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稻香药韵漫宽谷,政企夜话绘新图。5月22日,“潼南民企夜话”文旅专场活动在潼南稻药观光走廊举行。围坐田园,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相关部门镇街负责人共同畅聊潼南地域特色、人文风景、自然风貌,围绕“叫响‘世界宽谷·田园城市’文旅新地标——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旅游强区”
稻香药韵漫宽谷,政企夜话绘新图。5月22日,“潼南民企夜话”文旅专场活动在潼南稻药观光走廊举行。围坐田园,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相关部门镇街负责人共同畅聊潼南地域特色、人文风景、自然风貌,围绕“叫响‘世界宽谷·田园城市’文旅新地标——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旅游强区”主题展开对话。区政府副区长秦云兵主持活动,现场听取建议并表示将逐条梳理、推动落实。
专家建言 绘文旅蓝图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向旭分析潼南文旅发展趋势时指出:“潼南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显著,需通过融合发展、创新驱动、科技赋能等路径做强乡村休闲旅游,做精可视化智慧农业景观,培育巴蜀文旅走廊标志性成果。建议以网红引爆、活动助力等方式,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找爆点、做亮点,实现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
城市规划高级工程师曾玲聚焦“世界宽谷”内涵建设:“潼南乡村旅游资源在成渝地区首屈一指,崇龛油菜花更是标杆。未来需深挖‘宽谷’精神,塑造“宽仁、宽宏、宽饶、宽心的文旅特质”。建议构建成渝轴心休闲地,以 “平易近人” 的模式打造周末微度假目的地,形成常态化、高复购的休闲地;融入国家战略,依托巴蜀文化走廊建设,深化与遂宁、大足等地的合作,强化区域文旅联动。”
“潼南涪江两岸的河谷、平坝等资源得天独厚,是名副其实的自然宽谷、人文宽谷,作为‘产城人文’一体发展的新型空间,潼南也是‘城市中的田园,田园中的城市’。”潼南区地方史研究会会长杨昌庆从地理人文角度提出建议:“需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涪江百里长廊;通过赛事活动打造网红爆点,锚定‘世界宽谷 田园城市’新地标,久久为功,推动潼南从区域文旅节点向全国性地标跨越。”
企业献策,启宽谷华章
文轩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刘川提出遂潼研学合作方向:“建议两地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统一规划研学基地与课程体系,打通政策壁垒,通过‘行读遂潼’品牌实现资源整合与规模化运营。”
重庆思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李金燕强调农业与研学融合:“需将‘潼学游’提升为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农业科技研学基地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并完善住宿、交通等配套服务。”
重庆民逸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陈德森呼吁进一步夯实农文旅基础:“优化交通接驳、打造特色餐饮、提升民宿标准化水平是关键,同时需整合景区动线,强化产业链协作。”
亨通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夏先锋建议激活涪江资源:“打造水上运动IP,通过常态化赛事塑造品牌,完善基础设施承接大型赛事,以‘体育+旅游’提升影响力。”
海之角旅行社陶忍依据旅游消费趋势献策:“游客追求定制化与深度体验,建议发展精品民宿集群,开发‘田园生活+深度体验’产品。”
馨程旅游郭燕基于数据分析提出:“潼南游客对文化体验、特色美食、亲子互动需求旺盛,可重点布局休闲娱乐与军事农事体验项目。”
“短剧是城市故事的放大器,更是文化共情的连接器。”重庆四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天顺说:“借助短剧赋能文旅发展,通过场景赋能,吸引更多短剧来潼取景,通过技术创新,分析游客互动数据,动态优化游客沉浸式体验。通过区域联动,串联合川钓鱼城等周边地标,形成渝西文旅传播矩阵。”
活动通过“问计涪江”线上平台同步征集民意,“希望本土网红大力宣传,推动潼南火爆出圈”“依托爆款短剧,打造短剧角色体验游,让我也当一回霸总”“创新研学体验,打造红色精品剧游,让历史人文活起来、更可感”......广大网友为文旅发展提供多元视角。
听完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秦云兵表示相关部门要逐条梳理建议切实转化为工作举措,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塑造"世界宽谷·田园城市"新形象,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强区。
来源:潼南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