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因是75岁董事长赤膊上镜秀肌肉,为公司销售的抗衰胶囊代言,1499元/60粒。
最近,有一家医药上市公司在舆论区爆火了,
起因是75岁董事长赤膊上镜秀肌肉,为公司销售的抗衰胶囊代言,1499元/60粒。
这家公司叫做科伦药业,号称中国医药界的输液大王!
今天我们来扒一扒这家公司是什么来头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翻开公司的业绩报表,着实吓了一跳,又是一家闷声发大财的公司!
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的利润连续爆发式增长了4年
2021年营业收入172.8亿,净利润11.03亿,同比增长32.94%
2022年营业收入190.4亿,净利润17.05亿,同比增长54.67%
2023年营业收入214.5亿,净利润24.56亿,同比增长44.03%
2024年营业收入218.1亿,净利润29.36,同比增长19.53%
过去的几年,它到底做了什么,让它取得如此高的利润回报呢?
首先是它的核心产品大输液
科伦药业在业界被称为“输液大王”,拥有基础输液、治疗型输液的96个品种219种规格的大输液产品。
其中有25个品种的大输液产品和67个品种的非大输液产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公司已成为中国输液行业中品种最为齐全、包装形式最为完备的医药制造企业之一,覆盖了各大医药的需求,规模优势带来了效益优势。
其二,在原料药和中间体方面
公司依托子公司川宁生物,构建“中间体-原料药-制剂”抗生素全链条,拓展合成生物学技术,产品布局有抗生素中间体,
去年获批44项新制剂、23项新原料药上市,而且有5款产品纳入国家医保,包括两款粉液双室袋,直接填补国内空白。
这些产品近几年营业收入也是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毛利率逐步提高,量价齐升。
其三,在创新药方面
公司申报的比拉斯丁口服液,临床上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的对症治疗,已经请上市获受理,正式踏入了这个百亿新市场。
另外公司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单抗体获批,用于治疗特定肺癌患者,是全球首个肺癌适应症的药物。
还有公司的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仿制药应用于完全胃肠外营养疗法中,作为磷的补充剂,也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
这些创新药取得的突破,让公司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大,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高,未来对于产品更加拥有定价权,进一步提升毛利率。
其四,强大的终端销售网络
科伦药业销售渠道覆盖包括四个直辖市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区,与2150家二级以上医院长期保持稳定的业务关系,并与各级经销商共同维护25000家二级以下的医疗终端机构,
这些强大的终端网络确保各种产品一上市就能直到客户群体,即产即销模式显著。
不过今年一季度,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
公司解析称是因为大输液和仿制药领域最近持续打价格战,而且部分原材料及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了短期收入和利润的下滑。
那公司未来又拿什么去保证后期还能获得如此高的增长速度呢?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这一幕,管理层其实早有规划,
第一个增长点:瞄准老年人大健康市场,
中国的抗衰老市场超过5000亿人民币,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并且站稳脚跟,足以解决公司未来好多年的发展路径,
这一次高调推出的抗衰老胶囊,主要原料就是麦角硫。
但是麦角硫因长期被德国赢创、日本丘比等企业以 “天然提取 + 专利壁垒” 垄断,在中国的终端产品溢价超10倍,中国企业原料进口成本占终端产品40%以上。
所以未来科伦的这款扛衰老产品如果能填补这个空白,增长空间无可限量。
第二个增长点:公司目前还有20款在研药物中,10款进入临床,预计2025年以后陆续会有多款新药上市,确保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打开。
新产品芦康沙妥珠单抗在2024年底获批上市,2025年预计销售收入能达到8-10亿元。
第三个增长点:与默沙东合作的ADC药物也进入全球多个中心进行临床试验,未来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公司新产品不断获得突破,为其在后期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以后的业绩增长注入了新活力。
科伦药业目前正从传统输液龙头向“合成生物+创新药”的多重引擎转型,作为曾经的医药双雄,正在重振自己的医药雄风,前途依然期待!
感谢你读到最后。
来源:财经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