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获奖总数,四川法院全国第一!秘籍戳这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9:24 2

摘要:十年磨一剑,一朝展锋芒。今年年初,北京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了第七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以下简称“双百优”)评选结果,四川法院共有

十年磨一剑,一朝展锋芒。今年年初,北京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了第七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以下简称“双百优”)评选结果,四川法院共有7场庭审、6篇裁判文书入选,获奖总数居全国法院第一

在司法审判领域

四川法院

何以突破“重围”

进入全国前列?

连日来

四川法治报记者走进四川法院

探寻背后的“秘籍”

选树“十佳”

以赛代练,厚植培优意识

不宣读法庭纪律、不敲法槌等庭审不规范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法官归纳争议焦点能力、庭审把控能力、普通话水平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近年来,我省法院庭审质量有了可喜变化。谈及这一变化,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认为,“十佳庭审”评选活动是重要抓手。

据介绍,首届“十佳庭审”评选活动于2016年举办,这年恰是我省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元年。彼时,成都法院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庭审实质化改革,提出“四个在法庭”,即诉讼证据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相关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引发外省法院竞相学习。在此背景下,省高院组织了四川法院首届“十佳庭审”评选活动,既是对四川法院庭审实质化改革推进情况的一次展示,也是有力推动,通过比赛促进庭审实质化改革。此后,每年一届的“十佳庭审”评选活动成为常态。

庭审结束后,代表委员们向审判员提问

今年是“十佳庭审”评选活动举行的第十个年头。回顾过去的九届,“十佳庭审”评选活动经历了从个别探索到机制完善、从单一庭审到全面覆盖的过程。

评选更规范——第二届“十佳庭审”评选活动在案件来源上,采取随机抽选和逐级推选相结合,确保评选的优秀庭审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第六届“十佳庭审”评选活动分条线对庭审活动进行全面评审,并结合法院工作实际,设置“加分项”。同时,设置“评语”栏收集各位评委对庭审的意见建议。2021年,省高院出台了针对“十佳庭审”评选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明确评选活动与代表委员联络活动进行融合,以及全省三级法院层层选拔的标准和要求等。

覆盖更全面——第三届“十佳庭审”评选活动实现了提档升级,首次提出“三个全覆盖”,即“三级法院全覆盖”“邀请人大代表担任评委全覆盖”“邀请视察法院工作全覆盖”。第四届“十佳庭审”评选活动增加了“庭审进校园全覆盖”,不仅要求各中、基层法院选送的案件中至少要有1件庭审进校园的案件,而且该届评选活动中,还专门安排了2件庭审进校园案件的现场评审。

主题更鲜明——第五届“十佳庭审”评选活动明确要围绕“树十佳庭审风采护法治营商环境”为主题,这是我省法院首次在“十佳庭审”评选活动中设置主题。此后,每届“十佳庭审”评选活动均围绕当年的重点工作确定一个主题,例如第六届为“加强法庭建设感受公平正义”,第七届为“凝聚文化力量创建示范法院”,第八届为“追寻红色记忆践行司法初心”,第九届为“树优高水平法治能力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3年10月25日,全省法院第八届“十佳庭审”集中评选暨代表委员视察法院活动中,代表委员们视察广安市广安区法院协兴人民法庭

除了“十佳庭审”,我省法院还在裁判文书中评选“十佳”,引导法官在自己承办的案件中树立培优意识。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说,将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选树出来,使之成为学习的榜样,进而推动每一位法官,无论案件难易还是繁简、当事人多还是少、标的额高还是低、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都以追求卓越、追求极致的态度办理,努力让每一个庭审、每一篇裁判文书都向“十佳”看齐。

院庭长带头

以一率百,争做“三高六质”法官

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历届“双百优”名单中,四川法院共有22 篇裁判文书、36场庭审入选。从数据来看,四川法院获奖总数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并于去年达到峰值。其中,由院庭长带头开的庭审、制作的裁判文书占比超60%。据介绍,为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我省法院持续健全院庭长常态化办案机制,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通过以一率百,不断带动提升法官的审判技能。

2023年10月26日,省高院公开开庭审理余强故意杀人上诉一案 周子豪 摄

在最近一届的“双百优”评选中,由省高院院长、二级大法官王树江主审的余强故意杀人上诉一案在列。这是一场堪称教科书式的庭审。由于案发已有20年,证据的时效性和完整性很难保证,案件的审理困难很大。庭审前,王树江带领合议庭成员多次赶赴案发现场调查、走访、核实相关证据,还原案件事实真相,真正做到裁判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庭审中,合议庭分工明确,通过证人出庭作证,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鉴定问题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和最后陈述的权利。

2023年10月26日,该案经审理当庭宣判,余强被判处死缓,并限制减刑。同年12月,“宪法宣传周”期间,央视播出了《大法官开庭》第九季,全面回顾了省高院办理这起案件的庭前幕后。这场庭审获得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四川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左卫民评价说,院长带头审案,特别是大法官审案,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院长可以更好地发现审判实践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去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上升为指导性的案例和指导性的文件,从而更好地指导所在区域的审判工作良好开展。

