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存仁回忆4:她能说一口苏州话,一颦一笑实在有倾国倾城的媚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3 21:05 2

摘要:我在丁甘仁老师处写方,正是中医专门学校的实习时期。原想随从二年,以增学识,不料这一年上海大疫,许多医生病倒了,而各处善堂求诊的病人,增加了两三倍。丁甘仁老师也突然患上了湿温伤寒证,那时他的哲嗣仲英师只得停诊侍候。仲英师待我很好,他说南市广益善堂缺一个医生,我就

痛失宗师 转从业师

我在丁甘仁老师处写方,正是中医专门学校的实习时期。原想随从二年,以增学识,不料这一年上海大疫,许多医生病倒了,而各处善堂求诊的病人,增加了两三倍。丁甘仁老师也突然患上了湿温伤寒证,那时他的哲嗣仲英师只得停诊侍候。仲英师待我很好,他说南市广益善堂缺一个医生,我就派你去应诊,不过是临时性的,为期大约三个月,月薪是二十四元。于是我就即日赴任,我未毕业就开始做医生了。

丁甘仁老师卧病一个月,竟撒手西归,享年五十五岁。这么一来,对我的刺激很大,那些天我在广益善堂门诊只做一个上午,下午就到丁家去帮忙做各项事务工作。

丁公甘仁是上海第一名红医生,小说家朱瘦菊(别署海上说梦人)著的《歇浦潮》小说中形容丁公是一位千万富翁。在交易所风潮中,《晶报》发表过一个消息,说是:"名医丁甘仁一夜之间,投机亏折百多万。"其实这类消息都是言之过甚,实际上,丁公谢世后,检点家财,只有珊家园一所住宅,是朱斗文卖给他的,当时价钱是六万四千元,还有一所在登贤里的房屋,是自己建筑的,花了二万六千元,在银行现款仅一万余元,继室欧阳夫人有现金十余万,此外在他家乡常州有田五千亩,他的财富只此而已。如此看来,一个人要积一些钱,真不容易。

从前上海人还有一种风气,有钱的人逝世之后,一定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出殡仪式,上海人称做"大出丧"。最盛大的是盛杏荪、周扶九二人的出丧,不但全上海市民空巷去观看,连四乡的人都远道赶来参与其盛。

丁家的出丧,当然也并不能简陋,但是所费浩大,譬如上海孤儿院来一队乐队,就要捐一千元,诸如此类,所费不赀,因此这次出殡,就限定不能过分铺张。

我在这次丧事中,日以继夜地帮忙,我只想在出丧行列中,要骑一匹"顶马",所谓顶马,是排在灵轿之前的一匹白马,照例应该由女婿骑的,但是丁公那时没有女婿,又因我担任"排道子"的任务,所以就骑上了马,一路行来,自己觉得威风凛凛,英武不可一世。

丧事终结之后,我见到丁仲英师对治病的功夫真有一套,而做人之道,更是值得崇拜,所以我就要求继续师事仲英先生,他并不受我贽金就颔首答应了。

记得清代名医叶天士有一个故事,他生平拜过十七个老师。我这时计算一下,要是将国学老师再加上医药老师,恰好也是十七位。但是我对仲英师追随最久,获得不少临床知识,可以说是我唯一的业师。

仲师宽大 备受优遇

我拜了丁仲英老师,与他的长子济华同居一室,是住在一间马棚楼上,所谓马棚楼,旧时是置放马车的,马车淘汰之后,改放汽车一辆,上面就变了一间很大的居室,这时他们对我相当优待。

还有一件好事情,仲英师除了自己诊病之外,大门口还有一间小房间,由学生们代诊贫苦的病人,限定在早晨七时至九时,对他们不但施诊,而且还赠药,以看到九时为止,逾时不再接受贫苦病人,以免扰乱正常业务。仲英师就派我担任这件事,一方面也增加我许多临床经验。

