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我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打造万物和美共生之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3 11:01 2

摘要:大连是我国东北野生动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三面环海、背靠千山,形成了大连地区独特的生物景观。近年来,大连市多维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质效,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努力描绘“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丽画卷。今年,由市生态环境局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进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

大连是我国东北野生动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三面环海、背靠千山,形成了大连地区独特的生物景观。近年来,大连市多维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质效,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努力描绘“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丽画卷。今年,由市生态环境局选送的蛇岛老铁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优秀经验,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十大典型案例。

调查监测 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

2022年开始,市生态环境局连续三年对野生动植物本底、重点保护物种、陆域植被、入侵植物等全市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调查监测,通过采集物种多样性信息,掌握物种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存在问题和胁迫因素。调查监测工作为我市精准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点和方向,并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科技赋能 建立全链条智慧化监管

自然保护地作为重要生态空间,是生物多项性保护工作的主战场。2024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加快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链条”自然保护地监管体系,不断推进科技赋能监管,将重要生态空间人类活动变化主动遥感监测固化为常规例行工作,建立快速、精准、高效的常态化监管模式。推动搭建自然保护地系统化监管平台,建立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逐步实现“互联网+监管”,全面提升自主发现生态破坏问题的能力和手段,提高监管的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

成效评估 提升保护区环境监管科学性

为科学、客观掌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旗舰物种生境质量状况,今年一季度,我市首次开展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评估内容包括保护区近5年生态环境变化评估和状况评估两个方面,涵盖主要保护对象、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服务、水环境质量、主要威胁因素、违法违规情况等6大项评估内容28项评估指标。此项工作将于下半年完成,评估成果将有力提升我市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的科学性。

多元宣传 凝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识

今年,我市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市生态环境局开设微信公众号“大连生物多样性之美”专栏,定期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科普我市野生动植物多样性资源,增强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今年,我市还先后开展了“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野生动物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5月,我市印发《2025年大连市“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方案》,在各区市县安排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同时,还开展“防控外来入侵物种”志愿服务活动;走进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线上直播互动,面向全国公众直观展示蛇岛这坐神秘岛屿;开展在连高校生物多样性日科普宣传等多项特色宣传活动。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大连将始终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行动,不断激发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性,努力打造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大连。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