“横跨二十年的追逃,终究逃不过正义的审判。”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广安)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总队长蒙媛说,大法官王树江以实际行动为全省法官作出了表率,诠释了一名大法官的情怀与担当,展现了四川法院的风采,让她深受触动和启发。

这场庭审也如一个风向标,鼓舞着全省法院干警们。

“作为一名刑事法官,我将切实提升业务素养,维护公平正义。”“作为青年法官,我们应该学习严谨思维、深耕精研、实地求证的办案态度,时刻牢记法官审理的不只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我将切实推进院庭长办案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观看庭审节目后,法院干警热切分享着感受。

法庭是法官的主战场。优秀的庭审离不开优秀的法官,那么优秀的法官应当具备哪些特质呢?当法院干警被问及这一问题时,“三高六质”是高频回答。

何谓“三高六质”法官?提出者王树江是这样解释的:“三高”即高尚的情操、高贵的精神气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六质”即崇法的精神、智慧的头脑、中立的立场、清廉的操守、矜谨的情怀和为民的宗旨。

“法槌之下财产万千,法槌之下人命关天,法槌之下是非曲直,法槌之下毁誉忠奸。要把每一个案件办成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铁案。”王树江说,法官是天下师,优秀的法官应该有“三高六质”,领导干部要做好示范作用,始终坚守法官服务审判、服务人民的职责。

目前,我省法院形成了院庭长带头办大案、要案、难案的格局,通过“头雁”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群雁活力,带动全体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全方位、多层面助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培育典型

以案释法,共享司法智慧

2021年的最后半个月,一颗“青花椒”搅动了全国餐饮界的神经。

2022年1月13日,省高院公开开庭审理“青花椒”案

姜郑勇 摄

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翠堂餐饮公司”)在国内多地发起诉讼,称相关餐饮店侵犯了其“青花椒”商标,要求赔偿损失,其中,包括多家四川商户。一审判决引发社会对商标注册、权利边界、权利滥用及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的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

2022年1月13日,作为系列案中的一例,上诉人温江五阿婆青花椒鱼火锅店(以下简称“五阿婆火锅店”)与被上诉人万翠堂餐饮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在省高院公开开庭审理。数十家媒体现场直播了庭审。

“青花椒”是特色菜品描述还是商标性使用?被诉侵权标识的“青花椒”是否会引起公众混淆误认?庭审持续了1个多小时,省高院当庭宣判撤销一审判决,驳回万翠堂餐饮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并承担一审、二审案件受理费。针对庭审焦点,法院审理认为,五阿婆火锅店在店招上使用“青花椒”属于正当使用,虽然店招上有相同,但五阿婆火锅店前面还有“邹鱼匠”标识,没有单独突出使用“青花椒”。“青花椒”使用在鱼火锅之前,是对其特色菜含有调料的描述,并非商标权使用,不具有识别商品服务来源的作用,其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不应承担侵权责任。相关争议终于画上休止符。

以“小切口”讲出“大道理”,省高院二审“青花椒”案明确反对“碰瓷式维权”。“判决符合民意”“判决结果不出所料,点赞,但判词却是出乎意料的精彩”“有理有据,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网友们纷纷留言。

该案被写入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1年),入围第五届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竹评价该案判决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引导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开展经营活动,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有效发挥了典型案例的规范价值和引领功能。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近年来,我省法院高度重视优秀裁判文书、典型案例的培育,深入挖掘宣传教育意义,激发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4年11月26日,环资庭法官到阿坝州某水电站增殖放流点实地调研及案件回访 苏娜 摄

当水电站的建设会破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的栖息环境时,法院如何运用司法智慧兼顾保护与发展?在北京某环境研究所诉某水电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中,阿坝中院重点对“某水电公司是否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破坏生态的行为”“某水电公司是否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后果”两个焦点问题展开论证,后督促水电站按照环评批复要求投入资金,开展栖息地保护、人工繁育、增殖放流等工作。目前,水电站已经完工,川陕哲罗鲑放流育苗业外生存能力良好,且已实现全人工繁殖。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关乎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在执行跨区域重大关联案件时,法院如何攻坚克难,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的兑现?在四川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执行实施案中,最高人民法院督办,成都中院依法提级执行,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当事人达成包含被执行人支付技术许可使用费、侵权赔偿款、案涉设备继续使用等内容的执行和解协议。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挂牌督办的交叉执行第一案,也是经过提级执行、督促执行,成为化解类似纠纷的“示范案”“精品案”,实现了“执行一个案件,保护两方企业,保障两地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为依托交叉执行工作机制解决行为类执行案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

数据显示,人民法院案例库中,四川法院共有178个案例入库,其中,有8个指导性案例,170个参考案例。前不久,省高院举办了“菁研·大讲堂”暨“三级法院话案例——拓优与增信”法官讲坛,进一步明确要抓好案例库建设。

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说,全省法院要站在落实“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指示的政治高度,领悟“成文法与判例法世纪大交融”的法理深度,拿出“锻造四川法院核心竞争力”的工作力度,把案例库建设成果,作为四川法院审判质效指标连续两年100%达标后,全力锻造的另一张王牌、另一项核心竞争力。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来源:翠屏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