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全国重要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11:37 2

摘要:5月22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全国重要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专场,解读《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行动方案》。

5月22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全国重要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专场,解读《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行动方案》。

5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全国重要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专场。

《方案》明确,2025年甘肃省将完成财政投入2.7亿元,实施文物保护传承项目156个;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9个重大项目,新设立备案博物馆8家以上;办好第八届敦煌文博会;创排音乐剧《常书鸿》《米薇的敦煌》,拍摄《非遗里的中国》《守护中华文脉》(甘肃篇)大型电视节目;加快创建嘉峪关长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等举措,推动全省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0年,通过建设一批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基地项目,打造一批重要文化标识,举办一批文化遗产题材主题展览,创作生产一批文艺精品,推出一批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国内外影响力,建成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方案》提出,通过实施强化系统保护、加强敦煌学简牍学学科建设、深化敦煌文化价值阐释、推动敦煌文化广泛传播、实施敦煌“夜经济”提升工程等16项举措,推动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率先把敦煌打造成全国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基地。通过统筹推进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展示传播、文旅产品提质、文化旅游业培育四大工程,全力打响“黄河之滨也很美”“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黄河文化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甘肃段。通过实施遗产线路价值解读、长城边塞廊道建设、河西走廊展厅连线等7项举措,构建覆盖河西走廊全域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全链条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打造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通过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加强革命文物展示利用、推进革命文物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等5项举措,构建系统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体系,推动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区建设。(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白永萍)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来源:微游甘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