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金品卿·王少维浅绛三绝领衔,再现晚清民国文人瓷风华——北京文人瓷2025春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18:01 2

摘要:北京文人瓷2025春季拍卖会“浅墨吟香——近现代文人瓷专场”将于5月25日9:30举槌,呈现300件横跨晚清至当代的文人瓷精品及书画佳作。汇聚程门、金品卿、王少维“浅绛三杰”代表力作,展现了文人瓷绘从传统工艺向艺术创作的蜕变历程。

北京文人瓷2025春季拍卖会“浅墨吟香——近现代文人瓷专场”将于5月25日9:30举槌,呈现300件横跨晚清至当代的文人瓷精品及书画佳作。汇聚程门、金品卿、王少维“浅绛三杰”代表力作,展现了文人瓷绘从传统工艺向艺术创作的蜕变历程。

程门被誉为浅绛彩开山鼻祖,其山水瓷板以黄公望笔意融汇宋元气象;金品卿墨梅清雅疏朗,承袭华嵒一派风骨;王少维人物画形神兼备,尤以仕女题材独树一帜,三人作品曾以“御厂两支笔”“浅绛三大家”之誉屡创拍卖佳绩,再现文人瓷“以瓷为纸”的独特意趣。这些跨越世纪的珍品,既承载着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又见证了近代瓷艺的革新脉络。5月25日,期待藏友的莅临,共同感受文人瓷的独特魅力。拍卖时间

2025-05-25 09:30

拍卖地点

绍兴世贸皇冠假日酒店三楼皇冠B厅

拍卖方式

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拍卖专场

快乐收藏 轻松入行

域鉴致力于全球艺术与文化的融合和传播、打造多元化的艺术品社区,为艺术从业者、收藏家和爱好者构建更专业、更高效、多品类、有品质保证的综合性线上拍卖交易平台。让买家足不出户、一键直达心仪的拍品,轻松同步参与优选拍卖会。

LOT 8088清光绪 金品卿 花鸟瓷板
屏:52x54cm板:21x32cm
题识:壬午(1882)春日,品卿金诰写意。
印章:品卿
金品卿所制花鸟瓷板,整体规格为52x54cm,瓷板尺寸为21x32cm 。瓷板之上,题识清晰可见:“壬午(1882)春日,品卿金诰写意。”并钤有“品卿”印章,此作画面构图精妙,翠叶与藤蔓相互缠绕,其间蓝花悄然绽放,宛如星辰洒落。一只小鸟静栖于枝头,似在聆听自然的私语,又似在享受这片刻的安宁。整幅画面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的蓬勃生机与静谧之美,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细腻入微,翠叶的脉络、蓝花的色泽、小鸟的羽毛,皆栩栩如生。

