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卒中诊疗共识发布:10大临床问题解析,神经科医生必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7:35 2

摘要:轻型卒中是临床症状轻微、仅呈现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的卒中,通常指缺血性卒中。经临床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功能预后欠佳,并且1年内卒中复发率较高。为规范临床轻型卒中诊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编写《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

轻型卒中是临床症状轻微、仅呈现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的卒中,通常指缺血性卒中。经临床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功能预后欠佳,并且1年内卒中复发率较高。为规范临床轻型卒中诊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编写《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于2025年5月发布,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共识中提到的十大重要临床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定义轻型卒中、致残性轻型卒中和非致残性轻型卒中?

表1 轻型卒中分类及定义

致残性轻型卒中急性期是否应进行静脉溶栓?

1.发病4.5 h内的急性致残性轻型卒中,推荐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2.发病4.5 h以上的急性致残性轻型卒中,在多模式影像学指导下可以考虑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但需要进一步明确其获益。

非致残性轻型卒中急性期静脉溶栓及抗栓方案如何选择?

1.发病4.5 h内的非致残性轻型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可能会改善临床结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不劣于静脉溶栓,应根据患者的获益/风险比,选择静脉溶栓或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2.发病4.5 h内合并颅内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非致残性轻型卒中患者,可能从静脉溶栓治疗中获益,但仍需高质量的研究证据。

大血管闭塞(LVO)所致的急性轻型卒中患者,是否应该接受血管内治疗?

1.发病24 h内的LVO所致急性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患者,不建议进行积极的血管内治疗。

2.发病24 h内的LVO所致急性致残性轻型卒中患者,若合并颈内动脉或近端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进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合理的。

3.LVO所致的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若选择标准药物治疗后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可以考虑进行补救性血管内治疗。

轻型卒中是否可以在静脉溶栓后24 h内启动抗血小板治疗?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轻型缺血性卒中在静脉溶栓后24 h内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需进一步探究该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可能是安全的。

超过24 h的急性非心源性轻型卒中,是否可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1.病因考虑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在发病72 h内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能获益,但会增加出血风险。

2.其他病因的患者发病24 h以上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证据不足。

目前有哪些量表可预测轻型卒中早期进展及预后不良?

1.NIHSS评分:单独使用该评分预测轻型卒中的预后,可能存在忽视后循环卒中和低估认知等损害的风险。

2.ENDi评分:适用于伴颅内LVO的轻型卒中,评估卒中的早期进展。

3.ESRS或SPI评分:评估轻型卒中1年及以上再发卒中风险。

4.ABCD2或ABCD3-Ⅰ评分:评估轻型卒中3个月内再发卒中风险。

轻型卒中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后,应该进行哪些影像学评估?

表2 影像学评估总结

应该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轻型卒中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

1.危险因素

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大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外大动脉闭塞、分水岭梗死、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等。对合并危险因素的轻型卒中患者,应积极给予对应治疗。

2.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轻型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后,推荐发病48 h内使用阿加曲班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发病72 h内,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序贯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伴有心房颤动的轻型卒中患者何时启动抗凝治疗?

1.梗死灶直径<1.5 cm,推荐发病48 h内选择新型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

2.梗死灶直径>1.5 cm,可以考虑在发病3~5 d内选择新型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

来源:神经时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