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剧《人世间》改编于作家梁晓声获茅盾文学奖的115万字巨著,讲述了中国近50年的时代变迁。5月23日至25日,《人世间》百场巡演纪念场在北京天桥剧场开演,梁晓声原著手稿展也将首次公开亮相。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话剧《人世间》改编于作家梁晓声获茅盾文学奖的115万字巨著,讲述了中国近50年的时代变迁。5月23日至25日,《人世间》百场巡演纪念场在北京天桥剧场开演,梁晓声原著手稿展也将首次公开亮相。
梁晓声手稿。话剧主办方供图
梁晓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张小木桌,一把小木椅,桌上是一摞标有“北京语言大学”字样的400字稿纸。小桌放在朝北的阳台上,自己就坐在这里,一笔一画地写着字,完完全全一个爬格子的工匠样子。这份对文字的执着,使故事更显力量与温暖。
来自北京人艺的导演杨佳音打破传统现实主义框架,在话剧《人世间》中引入“多时空对话”结构,通过不同色彩的灯光,使周秉昆与老年周父隔空对白,袒露心声。
话剧《人世间》的“家庭叙事”解构了宏大历史,让每个观众找到自己的坐标,形成了平民史诗的集体共情。60后观众看到那个年代的青春,90后观众读懂今日青年的困境,00后则在周楠的成长中反思原生家庭。郑娟的遭遇、秉昆的牢狱之灾,没有刻意煽情,却因真实而催泪。主创团队以“时空压缩”的手法,将50年历史凝练为180分钟的戏剧展现。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