这间小室,不但有一张写字台,而且还有一架电话。从前一个电话月费六元,可见顶费大得惊人,所以能在写字台旁有一个电话,真是足以自豪。(按:旧时上海的电话,都是挂在墙上,用时先要用手摇一阵,然后拿起听筒,向接线员报明要打号数,号数上面还有一个区名,分中央、东、南、西、北五区。)我有了这个电话之后便利不少,因为从前接洽事情,都靠两条腿走来走去,现在有了电话可以减少许多往返跋涉。

一清早做施诊给药的工作,贫苦病家有好多患重病的,我一一加以处理,手挥目送,应付裕如,因此学识与经验大为进步。其中有一部分病者实在是吸毒的乞丐,从前吸毒是不犯法的,所以并不加以歧视,他们的病都由脱瘾而起,丁家备有一种用鸦片烟混合制成的止痛丸、止泻丸,只要给他们三粒药丸,就可以诸病全消,因此来的人很多。我在这里就学到一种本领,一看他们的面貌和脉象,即刻可以知道是有毒瘾在身。有许多寒士,不承认吃烟,但是经我一看,他就无所遁形了。

我向来一早起身,工作是不停的,越是忙碌,精神越是旺盛,从来不生病,唯一的嗜好就是看电影。小的时候,小南门通俗电影院是我常去的,座券大人收铜元十二枚,小童收六枚,影片全是默片,并没有银幕,只是设一张白幔布而已。在白幔布后面放着五排椅子,坐这种座位看戏,只纳半费,可是映出来的画面和字句都是相反的,我坐这种位子,所费不过铜元三枚。后来进一步到西门方浜桥共和大戏院去看电影,座券小洋一角,所看的多是有连续性的侦探长片。全部戏最少有二十四本,每隔一星期换一次片,每次只四本。我还记得所有影片都是《宝莲历险记》、《宝莲夺宝记》、《血手印》之类。

后来卓别林影片问世,都是一两本的短片。相隔二三年,罗克(香港称神经六)相继出品,也是短片,观众欢迎有如疯狂一般。后来葛雷菲斯导演,丽琳盖许主演的《赖婚》上映,我特地从南市赶到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虬江路上海大戏院来看,门券为小洋四角,这是电影演整本戏的开始。

后来北京大戏院开幕,我的戏瘾更深。待到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南京大戏院开幕,票价已收小洋六角,这个座价维持了很长久,足见银元的价值。它对外汇的汇率很久很久没有波动。我在丁家常常陪同老同学和老师的子女们去看电影,和他们的关系处得很好。

由那个时节起,每天晚上,我已不能常到姚公鹤老师家去,因了电话的便利,自己有一班朋友,到了傍晚,约三约四,都会集在我的办公室中。我欢喜和文艺界中人交往,邵洵美是一个领袖,他为人很慷慨,每晚往往由他作东道,因此认识了张光宇、张振宇、胡伯翔、胡伯洲等,还有两个外国男女记者,一位史沫特莱,就是后来写《宋氏三姐妹》出名的,一位斯诺,后来到延安为毛泽东写文章的。这两个人都会饮几杯酒,常以六块钱购一瓶常纳华克威士忌酒,一饮之后,都是放浪得很。

仲英师对我的工作相当满意,有许多特别的事情,总是交我去办。那时国民军还未到上海,孙传芳称为五省总司令,委任丁文江为淞沪督办,即相当于上海市市长的职务。丁文江励精图治一派新的手法,成立一个淞沪卫生局。上任之初,发布中西医都要登记的消息,全上海的西医都急起来了,中医界也个个皱起眉头来,好像大祸临头一般。上海本来有一个"中医学会",会所在南市石皮弄,原由丁甘仁老师当会长,甘仁师逝世后,由仲英师继任会长,卫生局派来一个科长拜访仲英师,那时恰巧门诊繁忙,科长是徽州人,呢呢喃喃不知讲些什么,仲英师就说,明天我派我的学生陈存仁到贵局来回拜,详细情形你和他研究好了。

