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想象一下,在这个故事中,李白都经历了什么?他会有哪些表情?他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日前,在闽宁两地“2+N”第三届教育彩虹桥交流研讨活动中,来自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小学杨文娟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执教《铁杵成针》,营造语言的场景应用。
“我们想象一下,在这个故事中,李白都经历了什么?他会有哪些表情?他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日前,在闽宁两地“2+N”第三届教育彩虹桥交流研讨活动中,来自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小学杨文娟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执教《铁杵成针》,营造语言的场景应用。
据悉,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教育融合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为主题,聚焦教育创新与科技赋能,旨在通过多校联动、课堂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化闽宁教育协作内涵,探索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活动由银川市金凤区教育局主办,银川市金凤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协办。来自闽宁两地15所学校100余名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银川市金凤区第四十小学李海容老师执教音乐《调皮的小闹钟》。
福建师范大学东侨实验小学游世强老师执教《耐久跑》。
“这次活动,我分享了课程《耐久跑》,这和福建师范大学东侨实验小学游世强老师执教科目一致,通过交流让我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了科学的改进方向。下一步,我将紧扣耐力素质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提升教学针对性。”银川市金凤区实验小学老师陈宏鹏说。
现场,来自两地的教师们围绕“技术赋能与学科本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各学科的教研员通过专业点评,进一步巩固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合作基础。
据了解,2021年银川市中小学校长代表首次前往宁德市跟岗学习,2023年两地携手举办第一届教育彩虹桥交流研讨活动,到2024年闽宁两地“融合共进智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暨两地教育行政部门签约合作,闽宁教育的共研共融从初步的尝试到如今全面深化。
研讨现场。
“闽宁两地的紧密合作也在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质量的提升、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成效。期待未来两地能通过开展线上教研、跟岗研修,培养优质师资;通过‘5G+云上课堂’,打破地域限制,破壁融合,让两地学生共享优质课程;通过常态化交流机制,实现两地教育观念共通、资源共享、经验共鉴。”金凤区教育局局长张学兵说,下一步将在学生素养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学科特色打造、学术研究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提升两地各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内涵式发展。(宁夏日报记者 何耐江 文/受访单位供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