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亚保险,是国内较早一批获得全国性经营资质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其官网称,“明亚保险协会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总部设立于北京,在全国已设立33家省级分公司。自创建之初,明亚便接轨国际先进模式,致力于将保险经纪人的理念与服务引入中国个人寿险营销领域。”
文|小方
来源|财富独角兽
2025年4月30日,北京金融监管局披露一则行政许可批复,核准凌晨凯明亚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截图
凌晨凯接任后,明亚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亚保险”或“明亚”)创始人杨臣转任公司总裁。
明亚保险,是国内较早一批获得全国性经营资质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其官网称,“明亚保险协会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总部设立于北京,在全国已设立33家省级分公司。自创建之初,明亚便接轨国际先进模式,致力于将保险经纪人的理念与服务引入中国个人寿险营销领域。”
官网介绍中指出,“迄今为止,明亚已与超过150家的产品、寿险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保证了产品的丰富性和差异化,使满足每一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促进了保险业人员实现了从产品营销向咨询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角色转变。”
01
一年280亿元保费的明亚
明亚创始人杨臣,具备银行与大型企业财务背景,曾任职于建设银行南京分行及海南航空集团多个职能岗位,并在2000年前后赴美攻读MBA课程。在北美期间接触到成熟的保险经纪人体系,回国后结合本土市场环境推动明亚成立,并主导其初始业务框架的搭建。
在其任职董事长时期,明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科技体系。从其官网介绍来看,作为一家有着20年历史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明亚在技术驱动上有着一以贯之的探索,及至人工智能时代,其也在摸索AI大模型。
其官网披露,明亚“自主研发MYRM风险管理与财务规划系统,产品比较、保单管理、客户管理等专项服务,功能丰富的ERP系统、手机APP、企业微信,完整的CRM客服体系、数字化营销系统等,时刻激励外部勤团队,不断提升客户服务的能力、效率与道德。随着MyBA明亚AI销售助手体系的建立,继续明亚在大模型领域也初步架构,并已持续精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1金融圈”官方公众号2025年2月8日,在题为《明亚人事变局:新老交替下保险经纪“巨轮”将驶向何方?》一文中表述,“2020年末,明亚保险曾迎来重大股权变更,引入宁波市聚盟商务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市亚荣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目前,宁波聚盟持有明亚保险约53.2%股份,宁波亚荣持股5.7%,杨臣的持股已不足5%。”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金融圈”官方公众号截图
文章进一步表述称,“根据业内知情人士的说法,此次变动本质上是控股股东PAG(太盟投资集团)的内部人事安排。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宁波聚盟的控股股东为成都金苹果教育集团,而其实际控制人则为深圳前海太宁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宁波亚荣也为太盟集团成员,2023年,其控股股东先锋太盟曾将控制权让渡给境外公司China Auto Leasing Holding Limited。”
从业绩层面看,据《明亚保险经纪2024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明亚实现总保费达280亿元,其中新单保费115亿元,续保保费165亿元。客户留存率方面,13个月继续率达98.58%,25个月为97.39%。这一续期结构表明其长期客户黏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服务模型上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
