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短视频总刷到网友总结的“远离这类穿搭”清单:短到贴头皮的劳改头、露肚皮的紧身BOY T恤、粗得能当凶器的金链子、爱马仕大皮带扣、胳肢窝夹个鼓囊囊手包,再配条豆豆鞋——这一身行头往那儿一站,不用说话,气场已经把人吓退三步。
刷短视频总刷到网友总结的“远离这类穿搭”清单:短到贴头皮的劳改头、露肚皮的紧身BOY T恤、粗得能当凶器的金链子、爱马仕大皮带扣、胳肢窝夹个鼓囊囊手包,再配条豆豆鞋——这一身行头往那儿一站,不用说话,气场已经把人吓退三步。
我有次在菜市场见过类似的。夏天大太阳底下,一男的穿件紧绷绷的黑T,肚皮上的肉挤成几道褶子,金链子在胸口晃得人眼晕。他拍着肚子跟卖鱼的砍价,嗓门大得整条街都能听见:“少五块怎么了?我这链子够买你半车鱼!”周围大爷大妈边躲边嘀咕:“一看就不是善茬。”
可奇怪了,这些单品单拿出来看,哪件不是普通衣服?BOY T恤当年也是潮人必备,金链子最早是跑路应急的细软,爱马仕皮带更是奢侈品。怎么一搭一块儿,就成了“社会人”专属?
去年唐山打人事件后,BOY London被骂上热搜。网友翻出监控里施暴者的行头,发现他穿了件BOY T恤,于是品牌直播间被冲,评论区全是“恶霸同款”。可我记得大学那会儿,乐队主唱也穿这牌子——他抱着吉他在校园演出,大翅膀logo在舞台灯底下闪,台下女生尖叫:“好酷!”
同样一件衣服,有人穿出叛逆摇滚感,有人穿出地痞流氓味,问题到底在衣服,还是穿衣服的人?
之前看篇文章说,“社会人”穿搭有套隐形逻辑:要“精神”要“带派”。“精神”是利索,可他们的利索是短到贴头皮的发型,掩盖发量少的尴尬;“带派”是气派,可他们的气派是粗链子、大皮带扣,生怕别人看不见。说白了,这不是穿搭,是表演——表演自己“不好惹”,表演自己“有排面”。
我表哥以前总学“社会人”穿法。他28岁,在工厂上班,非买紧身牛仔裤配豆豆鞋,说“这样像大哥”。结果有次下班挤公交,裤裆撑裂了条缝,他红着脸裹着外套跑回家,从此再也不穿。
后来他换了风格:宽松工装裤、马丁靴,衬衫扎进裤子里,腰上挂串钥匙。他说:“以前总觉得穿得狠才能被重视,现在发现,穿得舒服才能好好干活。”有天他发朋友圈,照片里他蹲在车间修机器,工装裤膝盖磨得发白,配文:“今天修好了三台设备,比戴金链子有面儿。”
真正的风格从来不是跟风。余文乐的阿美咔叽,看着是牛仔夹克配工装靴,其实是他对复古文化的热爱;Eminem在《8英里》里穿破洞T恤,那是他真实的穷小子生活;Kurt Cobain的Grunge风,是摇滚青年对商业化的反抗。这些穿搭之所以被记住,不是因为“像谁”,而是“就是谁”。
我有件压箱底的黑T,是刚工作那年跟风买的潮牌。标签上写着“叛逆不羁”,我穿上对着镜子练皱眉,结果同事说:“你这是要去收保护费?”后来我把它改成了家居服,现在穿着它躺沙发吃西瓜,比当年装酷舒服多了。
你呢?有没有过买了网红爆款,回家一照镜子想退货?或者因为穿搭被误解,后来怎么找到自己的风格?
我有个朋友,以前总被说“穿得像流浪汉”——他爱穿旧牛仔裤、磨破的皮夹克,结果相亲被女方嫌“太邋遢”。后来他才明白,“流浪汉风”不是乱穿,是旧物里的故事感。现在他会把磨破的地方缝朵小花,旧夹克擦得油光发亮,上次见他,他说:“现在有人夸我‘有味道’,比‘像社会人’强多了。”
时尚这事儿,哪有标准答案?你舒服,别人看了不难受,那就是好风格。怕就怕你穿得浑身不自在,还安慰自己“这是潮流”。
所以,下次买衣服前,不妨对着镜子多问一句:“这是我吗?”
毕竟,衣服是穿来装自己的,不是装别人的。
来源:衣橱异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