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牛区图书馆作为本次古琴艺术周的活动场馆之一,携手三大古琴团队,于5月28日-30日连续三晚推出古琴专场演出。以琴音为媒,邀您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音乐对话,感受非遗古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创新魅力。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2025年5月底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其配套活动“成都国际古琴艺术周”也将同期展开。
金牛区图书馆作为本次古琴艺术周的活动场馆之一,携手三大古琴团队,于5月28日-30日连续三晚推出古琴专场演出。以琴音为媒,邀您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音乐对话,感受非遗古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创新魅力。
活动背景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于2007年首次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是文化交流互鉴的国际性盛会。本届“非遗节”主题为“增进交流互鉴 激发传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
成都国际古琴艺术周是“非遗节”的核心配套活动之一,创办于1990年,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是古琴艺术界广泛认可并积极参与的重要节会。本届古琴艺术周围绕非遗古琴艺术的“活态传承”实践、国际古琴文化交流的桥梁、古琴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融合探索、公众参与与古琴文化认同的深化、区域古琴文化品牌塑造与产业赋能等方面展开。
第一场:5月28日
演出团队:江苏镇江梦溪琴社演出团
演出时间:2025年5月28日19:00
演出地点:金牛区图书馆6楼学术报告厅
报名方式:扫码报名
演出曲目及人员
主持人:马苏
琴歌吟唱《关山月》
古琴:魏燕 箫:柯健
演唱:徐嘉 朗诵:马苏
独奏《平沙落雁》
古琴:刘善教
古琴二重奏《故园无此声》
古琴:李雅轩 姚茜云
独奏《玉楼春晓》
古琴:刘怡
独奏《秋夜长》
古琴:滕旌均
古琴合奏《归去来辞》
古琴:柯健 马苏 管晓云
独奏《搔首问天》
古琴:陆素琴
独奏《大胡笳》
古琴:沈学强
古琴合奏《阳关三叠》
古琴:孙君仪 杨鑫桐
独奏《秋鸿》
古琴:王光磊
独奏 《樵歌》
古琴:何旭峰
琴箫合奏《挟仙游》
古琴:魏燕 吴眉 张丽萍
箫:柯健
团队介绍 滑动阅览
镇江梦溪琴社由近代梅庵派琴家、上海音乐学院古琴教师刘景韶先生及南京艺术学院程午嘉教授于1986年发起成立,是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遗项目所递交的申报书中所列举的八个琴社之一,现为文化部公布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梅庵琴派”的责任保护单位。现任社长刘善教系申报书中古琴项目保护专家组十名成员之一,是古琴艺术(梅庵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镇江梦溪琴社演出团队由琴社师生组成,有多名非遗传承人及专业院校毕业生。曾应邀在北京、武汉、成都、杭州、银川、日照、福州、无锡、苏州、南通、盐城、南京等地演出,并出访日本、马来西亚及港澳台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团队演出以梅庵派曲目为主,兼顾其他流派的经典曲目及创新曲目。
第二场:5月29日
演出团队:新疆联合古琴演出团
演出时间:2025年5月29日19:00
报名方式:扫码报名
演出曲目及人员
《梅花三弄》演奏:翟忻来
《乌夜啼》演奏: 王淅钥
《挟仙游》演奏:孙玉昊
《高山》演奏: 刘洋
《流水》演奏: 景俊峰
《广陵散》演奏:朴雪玲
《龙翔操》演奏:苗壮
《醉渔唱晚》演奏:余耒
《潇湘水云》演奏:鲜亮
《平沙落雁》演奏:李仪丞飞
《秋鸿》演奏:罗弘
《无羁》演奏: 鲜亮
团队介绍 滑动阅览
新疆联合古琴演出团是一支由新疆各地州与生产建设兵团古琴爱好者发起,并联合江苏、重庆、河南、浙江琴友共同组成的文化团队。这支多元溢彩的演出队伍,既有来自天山南北的琴人,也有长江畔、中原大地的知音,他们因古琴结缘,用七弦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团队中既有钻研古琴十多年的资深琴家,也有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传承者。他们带着各地古琴流派的特色——广陵派的潇洒、九疑派的稳健、梅庵派的奔放、蜀派的安逸、虞山吴派的激荡,他们将同台献艺,为大家带来异彩纷呈的视听享受。演出曲目中既有耳熟能详的《潇湘水云》《梅花三弄》等经典曲目,也有《无羁》等现代流行曲。
现场特别设置了轻松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在互动时间上台体验古琴基础指法,并有非遗保护知识有奖问答,互动多多,奖品多多。
无论您是否了解古琴,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当西域的辽阔遇见江南的婉约,当中原的古朴交织巴渝的豪迈,这场跨越万里的琴声对话,正等待您的加入。让我们放下忙碌,在悠悠琴韵中,感受传统文化滋养人心灵的力量。
第三场:5月30日
演出团队:摩诘琴院演出团
演出时间:2025年5月30日19:30
报名方式:扫码报名
演出曲目及人员
《关山月》
演奏者:罗云 魏鸣谦 岳雨诺
姜恩雅 周熙程 罗子涵
《春风》
演奏者:龚兴宇 罗心瑜 杨子瑞
《欸乃》演奏者:罗云
《孤馆遇神》演奏者:孙锦鹏
《秋水 》
演奏者:吕博文 王红 牟永强
周宇 杨维 梁羽
《洞庭秋思》演奏者:董兆威
《梅园吟》演奏者:邓丽珠
道乐改编《南清宫》
演奏者:邓丽珠 龚兴宇 张尚飞
倪丹 曲晓泉
团队介绍 滑动阅览
摩诘琴院由琴人邓丽珠、宋文庭主理。“摩诘”之名取自梵语“维摩诘”之省,及诗佛王维之字,为表求琴道中正清静之意。
琴院致力于传统古琴的教学与传播。集蜀派古琴曾成伟、俞伯荪两大脉系之长,续百年之传承,融合专业教育与古琴文人传统。培养了一大批古琴爱好者,在“弘琴杯”“白玉兰国乐竞演大赛”、新加坡“南风杯”等古琴赛事中屡获佳绩。琴院传脉于川内各地外,亦布于日本、美国、山西、山东、云南等处传琴,有力地推动了古琴艺术在国内外开枝散叶。
琴院成功举办了“泠泠七弦上”“丝桐清韵”“剑南琴韵”“琴作舟楫”等多场古琴专场音乐会,多次为国内诸多学校、社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举办古琴讲座、雅集。数次参与录制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等古琴节目。以承琴以道、课业精诚为训。
来源:掌上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