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日,爱奇艺交出2025年首份季度财报。一季度总收入71.9亿元,环比增长9%,Non-GAAP运营利润4.6亿元,环比增长13%;各业务收入情况方面,会员服务收入44 亿元,环比增长7%,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3.3亿元,内容发行收入6.3亿元,环比增长5
文|零壹
5月21日,爱奇艺交出2025年首份季度财报。一季度总收入71.9亿元,环比增长9%,Non-GAAP运营利润4.6亿元,环比增长13%;各业务收入情况方面,会员服务收入44 亿元,环比增长7%,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3.3亿元,内容发行收入6.3亿元,环比增长55%。其他收入为8.3亿元,环比增长24%。
当去年爱奇艺将竖屏微剧纳入内容版块、提出“长+短”战略时,整个视频行业多数还在犹豫其调整的力度,也对长视频平台如何保持自身优势有所疑虑。而随着爱奇艺在2025年首季回到增长路线之上,这份财报的最大看点其实是爱奇艺“长+短”生态布局的兑现:长剧综保持内容统治力,微剧新品类快速起量后,新的内容生态带来的不只是业绩的企稳,还有更多增量的业务空间。
而更重要的是,当机立断的战略调整和快速反应的内容布局和业务跟进,让爱奇艺迅速适应了外部环境挑战,且在适应之后逐步将新的市场环境变成了自己的优势。
“长+短”内容生态已成型
优质长剧仍是爱奇艺内容生态的"压舱石"。云合数据显示,爱奇艺当季长剧集总市占率继续保持第一,迷雾剧场用《漂白》创造内容热度值破万的里程碑,恋恋剧场借《白月梵星》突破圈层壁垒,大家剧场通过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剧《北上》树立品质标杆——五大剧场厂牌构成的"集团军",在悬疑、现实、喜剧等赛道齐头并进,形成对优质长剧内容需求的全覆盖。
而近期播出的《无忧渡》《淮水竹亭》热度均可圈可点,即将上线的《临江仙》《书卷一梦》期待度拉满,“迷雾剧场”还有新作《正当防卫》《低智商犯罪》科幻悬疑剧《在人间》、现实题材剧集《生万物》《高兴》等一批多类型、高质感大剧即将播出。
优质长剧的布局并未因为内容生态的丰富化而被缩减。目前看来,无论是用户留存与拉新、品牌营销价值还是生态协同价值来说,长剧都在当下整个视听内容生态中起主干作用。
综艺赛道的创新接力同样可圈可点。《种地吧3》延续"慢综艺"生命力,《一路繁花》用8000+热度值攻占银发市场,即将上线的《亚洲新声》则聚焦亚洲新声代歌手共同开启跨越文化界限,首创“邮轮巡演+跨国竞演”模式,打破当下音乐综艺的常规路径。
爱奇艺微剧生态规模化突破的速度是一大惊喜。超15000部微剧内容库的快速建成,让爱奇艺在短视频冲击下找到破局点。微剧已成为爱奇艺极速版日均播放时长第二、日均播放UV第一的内容品类。
在读娱看来,爱奇艺之所以能在微剧领域快速规模化,根本原因是平台的坚决投入和布局,爱奇艺并未将微剧视为一个只是用来擦亮招牌的行业热门词汇,而是让市场真正看到了大举投入微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投入格外坚决,自然迅速有所收获。
而从行业视角来说,读娱认为爱奇艺之所以敢于坚决投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微剧领域,市面上的主流玩家并未形成足够的护城河。用户分配自己时间的前提,仅仅是“哪里有足够内容可看”,但目前微剧平台并未形成足够的用户心智。而正是这种逐流而动的用户需求生态,反而为长视频平台的微剧布局提供了便利,也发挥了长视频平台在用户基础、内容消费上的优势。
扩大规模显然只是达成第一阶段目标。爱奇艺CEO龚宇表示,第二三阶段将着力通过微剧吸引新会员,特别是渗透率相对较低的下沉市场和高龄用户,让微剧内容助力提升会员服务收入,积极拓展微剧在广告和电商领域的货币化机会。
打开商业增量空间的“新变量”
“长+短”内容生态初步完善后,爱奇艺带来的不仅是内容供给的进一步完整,也为多元业务商业化能力都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对于一家走到第十五个年的公司来说,维护“存量市场”是生存必须,而找到“增量空间”则极为珍贵,很可能打开下一个十年的上升空间。