当时卫生局设在南市毛家弄一个旧式巨宅中,我到了那边先见科长,后见局长胡鸿基,胡氏对中西医登记茫无头绪,我说要是实行考试的话,这件事是行不通的,因为好多老医生开业已数十年,要是考试不及格,连民众都会反对的。胡鸿基就提出凡是开业五年以上的,先发执照,其他不足五年的医生和新开业的人留到后来再行考试,我说"好",便鞠躬而退。

我回来后,把经过报告老师,他说:"这件事一定有许多麻烦,由你去办吧,遇到为难的事,我再出面斡旋。"于是我就帮助中医学会书记印发通告,收集履历表和照片。报名参加的有九百多人,其余还有两个中医团体。如法炮制了三本会员册,送到卫生局那边,卫生局审查了三个月,剔除三十几位著名的江湖医生,全体发给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批的"医士执照"。

这件事实行之时,中医学会照章收入会费每人二元,年费一元,有许多老会员已积欠会费十年八年的一样清缴,因此中医学会多了一笔大钱,否则的话,会中收支不够,仲英师每年要贴一百多元,因此我在丁家也算立了些微功。

同时我知道卫生局经费极有限,全局人员只得八名,科长薪水为三十元,一个小书记的月薪只得八元,自从发给医生执照之后,经费大为富裕,全体都加了薪。

仲英师门外挂几个招牌,如上海中医学会办事处、广益中医院办事处、广仁善堂办事处、尚志山房经租处等,实际上都是利用老师的诊所地点适中、交通便利,作为接治事务的场所,来往的人并不多,本来没有一个专人驻守,一切都由我应付。

有一天,我忽发奇想,对丁老师说:"我想办一张医学常识性报纸,叫做《康健报》,也想挂一块招牌,未知老师能允许否?"丁老师说:"你尽管去办,挂招牌是没有问题的。"哪知道诊所中有一位挂号先生,实际上等于总管家,他见到我的形势一天一天壮大起来,大为嫉妒。我摸到他的心理,到北京路去花了六块钱,买一只银箱(香港称夹万)送给他,那位挂号先生十分欢喜,特别是身上挂了一只银箱锁匙,更是威风无比,从此他对我的事就不反对了。不料,还有一个是老师的老娘舅,长年寄食师门,连鸦片都由老师免费供应,他对我也极为妒忌,极力反对办报,说:"报纸上要是登错一张药方,会弄出人命来的。"仲英师笑而不言。

老娘舅接着又说:"听说某人家里的鸦片,全是云南大土,你有没有办法弄几个泡来试试?"我说:"那便当得很。"隔了一天,我拿了一个烟罐,里面装满了烟泡,老娘舅一闻这股香味,笑逐颜开,从此他再也不反对我办报的事了。

