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晚,由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主办的“2025佛山升学季——系列校长访谈”邀请到佛山市文聚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范利阳,现场解读学校2025年中考招生亮点。
5月17日晚,由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主办的“2025佛山升学季——系列校长访谈”邀请到佛山市文聚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范利阳,现场解读学校2025年中考招生亮点。
佛山市文聚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范利阳做客“校长访谈”
多元化教育路径,小班化教学助力个性化发展
今年,文聚实验高中新高一的招生计划总人数是575人,其中,面向全市的公费生为75人,面向全市的民办生预计招收350人,禅城区210人,南海区105人,顺德区20人,高明区10人,三水区20人。此外,学校相对应招收体艺特长生,包括音乐生15人、美术生90人、体育生15人以及传媒生30人。
学校建议,学生以初中区内排名作为参考进行填报比较合理。“由于公费生面向全市招生,因此最终将在中考成绩出来后,根据全市统一的分数进行划定。”范利阳表示,公费生将安排在聚优班进行学习,其培养目标以考取985/211高校为主。对于自费生,范利阳介绍,禅城区前7000名可报填报,其他各区则可参照一模或二模成绩,排位在40%到70%之间的。那么可以大胆填报学校。此外,自费生将会在聚贤班开展学习,以考取本科院校为目标;而学校聚才班的学习主要是围绕美术、传媒与音乐、体育特长生展开。“学校采用小班化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教师的充分关注与指导,并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范利阳表示。
文聚实验高中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不仅注重学术成就,还特别强调艺术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访谈中,范利阳介绍了体育与艺术类特长生的硬件配套建设情况。学校自建设之初便高度重视特色化教学空间打造,针对传媒专业构建了包含校园电视台、录音棚、摄影棚、化妆间等九大实训空间;美术领域则打造美术长廊并配备九个专业画室,每个画室可容纳至少40名学生创作;音乐专业配置72间琴房,目前已安装50台钢琴供学生随时练习;体育类更拥有独立体育馆建筑,涵盖一楼游泳馆、乒乓球室,二楼体能训练室、武术训练室,三楼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配合室外运动场馆形成完整训练体系。这一系列专业化教学场所的建设,充分保障了体育、艺术特长生从基础训练到专业提升的全维度学习需求。
学校演播厅
科技与艺术融合,创佛山特色教育路径
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紫南文化旅游区内的佛山市文聚实验高级中学,是一所经佛山市教育局批准设立的全寄宿制高端民办高级中学。今年5月,学校正式揭牌,将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重新启航,致力打造以科技与艺术融合为特色的佛山市优质民办普通高中,为禅城乃至佛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学校秉持“生命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构建了面向全体、五育并举、彰显个性、着眼长远的教育体系。在师资方面,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在职教师中,硕博学历占比40.2%,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6.8%。这支队伍不仅包括多名省市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还注重老中青三代教师的有机结合。这种结构既保证了教学经验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又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指导。
在课程体系方面,学校构建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小班化教学是其一大特色,每班不超过45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关注与个性化辅导。基础课程主要对标高考科目,如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等九门学科,同时涵盖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等素养课程。拓展课程则通过丰富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支持学生在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实践类课程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助力其发现兴趣、挖掘潜能,实现全面而个性化的成长。
学校话剧社演出
“在中考剩余不到40天的时间里,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十分重要。”范利阳建议,中考备考阶段,学生应重点攻克薄弱环节,包括做真题、模拟题和回顾错题本等,避免大量做题,提高效率。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确保充足睡眠,以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应对考试。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将每次考试视为练习过程,不将其视为人生终点。
此外,对于对文聚实验高中感兴趣的学生家长们,学校在中考志愿填报结束前,每个周末都将对外开放,接待时间为上午8:30至下午5:30。非周末时段,家长和同学可通过扫码屏上的二维码预约登记参观和咨询。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高萍恒、张雯静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