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海南中学:现场课走进中华艺术宫,小篆刻里培育孩子大未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22:15 2

摘要:5月23日,上海市海南中学书法、篆刻社团的同学们在方燕华、管宇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中华艺术宫,在0米层展厅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篆刻与造型”美术馆现场课。学生们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边参观边完成学习单上

5月23日,上海市海南中学书法、篆刻社团的同学们在方燕华、管宇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中华艺术宫,在0米层展厅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篆刻与造型”美术馆现场课。学生们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边参观边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在观察印章的印面风格、印钮造型及文化内涵中,理解篆刻艺术与建筑形制的关联性,提升审美感知与文化传承意识。

现场课开始前,篆刻社团的学生们便拿到了一份学习单,初步了解了学习任务。参观中,学生们辨识篆刻印面字体(秦印、楷书)与印钮类型(鼻钮、龟钮、螭钮),掌握分朱布白章法,并在教师的介绍中理解北京中轴线布局与篆刻留白共通的虚实艺术。同时,通过教师解读,学生们对印钮造型的礼制内涵与建筑纹样表达有了理解,并在此过程中感受篆刻艺术与建筑文化的历史底蕴,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使命感。参观后,老师还布置了创意实践任务,希望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提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参加此次活动的“小刀社”团员们都具有一定的篆刻经验,已掌握篆刻基础刀法与章法,同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知。在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中,有三位小团员的作品也被入选展出,罗子骁就是其中一位,他的篆刻作品名为“东方明珠”。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和全国众多优秀的作品一起陈列,罗子骁内心充满自豪。他表示,自己理解了老师说的“方寸纳天地”这句话的深意,小小印章承载的不仅是传统技艺,更是代代相传的文化使命。未来他希望能尝试更多的创新技法,让传统篆刻焕发属于自己这代人的光彩。

“原来印章不仅是艺术,更是记录历史的‘活化石’!”“榫卯和篆刻都讲究‘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吧!”参观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围绕 “印六言”(印言美、印言志、印言情、印言趣、印言事、印言史);“印六新”(新理念、新题材、新设计、新造型、新材料、新科技)分享感受,纷纷表示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与创新者。

此次美术馆现场课以“行走的课堂”打破传统教学边界,让非遗篆刻艺术与非遗建筑文化在碰撞中焕发新生。据介绍,这次现场课是海南中学“行走+”校外实践教育的一次实践。在“行走+”的课堂中,场馆专家补足知识盲区,教师把控教学目标,基于学情设计学习任务单,将场馆专家输出的专业内容转化为适龄化知识。推动学生从“看热闹”转向“解门道”的深度学习。

近年来,海南中学确立“以行补位”的育人策略:用城市文脉弥补家庭文化资本不足,用社会资源延展微型学校的育人半径,将城市的文化基因转化为育人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行走中遇见未来。

来源:周到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