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3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永靖县成功获得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份熠熠生辉的荣誉!这座依山傍水的滨河美丽小城,多年来始终怀揣着对文明的追求,一路拼搏奋进,一路砥砺深耕,终于在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舞台上,绽放出令人瞩目的璀璨光芒。
5月23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永靖县成功获得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份熠熠生辉的荣誉!这座依山傍水的滨河美丽小城,多年来始终怀揣着对文明的追求,一路拼搏奋进,一路砥砺深耕,终于在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舞台上,绽放出令人瞩目的璀璨光芒。
自创建以来,永靖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那么,永靖县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的密码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其实,它就藏在党建引领的坚定信念里,藏在基础设施建设的真抓实干中,藏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点滴细节处,藏在服务民生的初心使命间,更藏在每一位永靖市民踊跃参与的热情里。
党建领航,点亮文明“指明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永靖县深知这一点,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创城全程。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育了理论宣讲“四进”“枣园讲堂”“田园课堂”“农家课堂”“小板凳讲堂”等特色理论宣讲活动,激励和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勇毅前行,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永靖,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永靖实践新篇章。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各类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梦”教育。“强国复兴有我”“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一场接着一场,累计举办300余场次,把全县人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创城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这就好比在城市文明建设的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方向,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基建升级,打造宜居“新家园”
城市要发展,基础要跟上。永靖县自筹14亿元,实施环城南路、太极北路、新老城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不断优化县城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品质。同时,投资7022万元完成2897户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永靖县中医院、医疗紧急救援中心、妇幼保健院异地迁建项目先后建成投用,县、乡、村三级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为居民健康筑牢防线让老百姓在城市文明建设中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不仅如此,永靖县立足文旅赋能发展定位和城景融合总体布局,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着力打造以城为景、城景融合的公园城市,建成生态、水景、如意、郁金香等各具特色的四大公园,配套7个“口袋公园”,通过多元增绿、见缝插绿和精准建绿,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97平方米。走在永靖街头,处处绿意盎然,仿佛置身花园之中。在智慧化建设上,城区智慧停车场、智慧路灯等项目相继落地,其中智慧停车场改造39处公共停车场,规划4491个智慧停车位,停车难题迎刃而解,城市变得更加智能便捷,居民的生活品质大大提升。
精细管理,雕琢城市“高颜值”
基础设施好了,城市管理也不能松懈。永靖县在城市管理上精益求精,下足“绣花功夫”。在城区重点路口增设96组人行红绿灯、40套电子警察,及时更新道牙、井盖、路灯等公用设施,拆除改造63处弱电、网线“蜘蛛网”和431个线杆,维修改造180处破损塌陷路面及人行道。经过一番精心“雕琢”,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颜值直线上升。
城市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永靖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城市文明建设与改善民生紧密相连。积极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组织广大志愿者开展980余场“烟头不落地·永靖更美丽”等专题活动,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同时,探索实施“城管+商户”共建共管模式,落实门前“五包七禁三审批一公开”责任制,清理城市“牛皮癣”3600余处、整治超门店经营商户4665户,让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服务惠民,传递城市“烟火情”
在提升城市“硬件”的同时,永靖县也不忘强化“软件”建设。县上投资60余万元升级改造刘家峡汽车站,完善母婴室、司机之家等便民设施,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出行环境。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查处5545起交通违法行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有效规范了道路交通秩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开展“干部进小区、为民解难事”专项行动,划分5个片区、75个网格,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提升活动,集中摸排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354个。一系列惠民举措,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创城带来的温暖与便利,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在环境卫生整治上,深入推进“垃圾革命”和“厕所革命”。认真开展“烟头换鸡蛋”文明实践活动,通过物质奖励激发市民参与环保、维护城市整洁的积极性,让原本被随意丢弃的烟头有了“归宿”,真正实现了以小行动带动大文明。修建6个垃圾压缩转运站,配备3082名乡村保洁员,实现生活垃圾规范处理;建成38座城区公共卫生间,在17个乡镇配备39座标准化无障碍旅游厕所,完成农村改厕3900座。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状况,让城市乡村更加干净整洁。
榜样引领,弘扬文明“新风尚”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永靖县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持续深化“德润永靖”道德实践活动。大力选树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累计评选出道德模范147人、最美人物103人、新时代好少年265人、文明家庭108户,其中1人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这些身边的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的内涵。
为了让榜样的力量广泛传播,永靖县通过设置“道德一条街”、利用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让先进典型事迹家喻户晓。全县3.3万名志愿者深受感染,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六大文明行动”,打造“奉献之城”。同时,推动移风易俗,建立健全“四会”组织,完善村规民约,治理陈规陋习,弘扬文明乡风。扎实开展平安永靖行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让居民生活更有安全感,社会文明风尚更加浓厚。
全民动员,奏响城市文明建设“大合唱”
城市文明建设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全民参与的盛会。永靖县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编制印发《永靖县市民文明手册》,制作发放10万余份创城宣传品。利用各类阵地展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设置大型景观小品280组,更换道旗、路牌5800余面(块),让城市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导向,举办560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42场送文化下乡活动和800场农村电影放映,推广“全民阅读推广城市”品牌,举办160余场阅读主题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城市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激发了大家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奏响了一曲气势磅礴的城市文明建设“大合唱”。
如今,永靖县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这是对过去努力的最好回报,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未来,永靖县将继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行,让文明之花永远绽放在这片土地上。
记者:焦春辉 司旭华
编辑:唐致艳
责任编辑:褚宗仁
审核:甘荣凤 司旭华 王安杰
来源:永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