此花鸟瓷板,是金品卿以其超凡的妙手精心绘制而成。瓷板被置于一个精巧的木框之中,木框雕刻精美,线条流畅,古朴之态尽显。它与瓷板上的花鸟景致相得益彰,在古朴典雅之间,传递出悠远深邃的东方意韵。当人们目光触及此屏,仿佛瞬间踏入了一方清幽的自然天地,于不经意间,邂逅那份灵动与美好,心灵也随之得到了宁静与慰藉,沉浸在这传统艺术所营造的诗意氛围之中。LOT 8221清光绪 金品卿浅绛彩花鸟帽筒高:28.5cm题识:甲申(1884)春月作于新平客次,品卿金诰写。印章:金诰此帽筒工艺考究,古韵盎然。胎体厚重规整,釉色莹润匀净,奠定古朴基调。纹饰刻画细腻入微,双鸟栖枝,羽毛纤柔、色泽温润,依偎之姿似诉幽情;菊花绽放,花瓣卷曲纤细,淡雅色泽间仿若隐透清芳。作者以细腻笔触、淡雅色调,借简洁线条勾勒鸟之灵动、菊之雅致,二者交融间,于瓷面铺陈出宁静文雅的诗意氛围,尽显艺术匠心与工艺价值。帽筒设有镂空开窗,边缘饰以金边,线条流畅精巧,别具匠心。整体风格雅致清新,恰似将一方自然天地浓缩于瓷面之上,古朴中蕴含灵动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传统瓷艺的精妙韵味与深厚魅力。LOT 8013
清光绪 金品卿 浅绛彩花鸟方壶
高:11cm
题识:檀樾未全贫,园栗收几珍。和尚打包裹,不作谀人语。仿华秋岳
写生,品卿金诰画。印章:品
器市尊:器市作宝尊。器云,姓氏也,市则云名耳。中一字未祥,楚有大夫器石。印章:品卿
困翼难巢低露松,暗香浮处托孤踪。风声东阁春来早,月到南枝便为中。庚午(1870)立冬后三日,松岩外史学做。印章:思古;金诰
汉宜子孙铜器:宜子孙,大吉祥。乙公万寿鼎:乙公作万寿鼎,子孙永宝用。LOT 8122
光绪 金品卿 浅绛彩僧帽壶三件套
高:11.5cm 题识:庚午(1870)仲秋仿元人画法,写于昌江紫芝山房,为曼农仁盖子题识:清风高节。松岩外史。印章:诰
兄大人雅玩,小荣氏持赠。品卿金诰学作。印章:品
RMB:50,000-80,000
此花鸟诗文茶壶,是金品卿精湛技艺与卓越艺术创造力的生动见证。茶壶造型简约而不失端庄,线条流畅自然,尽显古朴雅致之韵味。瓷质细腻洁白,宛如凝脂,用彩淡雅,极具文人画意趣。壶身之上,图案栩栩如生。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灵动的鸟儿,两只小鸟栖息于枝头,灵动的眼神刻画入微,遥相呼应,尽显生机与活力;既有工笔之细腻,又兼写意之神韵,将花鸟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壶身还配有长提诗文,书法流畅,具董其昌遗风,或行云流水,或笔力遒劲,与花鸟图案相得益彰,诗、书、画一体,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文人意趣。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画家的情感与心境,也让观者在欣赏之余,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LOT 8153LOT 8133
清光绪 王少维 浅绛彩山水人物琮式瓶高:29.8cm
题识:1.乙亥(1875)初冬奉荫堂二兄大人法家正玩,少维王廷佐画于昌江官
麝。印章:少维
2.漫舟端为秋露好,老树萧疏淡淡山。印章:淡淡春山
3.郊原逢野叟,驴背话桑麻。少维作。印章:少维;白石清泉
4.少维画。印章:王氏;此中有真趣
LOT 8165清光绪 王少维 浅绛彩四条屏一套(共28块)单屏:136.5×39.5cm 王少维,生于1817年,卒于1887年,安徽泾县人,名廷佐,曾有“画饼书生”之谓。他在浅绛彩瓷画领域的创作活跃期,起于同治末年(1872年),迄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 。LOT 8097
清光绪 王少维 浅绛彩九如图官胎瓷板
高:37.5cm 宽:29.5cm
题识:乙酉(1885)长至后三日仿曾布臣画法,写于珠山南麓
之半弓园,为xx仁兄直刺大人清正,王少维呵摹。
印章:吴人LOT 8078清同治 王少维 山水大口径笔筒口径:14cm高:13.8cm题识:春水桃花好荡舟。癸酉(1873)仲冬为眉樵仁兄大人清玩,少维王廷佐作。印章:少维LOT 8286LOT 8149清光绪 程门 山水人物象耳尊高:39cm题识:1.松冈叠翠。黄鹤山樵画法,如篆烟袅袅,予颇得之于垂帘燕坐时也。己卯(1879)仲冬,雪笠程门识。印章:门;松生题识:2.福海图。笠道人程门写。印章:雪笠。松冈叠翠。黄鹤山樵画法,如篆烟袅袅,予颇得之于垂帘燕坐时也。己卯(1879)仲冬,雪笠程门识。此尊通高39厘米,器型端庄大气,两侧象首耳雕刻细腻,垂鼻卷耳间尽显古朴威仪,既承载着祥瑞吉兆,又为器物增添灵动气韵。观此“松冈叠翠”之景,不禁遥想黄鹤山樵王蒙笔意。其山水之妙,在于以繁复皴染勾勒天地苍茫,墨色层层叠加却不失空灵,恰似篆烟升腾时的虚实相生。