书寓风光 别有天地

正在筹备《康健报》时期,忽然接到朱斗文来电话说:"我的侄子阿挺服毒自杀,已送入仁济医院,你和他是同班同学,又是结拜弟兄,你该到医院中探望他一下,因为他的神经有些毛病,非你们年轻人去劝慰他不可。"我听完了这个电话,立刻到麦家圈仁济医院去,他住的是头等病房,房中挤满了全家的亲友,个个暗暗饮泣。我一看阿挺,已经洗过胃,生命没有危险,但是两目直视,满口胡言乱语,完全变成一个神经人,什么人都认不出,甚至连他自己母亲也不认识。我连叫几声,毫无反应,我想这是痴癫症(即电击性神经分裂症),服药未必有效,我在他的后脑部分,重重用手指力压几下,只见他喔的一声喊起痛来,同时吐了一大阵,神志略为清醒,叫我一声"小阿哥",但是对他母亲仍是认不清。朱伯母一边流泪,一边说你们是结拜兄弟,这一次要全仗你的大力了。我想尽了种种办法逗引他,他终是胡言乱语,不知讲些什么话。大约到近天亮的时候,阿挺渐渐清醒,大哭一场之后,说:"我受了肖红老四的骗,用去我许多钱,现在她移情别恋,我一定要和她拼个死活,请你替我去评评理,我讨不到肖红老四,我这一条命也不要了。"他的母亲一看到儿子清醒过来,非常快乐,说:"陈先生,你和他是要好弟兄,我家一支单传,希望你好好地劝劝他。"不久,朱斗文也来了,顿足长叹向我说:"所有妓院的房屋,十有其八是我家的产业,现在我的侄子在妓院中吞生鸦片烟,幸亏自杀未成,否则这段新闻闹出去,台就坍得大了。现在他虽已清醒,可是他对肖红老四还是执迷不悟,你们俩人差不多年龄,容易劝慰,我把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七天之后,阿挺的神经渐渐正常,身体也复原了,出院时拉着我就要到爱多亚路"易庐"肖红老四家去。我对妓院(雅名书寓)的情况完全外行。一进妓院,门口的相帮高呼客来。我们上了楼去,在房间坐下,几个莺莺燕燕把他包围起来,为他特地布置一间精美的小房间,供阿挺作为养息之所,朱斗文也来了,对老鸨说:"这位陈先生,你们叫他陈大少,一切事由陈大少照料他,所有账款都归我付。"说罢之后,立即离去,连我想说一句话也来不及。

我在妓院中,大家都十二分恭维我,口口声声"陈大少",我听了之后,觉得怪难受的。片刻之间,端出四只银碟装的水果,中间另有一只很大的糖果盘。四碟水果一碟是暹罗文旦(即泰国柚),连皮都全部剥光,晶莹光洁;一碟是花旗橘子(即金山橙),一碟是青岛牛奶葡萄,一碟是西瓜子。我对四种水果中的花旗橘子,其时还没有尝到过味道,正想动手去拿,旁边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用她纤纤玉手已送到我嘴边,我先尝试了一些,结果把全碟花旗橘子都吃光了。

阿挺见到我这般模样,不禁笑了起来说:"小阿哥,你到这里来,也应该尝尝滋味,向例我们追求一个女人是千难万难的,唯有到这里来,男人最威风,女人是百般迁就的,我只恨的是肖红老四,我出全力捧她成为'花国大总统',现在她的阔户头多得很,竟然把我一脚踢开,今天我要找她来算账,见到了非把她一刀戳死了不可。"说时两眼凶光突起,就拿起一把水果刀紧紧地握在手中,一房间的姑娘们,人人花容失色,正在这时,楼梯上一阵脚步声,几个姑娘拥出了一个雍容华贵的绝色美人,即是肖红。

阿挺见到肖红,妒火中烧,怒目而视,杀气腾腾,肖红不慌不忙,轻轻松松地对阿挺讲了几句极婉转温柔的话,只见阿挺顿时态度就软了下来,那把水果刀早已不知去向,叹了一口气对肖红说:"我这条性命险乎送在你手中。"说完这句话,两个人像扭股儿糖一般地扭在一起,阿挺一派神经现象,竟随风而逝。

肖红本是广东人,但能说一口软而且糯的苏州话,个性温柔,不过肤色稍为黑了一些,可是她一颦一笑,实在有倾国倾城的媚态,当晚就备了一桌菜来替阿挺消气压惊。

那时,肖红堂差忙得不得了,一忽儿就不见了,阿挺又咆哮如雷,我在旁加以规劝。我说:"这个女子,你是不配的!你究竟年轻,她只当你是一个小孩子,世故人情,你比她差上十万八千里。而且你的前程似锦,我劝你要坚坚决决地死了这条心!"阿挺听了我的话,呆了一阵说:"你的话虽有道理,但是我总少不了她。"我说:"以后和她做个朋友也就算了。"阿挺很忠厚,竟垂首默然无言。

