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连锁超市“华荣”和连锁咖啡店“方几”跨界加入了桂林米粉的市场,让不少市民感叹桂林平价米粉圈的“卷”再上一个台阶。华荣门店卖米粉锅烧无限加、送餐巾纸和茶叶蛋;方几(翠竹路北巷店)卖米粉送2个卤蛋或咖啡券、卤肉饭券。那么,这两家连锁店为何跨界卖米粉?记者就此
最近,连锁超市“华荣”和连锁咖啡店“方几”跨界加入了桂林米粉的市场,让不少市民感叹桂林平价米粉圈的“卷”再上一个台阶。华荣门店卖米粉锅烧无限加、送餐巾纸和茶叶蛋;方几(翠竹路北巷店)卖米粉送2个卤蛋或咖啡券、卤肉饭券。那么,这两家连锁店为何跨界卖米粉?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连锁超市和连锁咖啡店卖米粉
22日上午,记者在咖啡连锁品牌“方几”位于翠竹路北巷的一家店里看到,门口支起了一个两平米见方的小摊位。摊位上,冒米粉的桶里烧着开水,冒着白乎乎的热气。旁边的菜板上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锅烧、卤牛肉和卤猪肉。有市民走近摊位,店员会主动热情地询问对方吃几两。
这家店的米粉价位和一般米粉店不同,一两、二两、三两都是5元钱一碗,只卖卤菜粉,没有其他品种。在店铺显眼的位置贴着促销广告——“吃米粉送卤蛋2个、卤肉饭赠券一张或咖啡券一张,以上优惠三选一。”
记者在这里吃了一碗卤菜粉,米粉肉的分量不算少,锅烧入口酥脆、牛肉咸香,卤水香味到位。不过,配料不如传统米粉店摆满一桌十几种来得丰富,只有简单的酸豆角、酸笋、葱花、香菜、辣椒等几种。
本地老牌连锁超市华荣也推出了自己的“米粉摊”。在三皇路店,顾客买卤菜粉,店家送一包餐巾纸和一个茶叶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不浪费的前提下,吃米粉还可以免费不限次数续加锅烧。
22日下午,记者又来到七星区毅峰路的华荣·遇见幸福米粉门店,这是华荣品牌专门做快餐的门店,店内有桌椅供顾客现场就餐。虽然已是下午3点,依然有客人陆续进店,还有不少外卖订单正在打包准备送出。店员动作熟练,操作间飘出热腾腾的卤水香气。这里的米粉一两、二两价格都是5元,三两则是5.3元,也配有“三选一优惠”。
在芦笛路等地的华荣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尚未开始售卖米粉,但已经计划跟进。
商家称拓展市场达到预期
连锁超市推出看似跨界的热食产品有迹可循。记者注意到,华荣等连锁超市此前已推出过咖啡、卤肉饭和比萨等“热食”。
华荣三皇路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从5月开始,店内每天可售出大约400碗米粉,不过米粉只是众多消费中的一种。记者在现场看到,点比萨和卤肉饭的人也不少。
华荣业务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决定卖米粉是为了拓展业务。“米粉入门比较简单,桂林人吃米粉比较多。目前华荣的米粉售卖已经达到了预期。”
相较于连锁超市,咖啡店卖米粉在市内还是“头一遭”。
记者了解到,方几的众多连锁店中,目前只有翠竹路北巷这家店在卖米粉。“这是我们的一次探索。”该店负责人岳先生说,他们已经卖了一个多星期的米粉,目的是引流。
岳先生说,他习惯早上先吃碗米粉,再到店里煮一杯咖啡。这也给他带来了启发——早上没那么多人点咖啡,为什么不坐在店里吃米粉呢?于是,他有了在咖啡店门口摆摊卖米粉的想法。他希望加入促销活动,可以带动这条街人流,同时看看是否可以把“咖啡”和“米粉”放在一个场景里,让咖啡就像豆浆一样,在消费者吃完米粉后顺手买一杯,从而带动销量。
方几咖啡翠竹路北巷店每天可以卖掉200多碗米粉,有尝试新鲜的客人,也有回头客。至于活动持续到什么时候,岳先生说要再看看市场的反馈再做决定。
和传统米粉店会否形成竞争?
连锁超市和咖啡店开卖米粉不到一个月,一些传统米粉店认为尚未形成竞争关系。
李先生在方几咖啡翠竹路北巷店附近经营一家米粉店。他这家米粉店已经开了六七年,顾客主要是住在附近的街坊和邻居。
李先生认为,咖啡店售卖米粉和卤肉饭对自己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来我这里的是老街坊居多。就算咖啡店不卖米粉,也会有其他人开店做餐饮,结果都是一样的。”
李先生说,以一碗二两米粉为例,一碗的净利润在1块钱左右,如果客人都要牛肉,可能就只有七八毛钱了。他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华荣和方几的经营模式几乎没有什利润,“他们这应该是搞活动吸引人流”。
在华荣门店附近经营米粉店的董先生告诉记者,他卖了十多年米粉,客人多是附近熟悉的居民。“他们刚开始卖米粉的时候,确实让人有点意外,但现在看来,更多人是去图个新鲜,对我们这些老店的生意影响其实不大。”董先生说。
不过,董先生也说,眼下米粉行业各种促销层出不穷,“以前很少见到有人一碗粉送2个卤蛋,他们确实挺舍得下成本的。”
对于“华荣”“方几”这样非传统米粉品牌跨界入局,有些米粉店老板也表示出担忧。他们担心这种连锁超市、咖啡店的低价米粉会引导顾客对价格产生惯性预期,导致传统米粉店利润被进一步压缩。“我们小店没办法跟他们比量比规模,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难做。”在华容附近开米粉店的刘女士说。
是低成本引流,也是资源整合尝试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贤成毅指出,连锁便利店或咖啡馆跨界售卖桂林米粉,是一种典型的低成本“引流式”市场行为。品牌方依托现有的门店资源和人力配置,无需新增大笔投入,即可在原有运营体系下拓展快消类餐饮服务,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可持续性。“这其实是一种资源整合的灵活尝试,成本可控、效果可期。”贤成毅说。
贤成毅进一步分析指出,华荣超市、方几咖啡等品牌所售米粉的目标客群主要是年轻人、上班族以及周边居民等高频消费群体,这些人群讲求效率、注重性价比,也更容易接受新鲜、有趣的消费场景。米粉作为桂林本地的高频刚需产品,因其标准化程度高、操作简便、适合外卖和快餐化,从而成为理想的跨界切入口。
“平民化、性价比高,是当下消费主流趋势。5元钱一碗米粉,再送卤蛋或优惠券,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这样的组合具备很强的吸引力。”贤成毅表示,这类跨界产品的设定,有助于门店引流、提高曝光率,同时也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亲近感与粘性。从品牌传播角度看,这类餐饮行为能够赋予超市和咖啡店“接地气”“懂生活”的形象标签,形成差异化定位。
不过,贤成毅也指出,这种跨界模式存在一定短板,比如就餐环境相对简陋,缺乏专业化管理,一些餐品可能为代工生产,个性化和风味差异有限,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
对于这种跨界餐饮趋势的未来走向,贤成毅认为,目前更多品牌是短期市场试水,通过轻量化运营试探消费者接受度和复购意愿。如果市场反响积极,不排除这类跨界行为被纳入长期战略,甚至可能催生新一代品牌化、连锁化的桂林米粉经营模式。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刘净伶 李贝)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桂林日报社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