图片来源:《明亚保险经纪2024年度报告》
从行业位置来看,明亚目前在中国保险中介行业中并非体量最大者,但在寿险经纪细分领域的聚焦定位,以及在顾问服务模型上有着早期探索。
02
创始人交棒、职业经理人接棒
随着明亚完成董事长与总裁的职务重新分配,在角色配置上,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分别承担不同层级的经营管理职责,岗位分工由“单一主导”转向“角色并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调整发生的背景,是保险中介行业进入显著收缩阶段之际。据行业公开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经代渠道标保保费同比下滑约70%。
在保费规模整体受限、佣金空间压缩的情形下,行业中头部公司的组织运行方式也相应向“提效降本”与“行为规范”方向靠拢。
在市场进入低速发展区间的背景下,明亚的这一重要人事变动,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目标,仍需结合更长周期的观察加以判断。
不过,在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角色并置”的状态下,明亚的组织内部运行状态,将呈现怎样的变化,如何在“换帅”后实现协调发展的动态平衡,也需后续观察验证。
从行业角度看,一方面,任何一家公司,尤其是像保险经纪这样高度依赖自身资源与人脉关系网络的机构来说,其组织路径大都难免存在“惯性延续”。尤其是在相对细分、聚焦的寿险经纪领域,创始人在公司管理与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不能说不重要。
这不仅是因为创始人乃是一家保险中介机构的“核心人物”,更因为其手中往往掌握着大量的行业资源甚至是稀缺资源与人脉关系网络。
因此,表面上看是一家家保险中介机构以公司之名进行运营,背后或许更多的是创始人在以稀缺资源和人脉关系网络向外输出的方式,对其公司及员工赋能,方才促成一单单的生意、一笔笔的交易,以及高企的新单保费和续保率等等。
另一方面,在“报行合一”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保险中介机构普遍面临收入下滑、佣金缩减与人员流失等多重压力。
此前依赖费差的盈利模式正处于动荡调整期,部分保险中介机构甚至已经开始重构成本结构与激励机制。譬如,一线团队稳定性成为当前运营重点,机构在收入减少的同时,不得不通过制度调整、岗位优化等方式应对经营压力,部分机构更是已进行“刀刃向内”的内部精简和组织架构的收缩。
而伴随新产品定价机制收紧,保险中介机构赖以维系的销售激励逻辑也正在弱化。
佣金趋同化趋势明显的当下,渠道差异红利快速消退。一些依靠产品红利、规模效应维持运营的机构,面临利润模型失效的问题。
而传统以分支层级驱动的组织架构,则逐渐显现滞后性,在市场急剧变化的背景下,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
为应对转型压力,多数保险中介机构已在考核制度、佣金结构及分配方式上做出调整。部分公司采取放宽业绩门槛、倾斜一线佣金比例,推动组织架构更扁平化,以试图提升业务人员留存率与展业意愿。
可以说,在政策收紧与市场波动叠加作用下,保险经纪行业正在深度调整期。
03
明亚“换帅”,是“孤例”还是行业缩影?
公开资料显示,“新帅”凌晨凯早年曾就职于微软全球技术中心,后创办IT咨询公司,之后进入贝恩咨询,长期服务于消费品与零售领域,是该机构在大中华区相关实践方向的早期参与者之一。
自2016年起,其加入京东集团,历任国际业务、零售全渠道和战略投资等板块核心岗位。2021年起,凌晨凯进入太盟投资集团(PAG)体系,此后成为明亚股东关联企业法定代表人,并于2025年4月出任明亚董事长。
相较于创始人长期深耕保险经纪行业的经历,凌晨凯的职业路径更多集中于科技、咨询与平台零售等领域。此次履新是否将带来管理思路、业务策略或组织架构上的创新模式,仍待后续观察。
整体来看,目前这一阶段的明亚,处于非断裂式但轮廓已现的重构进程中。其20年赖以发展领跑的经营模型是被留续还是被重置?其创立至今的运行逻辑与管理模式,是否会在重要人事变动的进程中予以“回炉”?这些问题,依然需要后续观察。
不过,明亚的此次重要人事调整到底是孤例、个案,还是行业整体状态的一种投射,或许也需要时间给出答案。在保险中介行业经历制度收紧、盈利模式受限、增长路径重估的当下,高管更替、岗位重构等变化或将频繁出现,甚至会成为行业常态。
然而,发生在明亚身上的变化,从其股权变更开始至今,一大不同或是,其并非源于突发,而是渐进式地呈现。
只是,从更大范围看,保险中介行业处于多重变量交织的调整周期中,明亚的变化也自然而然被放在了更宽广的视野与叙事逻辑中。
而明亚“换帅”后未来发展何去何从,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来源:博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