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青年报讯(记者 郑巧蓉 见习记者 陈天旭 通讯员 首善文)5月18日,由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广州市少年宫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创意花城·青年辩”广州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系列活动——“青春思辨 智启未来”青少年辩论活动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举办,来自广州地区的版权服务机
小辩手在辩论中锻炼表达能力
广州青年报讯(记者 郑巧蓉 见习记者 陈天旭 通讯员 首善文)5月18日,由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广州市少年宫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创意花城·青年辩”广州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系列活动——“青春思辨 智启未来”青少年辩论活动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举办,来自广州地区的版权服务机构、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少先队广州市理事会代表、媒体机构代表等约150人现场参加活动。
活动首次推出跨代际组队模式,邀请大、小学生同台竞技,以辩论为媒展现当代青少年辩论风采,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版权法律知识,进一步推动版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尊重版权的良好氛围。
“跨龄”辩论激发思辨活力
据悉,“创意花城·青年辩”广州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已举办八届,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二十余所知名高校逾千名大学生辩手参加,已成为全国知名版权宣传活动品牌。
本次活动在延续第八届辩论赛正赛专业性的基础上,增设青少年趣味辩论交流赛,打破选手年龄界限,邀请华南理工大学辩论队与少先队广州市理事会成员组成“跨龄战队”,正反队伍中均由2名大学生辩手与2名少先队小辩手组成。
开赛之前,主办方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辩手为少先队员们进行辩论专题培训,通过结合版权内容专题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提升广州少理事们的辩论技巧和版权素养,将版权知识、逻辑表达、口才锻炼等内容融入青少年思维训练,打造“理论学习—实践指导—协同备赛”的闭环培育模式,形成“观察—学习—思考—实践”的培育体系,实现版权理念从“知”到“行”的生动传递。
主办方表示,作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广州正积极打造“创意花城”广州版权宣传品牌,深入推进版权宣传“六进”系列活动,推动版权知识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目前,围绕青少年群体打造了“创意花城”青年辩、少年说、儿童答等系列活动,通过拓展传播渠道、深化合作机制等多元举措,持续扩大品牌效应,引导青少年尊重和保护版权,使版权保护理念进一步融入大众生活。
青少年辩论初体验感受“以理服人”
现场,大、小辩手们围绕“好作品培养出好受众,还是好受众催生出好作品”辩题展开激烈交锋,从“作品与受众的关系”切入进行探讨。
正方少理事小辩手以著名艺术家梵高和他的作品为例,阐释好作品对受众审美的塑造作用;反方大学生辩手则结合当下短视频媒体中,涌现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来论证,受众需求对创作方向的引导价值。自由辩论环节中,大、小辩手们相互配合,双方把控节奏巧妙应对,现场金句频出,掌声不断。
本次活动在辩论议题设置、赛前辅导和模拟演练中贴近版权知识内容,活动遵循专业辩论规则,设立了从立论陈词、质询、自由辩论到总结陈词的完整流程,既锻炼了青少年的结构化表达能力,也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以理服人、以据支撑” 的理性精神。
“这种代际协作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沟通表达能力,更让版权保护意识通过辩论这一载体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广州市少年宫活动负责人表示。
华南理工大学辩手表示,青少年的视角常常能打破成年人固有的思维定式,他们很多观察事物的方式也值得成年人学习。小辩手代表则兴奋地表示,以前总觉得辩论很像“吵架”,亲身参与才知道其中有很多逻辑上的遵循和表达上的技巧。这场辩论让自己学会了用证据来说话,而不是凭感觉去争论。
广州市版权局专家库专家唐瑛指出,此次辩论反映出版权保护领域中“创作激励”与“市场导向”的深层逻辑,青少年在辩论中阐述了二者的相互联系,通过大量的案例、丰富的数据进行阐述,为辩论提供了丰富的支撑。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对于青少年学习版权知识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
来源:广州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