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庄里试验区:多元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0:43 1

摘要:“镇上定期开展柿子专题培训,我期期不落,啥时候该打药、咋给树‘喂’养分,专家都讲得明明白白。我种了12亩柿子树,去年产量33吨,做成柿饼,一年收入12万多元。现在,柿园就像我的‘摇钱树’,腰包鼓起来了,日子也甜起来了。”5月12日,培训会现场,南午村柿农张彬高

通讯员 袁海菲

时下,富平县锦屏山下、石川河畔,细碎的嫩黄花苞在柿树上已悄然绽放。此时的庄里试验区南午村柿园里,一场接地气的“田间课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镇上定期开展柿子专题培训,我期期不落,啥时候该打药、咋给树‘喂’养分,专家都讲得明明白白。我种了12亩柿子树,去年产量33吨,做成柿饼,一年收入12万多元。现在,柿园就像我的‘摇钱树’,腰包鼓起来了,日子也甜起来了。”5月12日,培训会现场,南午村柿农张彬高兴地说。

庄里试验区辖区石川河、赵氏河穿境而过,优越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富平尖柿优生区,柿子栽植面积5.3万亩,是著名的“合儿柿饼”发源地,产品畅销海内外。目前发展培育新农人、醉美农产品等9家电商运营企业和39家专业合作社,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户”的发展模式。

因柿子主导产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庄里试验区各村巧借地域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多元产业,全力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拓宽道路。

走进三河村千亩樱桃园,一排排樱桃树错落有致,一颗颗红玛瑙般的樱桃挂满枝头,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黄花菜种植、土鸡养殖更是为本村产业增添了几分生机。同时,村上利用农闲时的柿子标准化生产车间对黄花菜、花椒等农作物进行集中打包发货,并在直播间助农销售,为村民提供了增收渠道。

在永安村,凌晨4点的豆制品加工厂内早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动作娴熟地打包着制作好的豆腐,即将发往铜川市耀州区各大商超。值得一提的是,永安村充分利用柿子产业引进企业,将闲置空房改建为柿香型养生白酒厂,优先收购当地柿子,雇用本村村民,香醇的柿子酒也让整个村子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味道。

5月的黄窑村,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上百人正沿着一垄垄田地,有条不紊地栽植着红薯苗,只为在秋季迎来一场丰收的盛宴。黄窑村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凭借优质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秦薯种植产业700余亩,带动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上还争取到苏陕协作资金520万元,建设红薯加工车间,生产红薯干粉、粉条等,增加产品附加值。并建立直播间助农销售渠道,走出了一条“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路子,让红薯产业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在庄里试验区的其他村里,同样也是一片产业兴旺的美好景象。兴武村的葡萄、山西村的花椒、中山村的奶山羊养殖也正帮助当地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乡村产业的“多点开花”让乡村振兴“多面出彩”。

来源:渭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