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凌云:文明家风润民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0:27 2

摘要:“传承先辈志,友善和邻邦。好学孝长辈,家和万事兴。”在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六作村,群众闭祖宝把家规家训悬挂在大厅。他说,家规是刻在心里的导航仪。这份对传统的敬意,正是凌云县家风建设的生动体现。

“传承先辈志,友善和邻邦。好学孝长辈,家和万事兴。”在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六作村,群众闭祖宝把家规家训悬挂在大厅。他说,家规是刻在心里的导航仪。这份对传统的敬意,正是凌云县家风建设的生动体现。

凌云县地处桂西北,壮、汉、瑶等多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孕育出独特的家风传统。近年来,凌云县将“我的家乡我建设”和美乡村建设与家风建设结合,开展“立家规、亮家风、传家训”文明实践主题行动,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融合的新路径。

寻根问祖,激活文化自觉

在玉洪瑶族乡合祥村的千年古榕树下,杨氏家族传人展示“百善孝为先”木刻牌匾,成为全村订立现代家规的参照。泗城镇洋妹籍干部向生然打造的“乡愁博物馆”,不仅美化了村屯环境,更留住了传统文化。

凌云县组织家庭从家谱村史中挖掘家风文化,文史专家与乡贤整理族谱28部,挖掘特色家训124条,拓印明清楹联成册,为各村提供模板。这些创造性转化,延续了历史文脉,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

凌云县还利用村史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发“榕树下的党课”等文明实践项目。加尤镇案相村将革命先辈的家风故事融入移风易俗宣讲,沙里瑶族乡那坝村把百色起义时期的韦家故事转化为新时代家规。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家风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凌云县引导群众以“持家、创业、学习”为家风主要内容,从生活小事做起传承家风。伟达村将时代要求纳入家规范畴,创新“茶山议事”等机制,融入时代价值,让家风既传承传统,又彰显时代精神。

多维场景,推动实践创新

玉洪瑶族乡卡毫屯实施“家训入户”工程,把家风家训转化为村民行为准则。多年来,卡毫屯培养出28名大学生,彰显了家风建设的成效。

凌云县建立“户-村-镇”三级展示链,鼓励群众自制牌匾悬挂展示,有条件的村屯在“孝心墙”等地展示典型家规家训,形成良好氛围。

在数字时代,凌云县鼓励群众通过新媒体写家书晒家风,开展评选活动并展播。下甲镇平怀村开发“云端家书”小程序,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家训声声》短视频专栏,构建数字化传播矩阵,让家风吹进千家万户。

朝里瑶族乡六作村歌剧团将北路壮剧与家训结合,伶站瑶族乡浩坤村开发“家规寻宝”研学路线,沙里瑶族乡果卜村非遗传承人依托家风工作室发展蓝靛产业。这些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家风建设从抽象变为具体。

多方联动,构建治理体系

泗城镇腰马村家风调解室,退休教师用《颜氏家规》化解村民宅基地纠纷,体现家风对乡村治理的价值。凌云县培养家风宣讲员,深入村屯开展宣讲,让优秀家风走向社会。

凌云县利用“三会一课”等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相关精神,通过座谈会开展正反两面家风教育,组织党员“寄送廉洁家书”,开展“薪火传承”活动。党风政风的示范引领,推动家风、政风、民风良性互动。

凌云县组建“桂姐姐”宣讲队伍开展讲座和巡讲,组建“家风家教”指导师团提供服务,开展“最美家风润万家”分享会。还创新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构建文明实践网络,形成全社会参与家风建设的良好局面。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