爱奇艺的增量方向,目前来看是“长+短”生态完善带来的商业化空间打开,技术驱动的整体效率提升,以及中国文化输出日渐强势背景下的海外市场开拓。
“长+短”内容生态完善,意味着爱奇艺既能够维持过去一直以来在优质长内容上的领先,又能够真正在短剧时代“上桌吃饭”,两者在商业化上的差异化优势都能得到全面利用。例如,微剧等新内容和竖屏沉浸式观看场景带来更多商业化空间,爱奇艺近期启动了以内容电商为核心的电商布局,将继续提升免费微剧业务的货币化能力。
在品牌营销领域,长短内容各自的优势其实都无可替代,并非是完全此消彼长的关系。一季度,爱奇艺在线广告收入为13.3亿元,头部剧综备受广告主认可,内容定向类广告在品牌广告收入中占比超50%,可见头部剧综对于偏向品牌建设需求的客户来说价值依旧巨大;而另一边,微剧等竖屏内容带来的巨量流量优势也足以转化为可观的广告收入。
为满足最新的用户需求生态,爱奇艺目前已经搭建起了以AI驱动的全新广告投放平台“奇炬”,整合“长视频+微剧”双生态资源,为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提供智能营销解决方案。AI广告素材产出更是带动广告投入产出比提升超20%。
AI技术的驱动不仅在广告营销领域大放异彩,也已经深入爱奇艺的整个内容和产品生态之中。在用户体验方面,爱奇艺创新功能“跳看”的精彩剧情点,也是由AI结合视频内容和用户的个性化观看行为自动生成;AI角色互动平台“桃豆世界”目前互动量已超1亿轮次,新成员"桃豆"上线,该个人智能助手可以个性化满足内容探索、剧情讨论及播放控制等需求。
在内容生产领域,《南部档案》等多部自制剧已规模化复用数字资产,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制作周期并节约成本。领先的文本转语音(TTS)配音技术可让AI配音更具情绪感染力,该方案已被应用于长视频和微剧的英语配音。2025年,AI不再是财报里的美好愿景,而会越来越成为切实的增长引擎。
海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也在打开新天地,关键变数是中国文化影响力的突破——谷歌数据显示"大陆剧集"搜索量首超"韩剧",达到近五年的峰值。
所以爱奇艺国际版一季度收入增长同比超30%、广告增速40%和日均会员数创历史新高的背后,爱奇艺海外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爱你》创现偶剧收入纪录,《超能立方:超凡篇》海外开播首周即创国漫单日收入历史新高,自制泰剧《指尖浪漫》实现多个品牌的深度合作,头部综艺《种地吧》也得到海外广告客户关注。
中国内容正在站上全球流媒体竞争的主舞台,而通过"头部IP输出+本土化制作"的双线布局,爱奇艺正在复制国内成功模式并结合本地特色,在海外找到广阔市场。
2025,爱奇艺将更具韧性
站在Q1的时间节点回望,爱奇艺的韧性既源于对内容本质的坚守,更来自生态进化的前瞻。长视频筑牢品质根基,微剧打开增长阀门,技术创新构建新的护城河,海外拓展突破地域边界,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积极布局,让平台在行业周期波动中始终保持了战略先机。
在行业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走到十五个年头的爱奇艺永远在积极调整战略并直面挑战。就像视频平台诞生早期,爱奇艺率先在自制网剧领域大举投入改变整个行业的定义一样,当下的爱奇艺“长+短”内容生态气候已成,平台整体的韧性已经到了新的层面,微剧的火爆不再是威胁,而是平台打开增量空间的着力点。正如龚宇所说,“‘好内容横竖都看爱奇艺’正在占领用户心智,为未来的商业化创造了机会。”
其实就像《倚天屠龙记》里“七伤拳”对旁人是“伤人先伤己”,对内力浑厚的张无忌来说却是“强身健体”一样,想要把外在劣势变成自身优势,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魄,根源是要自身核心竞争力足够坚固,又能在战略上流水无形、兼收并蓄吧。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来源:读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