我们一边吃一边谈,饮的是六块钱一瓶"斧头"牌三星白兰地,吸的是"茄力克"香烟,这是当时最高的享受,两人饮了三杯酒后,我说:"你不如另找一个对象。"阿挺就叫了一个云兰阁,把自杀殉情的意图完全打消了。

当时妓女出堂差,坐的都是装有干电灯的钢丝包车,唯有肖红是第一个自备汽车出堂差,大约隔了一个半钟头,她回来了,见了这个情况,她也笑起来说:"一个客人不做一个小姐,一个小姐也不做一个客人,你这样才对。"肖红这样说,阿挺也作会心的微笑,当着肖红的面,答应送云兰阁钻戒一只,翠镯一个。肖红很大方地对云兰阁说:"侬快点谢谢朱大少。"一些没有醋意。

第二天阿挺要我请客,我坚持不肯,阿挺说:"书呆子,堂子里的规矩完全不懂,只要你答应请客,主人是不用花钱的。"原来上海妓院的规矩,请一次客要发十张八张帖,由每一位客人付出三块钱"买票",还要拉两台麻将,每人坐下来,头钱要抽赢家的三分一。做主人的是一个钱不需要花的,主人就难在请客人。还有一点凡是客人来,坐汽车的要给一块钱轿饭票,坐包车的给四角钱轿饭票,妓院中一席精致船菜,成本只花十二元,所以一夕所得,剩余还是不多。但是豪客,一定要请双台,或双双台,所谓双台,买票、麻将的输赢,也是加倍。双台买票每位六元,双双台买票是每位十二元。

阿挺叫我请客,我说:"我哪里来的客人?"正在这时,朱斗文有电话来说:"今晚由我请客。"阿挺说:"不对的,应该由存仁小阿哥请客。"朱斗文说:"好,我们两人出面,全桌客人由我带来。"他这样一说,我就轻松下来。

华灯初上,客来如云,当时的绅商巨富,早已坐满了两桌麻将,待到筵席一开,每一个客人都叫两三个小姐陪坐,唱戏的唱戏,唱小调的唱小调,大家吃得醉醺醺,这班客人都是豪客,平时要见他们一面都不容易,但是在这种场合,大家亲热得犹如弟兄一般,因此我才知道妓院是生意人最好的交际场合,有许多大生意都在妓院中三言两语讲成的,所以逛窑子、吃花酒,算不得是嫖,好多人一切生意,都到生意浪来谈,这"生意浪"三字,即是指妓院。客人如此讲,妓女也是如此讲,口头绝不提"妓院"两字的。

这一场请客,方式很特别,菜肴并非由妓院中代办,是向四家著名菜馆点的特制菜,四只冷盆是由八仙桥湖南菜馆做的,四个热炒是四川菜馆"陶乐春"做的,烤鸭和蜜饯山东枣是由"梁园"做的,白汁排翅和蜜炙火腿,是"鸿运楼"做的。四面送到依次上菜,每一道菜都是精品,吃得大家津津有味,我心里正在奇怪,怎么不见客人买票,我只邀了一位朋友是望平街上的有名的广告大王郑耀南,他也是预备来买票的。还有一位《晶报》主笔余大雄是朱斗文邀来的。朱斗文说:"今天吃的是便饭,由主人请客,不需要买票的。"我对余大雄来参加,暗暗有些诧异,因为其余的客人都是富商巨贾,这班人见到报人都有些怕的,为什么朱斗文又约他来呢?席散之后,朱斗文对本家说:"今天我很高兴,席赏二百元。"本家听到这个数目,开心得跳起来,就拉长了嗓子,高声喊说"朱大少席赏二百元",一时由内室传至外面,外边也接着喊说"谢谢朱大少",又接着楼底下也一齐喊起来,一路喊到大门口。这种喊法,是妓院中的规矩,我初次听到,心里真要笑出来。