雪笠程门笔下松针似可拂风,每一道皴纹都暗藏玄机。松涛声中,仿佛能窥见古人临溪洗砚、对月挥毫的身影。而“门”字印章,如一扇幽窗,将观者引入画中山水;“松生”题识,恰似点睛之笔,既点明画中意象,又暗含文人风骨。那松冈之上,或许曾有隐者抚琴,有樵夫踏歌,亦有画家泼墨,千年往事皆化作这一纸青绿。程门先生以燕坐时的澄明心境,将黄鹤山樵的神韵与松冈的灵秀融为一体,成就这一幅跨越时空的山水长卷,令后人得以在墨香中,领略画境深处的幽微与辽阔。一幅《福海图》如诗卷徐徐展开。笠道人程门以笔为舟,墨作涟漪,将胸中丘壑与海上云烟尽数凝于瓷胎之上。但见白瓷素胎间,釉色晕染出一派苍茫气象,赭石、花青与淡墨交织,勾勒出“寿山福海”的磅礴意境——那寿山并非孤峰孑立,而是层峦叠嶂间隐现琼楼玉宇,云雾缭绕处,似有仙鹤振翅,祥云翻涌,暗喻福寿绵延;福海则以青花为浪,釉里红点睛,描绘出断崖峭壁下的惊涛拍岸。 近观海水部分,程门以极细的笔触勾勒浪花纹理,深浅不一的蓝釉层层叠加,营造出海水翻涌、波涛汹涌的动态感。断崖处,他用枯笔皴擦出石壁的嶙峋质感,赭色与青灰交融。画面构图疏密有致,留白处似有海风穿堂而过,与满幅海水形成虚实相生之妙。“雪笠”印章钤于瓷角,朱红印泥与浅绛底色相映成趣,既为画作增添一抹亮色,又似点睛之笔。程门作为浅绛彩瓷画的开创者之一,以其深厚的书画功底与创新精神,打破了传统瓷绘的窠臼。这尊山水人物象耳尊,不仅是其精湛技艺的生动展现,更是将文人画的意境、吉祥寓意与陶瓷工艺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历经岁月流转,它依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承载着晚清时期瓷绘艺术的辉煌成就,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LOT 8137清光绪 程言程小松合作 山水花鸟琮式瓶题识:1.户慵深如窟,诗书乱似巢。次笠作于岸上舟。印章:次笠高:29cm2.绛皂裳里甜浆厚,谨教牛郎一镜花。小松写。印章:小松3.舟渡白鸥深处,人行绿树荫中。寿山表兄大人雅玩,次笠弟程言。印章:言4.秋蝶无端丽。寿山表兄大人雅属,弟小松画。印章:楷此瓶造型取意古玉琮形,四方直壁,棱角分明,器身高29厘米,线条简洁流畅中透着端庄稳重,琮瓶四面,程氏兄弟以笔墨为媒,各展所长。其一题识“户慵深如窟,诗书乱似巢。次笠作于岸上舟”,并钤“次笠”朱文印章。寥寥数语,勾勒出文人雅士闲适不羁的生活意趣,墨书行笔苍劲洒脱,与画面中隐约可见的茅屋、书卷相互呼应。其二“绛皂裳里甜浆厚,谨教牛郎一镜花”,署“小松写”并钤“小松”印章,文字清雅含蓄,仿若一首未竟的诗,为花鸟图赋予了诗意的注脚。其三“舟渡白鸥深处,人行绿树荫中。寿山表兄大人雅玩,次笠弟程言”,款落“言”字印章,短短两句便营造出清幽静谧的山水意境,白鸥翩跹、绿树成荫的画面仿佛跃然瓶上。其四“秋蝶无端丽。寿山表兄大人雅属,弟小松画”,钤“楷”字印章,简洁的题句与灵动的秋蝶图相得益彰,尽显自然生机。程门所制青花灯笼瓶以其卓绝的艺术造诣,于瓷艺长河中独树一帜。此瓶通高20.5厘米,器型取意传统灯笼形制,线条流畅圆润,上下收束处宛若灯笼的束腰,端庄中见精巧,盈盈一握间尽显古韵,为青花山水的绘饰提供了完美载体。瓶身之上,程门以“石梁听瀑”为题,寥寥四字题识“笠道人写”,配以简练落款,尽显文人洒脱之气。整器采用通景山水构图,青花料在瓷胎上流转,如墨韵在宣纸晕染,将一幅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卷徐徐铺展。画面中,陡峭的山崖拔地而起,皴法苍劲有力,以浓淡不一的青花料层层渲染,勾勒出山石嶙峋的肌理与巍峨气势;崖畔古松虬曲,松针以细笔点绘,松风微动,似有簌簌声响穿透瓷壁。 最精妙处,当属画面中心盘腿安坐的隐逸高士。人物神态恬淡从容,衣纹线条简练流畅,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超然物外的气质。他静赏眼前飞瀑倾泻,水花飞溅,水流以青花线条勾勒,辅以留白技法,展现出瀑布奔腾而下的磅礴之势。风景的动态与人物的静谧形成强烈视觉对比,一动一静间,恰似阴阳相生,既彰显出自然山水的雄浑壮美,又传递出文人寄情山水的悠远心境。 此程门创作的纸本中堂以其宏大的格局与精妙的笔墨,成为令人瞩目的扛鼎之作。此作画心尺寸达189cm×107cm,单论尺幅,便在程门同题材作品中独占鳌头,恢弘之势跃然眼前,仿佛展开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长卷,足以令人驻足惊叹。画面题识“仿白石翁林高岚影。松生漫笔”,并钤盖“松生书画”印章,寥寥数语间,既点明取法明代山水大家蓝瑛(白石翁)的渊源,又透出画家信手挥毫的从容洒脱。程门以深厚的笔墨功底,将蓝瑛笔下的苍劲雄浑与自身的文人意趣相融合,于素纸上铺陈出一派清幽深邃的山水意境。

来源:尚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