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剿灭ISIS?特朗普再秀“战神神话”,五角大楼遭内涵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17:04 2

摘要:2025年5月16日,唐纳德·特朗普在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向驻军演讲,再次释放出一场典型的“特朗普式高能叙事”,从空军一号黑灯起飞到前线秘密抵达,从“电视将军”的失败主义到他本人亲点“真将军”三周歼灭ISIS。现场军人掌声雷动,媒体话题再起,而更广泛的世界却在

文︱陆弃

2025年5月16日,唐纳德·特朗普在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向驻军演讲,再次释放出一场典型的“特朗普式高能叙事”,从空军一号黑灯起飞到前线秘密抵达,从“电视将军”的失败主义到他本人亲点“真将军”三周歼灭ISIS。现场军人掌声雷动,媒体话题再起,而更广泛的世界却在这场演讲背后听出更多层次的问题:一场战争真的可以在“三周”内结束?特朗普描绘的“军事奇迹”,是事实复现,还是政治神话?

演讲最吸睛的一幕,是他再次讲述了2019年“摧毁ISIS哈里发国”的行动。他称,时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拉津·凯恩上将提出“只需三周”即可完成剿灭任务,而他本人在质疑五角大楼冗长“作战周期”的情况下选择“放权”凯恩将军指挥。最终,行动告捷,凯恩兑现承诺。特朗普以此为据,强调“打赢战争靠真正的将军,而不是坐在电视台讲空话的官僚”。

从传播角度看,这是特朗普式军事叙事的典范:个人决断、快速推进、质疑既定体系、赞赏行动英雄。但如果把这段故事还原到现实战略与反恐实践中,问题便逐一浮出水面。

首先,ISIS作为极端组织确实在2019年前后失去了其在叙利亚、伊拉克大片土地上的控制力,其所谓的“哈里发国”宣告瓦解,这是美军联合库尔德武装、伊拉克政府军以及多个地区军事力量共同推进的结果,而非特朗普单方面授权“闪电战”所致。2014年起,美国就在奥巴马政府主导下实施“固守与瓦解”(D-ISIS)战略,以空袭、特战突袭、地面盟军配合等方式逐步削弱ISIS力量,其实际过程远比“三周终结”复杂得多。

其次,即使是在特朗普政府主导下的行动,也延续了多个阶段推进策略。2017年至2019年,美军在叙利亚代尔祖尔、拉卡等地的行动持续数月,战斗残酷,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包括库尔德武装平民区受损严重,联合国人权机构对此也提出批评。因此,“三周搞定ISIS”更多像是特朗普“战略压缩化”的宣传语言,而非真实军事时间表。

特朗普此次演讲并未着重于对敌态势的客观描述,而是再次将五角大楼描绘为“官僚主义和失败主义”的代名词。他讽刺称“二战只有187名将军,如今却有425名却无仗可打”,并批评“电视上露脸的将军们不知战争为何物”。此类言论虽然对特定支持群体极具煽动力,但无疑对美军高层构成间接施压,在“效忠与实战”之间,特朗普一再释放“军事决策必须听命于总统强势意志”的信号。

而这类叙事逻辑,也正是他政治动员机制的一环。在这场讲话中,特朗普反复将自己定位为“唯一敢打破常规”“唯一看穿五角大楼失败剧本”的总统,借由回溯ISIS清剿战,重申他在中东“不拖泥带水”的强硬路线。更进一步,他还把批判扩展到拜登政府的阿富汗撤军与俄乌冲突。他明确指出,“若我还在任,总不会发生这种耻辱”,“连个机场都留不下”。

特朗普此番话语所对标的,不只是中东战略成败,而是整套“总统-军队-国家安全机构”之间的权力结构。他意在强调,白宫应握有绝对主导权,而非听命于穿军装的顾问团。他称“我要求去前线,我亲眼要看ISIS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正是通过这种“亲征”叙述,为其“总统即主帅”逻辑添砖加瓦。

但问题在于,这种极度个人化的军事叙事结构虽然在竞选年极具号召力,却极易遮蔽战争真实的复杂性。在他口中,ISIS是“拿砍刀的人”,美军拥有“激光战机”,这场对决按理不应花费数年。然而真实的作战中,从敌情辨识、空中打击、地面推进、情报协调,到清缴、治理、去极端化,每一个环节都非速成之功。从这种意义上说,特朗普虽然掌握了叙述的胜利,却也可能为误导战略认知埋下伏笔。

此次特朗普演讲还首次披露他曾亲自飞抵伊拉克,夜间秘密行程、全程熄灯遮光、身临前线感受战地压力,皆被他打造成一种“总统体感下的战争决策”典范。他说“拜登来了得躺五天”,他则“休息够了就立刻行动”。这类表述既是对拜登体能与风格的直接打击,也暗示着一种“强人总统制”的政治偏好,战争不只是将军的事,更是由强势领袖主导的计划。

在特朗普重新启动连任竞选的大背景下,此类讲话的重要性不容低估。面对国内“深州体系”的质疑与外交战略的挑战,他重申2019年剿灭ISIS的“奇迹”战役,无疑意在重塑自己“唯一胜任国家安全事务”的候选人形象。

但也必须指出,在地缘政治重构加剧、非国家行为体持续演变的今日,“三周灭ISIS”的故事越是被强调,就越显得现实更复杂、更难用单一判断解决。特朗普塑造的“快速清剿、果断出击、直斥高层”的战争叙事,对外展示的是一种力量意志,但对内则更可能再次引发“军政关系失衡”“战场复杂度误判”的制度性风险。

军事神话是政治工具,但真实的战场从来不信口号。在乌代德基地讲台上的特朗普,依旧是那个能驾驭场面、调动情绪、塑造强人形象的传播高手,但历史终将检验的,不是演讲稿的掌声,而是战略决策的结果。所谓“三周胜利”,或许正是对现实复杂性的最大简化。面对持续进化的恐怖主义网络,任何“战神叙述”若无制度配套与多边协作,终究难以摆脱历史的重复。特朗普的“胜利故事”讲得再响,留下的仍可能是一地烂摊子。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