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垃圾可变宝 分类更环保”“做好垃圾分类,助力‘无废’全运会”……5月22日,惠州市港惠新天地人头攒动,孩子们手持垃圾分类标语牌拍照,市民纷纷驻足拍照打卡。
“垃圾可变宝 分类更环保”“做好垃圾分类,助力‘无废’全运会”……5月22日,惠州市港惠新天地人头攒动,孩子们手持垃圾分类标语牌拍照,市民纷纷驻足拍照打卡。
随着活动举行,“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惠州市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暨“分类伴我行 志愿‘惠’更行”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7个县区同步拉开帷幕,20余场活动将延续至5月28日,构建起“市区联动、全民参与”的绿色盛事。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通过创意市集、科普展演、沉浸式互动游戏等多元形式,推动垃圾分类从“新风尚‘向’新日常”转变。
惠州已连续三年举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线下活动,积极响应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部署,持续深耕垃圾分类主题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解码为可感知的绿色生活场景,让“低碳新时尚”刻入城市基因。
趣味游戏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加。
志愿者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县(区)两级联动机制,构建“制度为纲、链条健全、宣传筑基、执法护航”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形成“前端精准分类、中端规范收运、末端科学处置、全民深度参与”的全周期治理体系。
在这场革命中,志愿者们成为不可或缺的先锋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引领着低碳生活的新时尚。活动当天,在惠城区港惠新天地广场上,志愿者欧阳建芳走进商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商铺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标准以及正确的分类方法。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种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区分要点,商铺工作人员认真聆听,不时提出疑问,志愿者都一一耐心解答。
陈江风华丽都小区的分类宣传活动,
正是有着他们的坚持,垃圾分类正在从宣传栏里的标语化作浸润日常的文明新风。欧阳建芳告诉记者:“现在连小学生都抢着当垃圾分类督导员,这就是文明传承的力量!”
惠州市建立了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伍,并组建学生志愿社团,他们通过宣传、引导、监督等多种方式,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游戏寓教于乐学分类
5月22日,“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惠州市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暨“分类伴我行 志愿‘惠’更行”志愿服务活动分别在大亚湾区,仲恺高新区及惠城区举行,活动深入海韵广场、陈江风华丽都小区、港惠新天地等社区与商圈,通过趣味游戏活动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扎根基层,引领全民共建绿色低碳新时尚。
“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中!”在宣传活动的分类投壶区,合地小学小学生周缘将贴有“过期药品”标签的箭矢精准投入红色壶口,赢得现场一片掌声。不远处,10平方米巨幅垃圾分类飞行棋棋盘铺满地面,市民石女士一家人齐心协力通过掷骰子闯关答题。“宠物粪便该放进其他垃圾桶!”市民杨先生带着女儿连闯四关,孩子们举着赢得的绿植盲盒欢呼雀跃。
惠州垃圾分类志愿者向市民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随着夜幕降临,首日活动在市民意犹未尽的参与中暂告段落。二十八小学生王梦瑶告诉记者:“现在我不仅自己分得清,还能给家人当垃圾分类老师!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真正让垃圾分类理念入脑入心。”
当天,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联合县区执法局开展商户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以精准督导助推分类新常态。
本次活动是在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由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惠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惠州市商务局、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共同主办,各县(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承办。
文图:惠报全媒体记者谭琳
本文来自【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