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的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校园里,蔷薇摇曳与青春气息交融,以新警董正一命名的“董董校园”工作室成为师生心中的“安全坐标”。这个聚焦“懂学生所想、懂学校所需”的创新平台,是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西关派出所深化校警合作的生动实践。从破解大学生涉诈难题到构建综合安全
夏日的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校园里,蔷薇摇曳与青春气息交融,以新警董正一命名的“董董校园”工作室成为师生心中的“安全坐标”。这个聚焦“懂学生所想、懂学校所需”的创新平台,是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西关派出所深化校警合作的生动实践。从破解大学生涉诈难题到构建综合安全服务体系,“00后”民警董正一带着青春视角,让传统校园警务焕发出新活力。
痛点破题:从警情研判到精准切入,蹚出校园反诈新路径
2024年5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2.2万余名在校生让校园治安管理压力骤增。作为入警仅一年的“i人”新警,董正一在接处警中发现:游戏代充、网恋诈骗等“定制化”陷阱正在精准围猎不同圈层的学生。深夜,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小朱因轻信“代练接单返利”广告,在代充648元游戏币后被拉黑;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小马误信短视频平台结识的“高富帅”,差点因“投资理财”汇出三个月生活费;少数学生将银行卡借给所谓“刷单兼职”组织,却不知已沦为电信网络诈骗帮凶……在董正一的接警记录本里,有近七成案件涉及新型诈骗。而在金职大校园内近五年的诈骗案发量占校园警情24%以上,成为亟待破解的核心难题。
面对“大水漫灌式”宣传的低效困境,董正一以“星辰计划”为契机,结合新警身份与辖区学情,锚定“宿舍”这一学生日常高频场景,创新推出“三步走”工作法。
学情调研定方向。通过梳理近三年涉校警情数据,绘制“学生受骗画像”,发现80%的诈骗发生在课余时段,60%的受骗学生曾在宿舍内点击过诈骗链接,明确将宿舍作为反诈宣传主阵地。
场景化互动破壁垒。针对大学生抵触“说教式”宣传的心理,董正一拎着反诈手册走进200余间宿舍,以“游戏代充有没有被坑过?”“刷到‘小姐姐’私信是不是很心动?先查账号认证!”等生活化问题打开话匣子,结合近期“游戏皮肤诈骗”“虚假网恋”等真实案例,用“唠嗑式”交流拆解诈骗套路。智能制造学院大二学生小林在宿舍闲聊中主动反映“有人推荐投资虚拟币”,董正一立即对其开展预警,成功阻止潜在受骗事件发生。
分众化宣讲打基础。利用寒假返校节点,联合金职大按学院专业特点定制宣讲内容:给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讲“钓鱼软件识别”,为商学院学生分析“虚假投资陷阱”,向艺术创意学院学生演示“网红合作诈骗”套路……2025年开学季,累计开展24场次分学院线上线下宣讲,覆盖师生1.5万余人,工作室未挂牌已收到学生主动咨询70余次,初步建立“有事找董董”的信任基础。
创新破局:从“单一反诈”到“三维服务”体系
3月,“董董校园”工作室正式挂牌,依托校警驿站构建起“懂防反诈、懂法答疑、懂你心事”三大核心功能,实现从单一防范向综合服务升级。
在反诈宣传上玩转“年轻化表达”:联合校内媒体拍摄《报警何须去远方,民警就在师生旁》等短片,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传播,单条视频播放量超3万次;邀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作“卡皮巴拉警官”反诈表情包,以呆萌水豚形象传递“不内耗、能抗压、乖乖听劝”的防骗理念;开发“反诈钥匙扣”“安全盲盒”等文创产品,通过“扫码答题解锁礼包”将反诈知识融入日常,使宣传打开率从23%跃升至89%。
针对校园治理深层需求,联合学院保卫处组建“2+2+N”巡防队伍,配备2名民警辅警、2名保安员,邀请N名老师、校学生会成员、校志愿者加入,根据各学院教学楼、宿舍楼区域分布,动态调整巡查路线和时间段,并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校园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6.6%,盗窃案件降幅达50%,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
此外,“董董校园”工作室将“家庭警察”服务延伸至校园,注册“董董警官”企业微信号,24小时在线解答法律问题、调解宿舍矛盾、处理兼职纠纷,累计接收咨询150余次,解决求助11件,成为学生手机里的“云端守护者”。
如今,“董懂工作室”的灯光已成为校园里的特殊坐标。这盏灯下,有新警敲击键盘的清脆节奏,也有青年学子探讨平安校园建设的欢声笑语。从“走进学生世界”到“守护成长之路”,“董董校园”工作室正用创新实践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校园篇章——当警务工作融入校园场景,当安全意识成为青春底色,校园里的每一次“懂你”,都在为千万个家庭守护着“稳稳的幸福”。(王雨佳)
来源:人民法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