。”

“我们这条小蛇已经游历过很多地方了!”陶晶的话里难掩自豪,因为名气大,不少单位来借去展览。陶晶也趁热打铁,把今年社区的整体基调定为“无废社区”的打造。

“环保低碳,不是想象中那样遥不可及。”半淞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乐居淞园综合网格网格长徐燕雯表示,“乐居网格联合西凌新村各居民区所做的桩桩件件,就是要让居民知道,点滴小事就可以环保,日常随手就可以低碳,废旧物品有了合理的归宿,居民也乐见其成。”

花坛焕活:专家居民齐把脉,共治开出“低碳方”

让我们将视线从小区内转向小区外,这里是有着“沪上小金陵东路”之称的西凌家宅路,也是上海少有的烟火气满满的骑楼型街区。

两年前的街区更新,让西凌家宅路面貌焕然一新。330米长的路上,原本只有1个口袋公园,焕新后增加了5个,骑楼廊下还新增了42个袖珍花坛,为街区居民的散步日常增添了许多绿意。

西凌家宅路上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但随着时间推移,植物枯萎、野草滋生成为花坛常态,是硬件先天不足,还是土壤条件不佳,抑或是日常打理不当?这让居民、商铺困扰不已。

今年3月,街道正式启动了“西凌街区花坛共治计划”。邀请农科院专家、商户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市政公园园长以及植物养护专家等,在实地考察花坛现状后,在“凌聚”小站进行了一场火热交流。

经过三小时的“头脑风暴”,最终形成了未来西凌街区骑楼花坛针对性的行动方案。

记者看到,这份方案非常细致,可操作性强。比如提到,给每个花坛的侧面打几个透气孔,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在花坛的周围加高木栅栏,作为挡土墙适当增厚土层;建立“认捐认养”机制,配备“民间植物专家”进行修剪施肥方面的专业指导;和专家团队共同推荐合适的植物白名单……

小花坛里的手绘提示牌

西凌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还为小花坛手绘了亚克力牌,许下他们对这条街区花坛的小小期待。

5月中旬,正值初夏,阳光不燥。走在这条路上,记者看到,数十个小花坛里的植物,郁郁葱葱,生命力旺盛。

前置解决:网格搭台聚合力,未诉先办暖民心

为进一步完善“网格+社区”协同治理机制,西凌新村所处的乐居淞园综合网格开启了“乐居淞园·爱吾乐居服务日”主题活动。每月一期,将时间定在每个月的25日。

4月25日这天,乐居淞园综合网格联合城运、城管、党群等常驻部门组成“乐居服务团”,现场解答居民关于加装电梯、社区整治、绿化养护等热点问题。并告知居民,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拨打工作站电话咨询反映。

“乐居服务团”与居民、商户面对面

这种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让居民和商户可以放松下来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次“乐居服务团”就收集到了许多来自居民和商户对社区治理、对网格工作的诚挚建议,也为乐居淞园综合网格今后如何更好提升服务质量和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样一来,居民反映问题不需要再通过12345热线的转接,多部门可以联合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从‘接诉即办’升级成‘未诉先办’的状态。”徐燕雯说。

“以前小区的充电车棚里堆满了废弃车辆、旧家具等,不仅占空间,还导致许多电瓶车没法充电,不得不私拉电线从而产生安全隐患。”西凌新村一位居民表示,现在通过“网格+社区”联动机制,由工作站牵头居委、物业对小区内进行了多次联合整治,对充电车棚里的杂物和废弃车辆进行统一清理,并加强飞线充电整治力度,让小区内充电车棚利用率大大提升,居民的安全感也得到了保障。

乐居淞园综合网格工作站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乐居淞园综合网格将继续深化每月25日的“爱吾乐居服务日”长效机制,通过“固定驻扎+流动巡回”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扩大“网格朋友圈”,不断吸纳更多的联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进来,完善“网格发现、社区呼叫、部门响应、协同处置”的工作闭环,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除标注外,图片均由半淞园路街道提供)

来源:人民网上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