阿挺挟着云兰阁到另外一个小房间中倾谈,朱斗文拉着我说:"你慢一步走,我有话和你谈。"于是朱斗文横在烟炕上,我也横在他的对面,一时许许多多小先生(即雏妓)爬在朱斗文身旁,像一群猴子缠绕一般,敲背的敲背,捶腿的捶腿,捏脚的捏脚,笑谑之声不绝于耳。朱斗文本是上海的豪富,这时他穿了一身格子纺绸上下装,左手指上戴了一只钻戒,右手指上戴了一个翡翠戒,当时上海阔佬们到妓院中,总是戴钻戒和翡翠戒的。他三筒鸦片一抽,口袋中一只"打簧表",叮叮当当地响起来,这是早年报时的名表,每到一个钟点,它就会自动报时,我还是初次见到。我说:"这个表让我看看。"朱斗文就把表除下,表的下面还拖着两个翡翠垂梗,这表的牌子,是"汉密尔敦",是当时最有名的手表,我看了爱不忍释,朱斗文说:"你既欢喜,我就连翡翠梗一起送给你吧。"我说:"无功不能受禄,断断不敢接受。"

朱斗文摈除一群小先生轻轻地说:"这一次你把阿挺说服,移情于云兰阁,连神经都正常了,你的功劳真是了不得,因为那天阿挺在群玉坊肖红的干娘房中,猛吞一罐生鸦片,毒发初步,直僵僵由救生车抬出去,整个群玉坊都轰动了,堂子里的人传话最快,都说阿挺已经吞生鸦片烟死了,特别是肖红当选花国大总统之后,大家都嫉妒得很,阿挺的妈妈赶到妓院中号啕大哭,开口第一句骂肖红是'扫帚星。《晶报》还算顾全我的面子,只写了一段方框小稿,叫做'扫帚星花国大总统'。这件事差不多上海社会有许多人都知道,有些人还认为我的地产,租给人家经营妓院,这是报应。所以我今天特地约一桌人来吃饭,是含有辟谣作用,我约余大雄来,让他看看阿挺既没有死,而且神经完全正常。所以这个打簧表,是我甘心情愿送你的,你还是受了吧!"

我坚决不肯接受,朱斗文说:"那么你以后无论要做什么事,我一定全力帮忙。"(按:当时上海钻石价值最高,但是旧时钻石叫做老克丁,棱角是没有的,现在香港的都是新克丁,棱角有一百四十四个以上。如今钻石大约涨了一千多倍,而翡翠玉石,大约涨了五千倍,在我写这篇文字之前二月,恰好香港举行珠宝展览会,我看到有一只翡翠的马鞍戒,定价是五十万元,照我看来,还比不上当年朱斗文那个翡翠戒的浓度、光度和重量。)

朱斗文接着说:"你还要陪阿挺一个时期,恐怕他的病还要复发。"我说:"这一点我不敢应允,因为我正在筹备办《康健报》,哪里有空闲再到这里来。"朱斗文说:"你办《康健报》要不要本钱?"我说:"本钱有限,倒是拉广告维持经常开支很困难。"朱斗文说:"我再请一桌花酒,约中西药业中人,包起你的广告也就算了。"我心里想这种事最费唇舌,断断没有如此容易。

隔了三天,朱斗文果然又大请客,约的是黄楚九、袁鹤松、周邦俊、陈楚湘、雷显之等。郑耀南听到这个消息,早由他的商业广告公司预备了八份广告合同,他说:"我也要做些生意,合同签下之后,略取佣金,由我代你把广告稿收集,每月广告费归我来收。这种广告,老板即使签字,底下的人有种种阻碍,你是不会应付的。"我说:"好极。"

筵席一开,客人翩然而来,每一个人叫了二三个妓女,歌声琴声齐作,我心想在这种情况之下,怎样会把我的事讲得好,不料朱斗文只轻轻松松的三五句话,把我要办《康健报》请大家登一些广告的事就说明了。大家齐声说:"这个没有问题。"朱斗文就拿出合约,他们拿起来看也不看上面的数目,就签了字。

