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扳 1.bān。1)使一端固定的东西扭转方向。组词如:扳本(翻本)、扳倒、扳道(工)、扳杠(北京方言,固执己见,纠缠不清。不作“板杠”)、“扳机(组成枪械的零件,射击时用手扳动它使枪弹射出)不作‘板(木板)机’。”“扳平(在体育比赛中扭转落后局面,使之成为平局
扳 1.bān。1)使一端固定的东西扭转方向。组词如:扳本(翻本)、扳倒、扳道(工)、扳杠(北京方言,固执己见,纠缠不清。不作“板杠”)、“扳机(组成枪械的零件,射击时用手扳动它使枪弹射出)不作‘板(木板)机’。”“扳平(在体育比赛中扭转落后局面,使之成为平局。不作‘板(木板)平’。”扳手、扳障(A.练习翻越障碍物用的木制设备。B.扳子、管扳手(带齿的喇叭形钳口的扳手)、鳄鱼扳手(同“管扳手”)、棘轮扳手手动螺丝松紧工具、扳罾(zēng。即扳缯网。不作“板罾·搬罾·搬缯”)。2)水名。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有大扳河,因其发源地为达板沟得名。
2.pān。同“攀”。1)组词如:蟾宫扳桂〔蟾(chán)宫:指月宫,比喻应试及第〕、虎口扳须(虎口拔须,比喻冒极大的危险)、扳龙(依附帝王或有权势的人)、扳龙附凤(同“攀龙附凤”)、扳缠、扳附、扳高(与地位高的人结亲或拉关系)、扳害、扳连(牵制)、扳亲、扳谈、扳陷、扳咬(攀扯牵连他人)、扳一台(云贵一带指熟人间逗乐、开玩笑)、扳援、扳缘、扳陟(陟:zhì。登高;上升。指“攀登”)、劈空扳害(劈空:什么都没有;扳:通“攀”,“牵扯”义。即毫无根据地栽赃陷害)、牵扳(攀登)、牵丝扳藤(东拉西扯地攀附)、猿扳蛇折(山路高峻曲折,难以攀登)。2)地名“扳龙”等。见“扳龙”。如: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文龙村委会扳龙村;福建省漳浦县石榴镇扳龙村(清代改为攀龙保,现称攀龙村)。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言字汇》(第二版重排本/语文出版社(2003年6月版),詹伯慧、張日昇主編《珠江三角洲方言字音对照》〈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版〉,《广西汉语方言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均称,“扳”声母多读“p”。
举例:①上述2音为《现汉》《辞海》音义,但无“地名”义项,应添加。
②误例。1.“扳机”误作“板机”:1)《咬文嚼字》杂志(2011年第10期)载文《水均益编校差错举隅》,指出:“(第252页21行)将‘扳机’写成‘板机’。”2)李仁在《警察技术》杂志(1995年3期)载文《警察应该何时扣动板机》。
2.“扳平”误作“板(木板)平”:1)央视体育频道“我的奥林匹克”栏目(2009年4月30日),打出字幕:“比分板平。”2)枝叶在《咬文嚼字》(1997年第4期)载文《扳平?板平?》,称:“去年足球赛季,甲A、甲B鏖战正酣,不时听见解说员称‘××球员为本队攻进一球,将比分‘板’平’。此处应用‘扳)平’为妥。”
3.“扳罾”误作“搬缯”:赵宏宽在《西安晚报》(2012年7月22日)发文《何谓“搬缯”?》,说:“央视新闻频道(该年7月12日)播出《广西:新设“搬缯”诱捕食人鲳》。”
4.许多新兴媒体在360安全浏览所发帖子,将“扳高”“扳连”“牵扳”“扳龙附凤”“劈空扳害”“猿扳蛇折”的“扳”,误注为“bān”。
来源:书法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