这天黄楚九没有到,因为黄氏新建的"知足庐"落成不久,黄太太定了一个规矩,黄氏和朋友可以召妓到知足庐,但不许黄楚九再进妓院。朱斗文对我说:"黄楚九的一份,由我移樽就教"。又隔了两天,他带了一个福建厨子,到知足庐去借地请客。

知足庐地处爱多亚路,是三层楼,黄氏的家眷住在三楼,二楼是烟炕和打牌之所,底层的大厅是专供宴客用的。朱斗文和我等到了那边,对黄楚九轻轻讲了几句话,黄说"陈存仁本来是相识的。"再一看每期广告一格,计费四元,全年五十二期,共计二百元,他也不说一句话,就在合同上签了字。郑耀南在旁看得呆了,他为我细细一算,八份合约,一年可收一千六百元。他说:"存仁兄!你的《康健报》出五年也用不完这些钱,这般收获,令人羡然。"

肖红老四在上海已成了名,举止比一般明星还阔,有一天,她在百忙中,拉着我到后房中谈天,起初对我说了一篇好话,接着送我四双绣花拖鞋,我老是不肯受。肖红含笑带嗔操着软糯苏州话说:"你这个人呀!憨是憨得来,别人在我身上用千把洋钿,我不过逢到端午节送他一双绣花鞋。现在么,为了阿挺险些乎害煞我,笑舞台已经排好一出戏,叫做什么'花国大总统横扫记',真当我是扫帚星,这一出戏一做之后,我哪能再做人呢?一定要自杀给大家看,你不受我的拖鞋,触足我霉头哉!"我说:"好,我受你就是。"

旧时妓院中人,满口讲的是吉利话,名为"口彩"。肖红把拖鞋排在桌上,向我解释,鞋面绣的是梅、兰、竹、菊,表示四季常春。角上有一个小字,是"羊"字,表示肖红的生肖和标记,鞋头是浅红、深红、紫红、深紫四色,代表肖红的红字,这四双鞋祝我将来红到发紫,还爽爽快快地问我将来要不要"红到发紫"?我才只得受下。

我受过了拖鞋礼物,我说:"我也要捧捧你,你有没有着色的照片?由我转送给几个办画报的朋友去做封面。"肖红顿时笑得两眼只剩一条线,说:"我明天打电话约你,一同到大马路宝记照相馆去拍照。"那时五彩照还没有发明,宝记的着色照片是有名的。

次日,肖红竟然坐了一辆开篷的顺风牌汽车,到我处来,幸亏她叫一个穿着白号衣的车夫来叫我,我觉得这事情张扬开来太糟糕,但是突如其来身不由己,一下子就坐上她的汽车,经过四马路望平街一带,大家都认识花国大总统肖红,认识我的人还少。可是终于消息传到我四伯父那里。一天,下午八时,四伯父亲自找到我住处马棚楼上来,那时我还未归家,他很气恼地苦候着,等到深夜十二时,我喝得醉醺醺地回来,四伯父一见到我,两眼含泪说:"阿沅,你真是大变了,这样下去,十年窗下都是白费,眼见你堕落即在目前。"我一点也不解释经过,当面立一个誓说:"明天起再也不到这种地方去了。"

从此以后,阿挺横请竖请我都不去,有事情商量到菜馆中倾谈。后来阿挺赴美国,今成富商,声名显赫,到香港来总是找我。肖红是广东人,亦在香港久居,开口都操广东语,苏州话只当不懂,前事一句都不承认,她已嫁得一个大商人,归宿很好,年龄亦有六十多岁了。

【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1929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后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1949年赴港行医。1957年被推选为香港的高级慈善机构华东三院总理。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正式出版)。1980年初,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名誉博士衔。1990年9月9日,病逝于美国洛杉矶寓所。】

来源:读书有味聊忘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