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特色实践 绘就文明新画卷|惠农四单位一家庭荣获“国字号”荣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9:26 2

摘要:五月的大地,文明新风拂面来。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同步公布,惠农区财政局、园艺镇水韵名都社区、庙台乡东永固村、红果子镇马家湾村、礼和乡银河村张金芳家庭榜上有名。这

五月的大地,文明新风拂面来。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同步公布,惠农区财政局、园艺镇水韵名都社区、庙台乡东永固村、红果子镇马家湾村、礼和乡银河村张金芳家庭榜上有名。这些单位与家庭犹如璀璨的文明之星,照亮了惠农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行之路。

点击链接查看视频:

庙台乡东永固村

枸杞红点亮振兴路

在庙台乡东永固村,“1314”模式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传奇。1700亩枸杞田一望无际,深加工生产线日夜轰鸣,5000人次的就业带动、1027万元的村集体收入,让“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实至名归。

“杞梦田园”综合体里,研学少年的笑声此起彼伏;《远方的家》镜头中,“百村联盟”的跨省协作备受瞩目。当村歌《幸福东永固》唱响大江南北,当枸杞文化旅游节成为金字招牌,这个黄河岸边的小村庄,正以文化赋能产业,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阔步前行。5万株花木扮靓村容,21户美丽庭院示范户点缀其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美誉,是对生态与文明共生的最佳诠释。

红果子镇马家湾村

从“玫瑰之乡”到文明样板

在红果子镇马家湾村,田间地头的理论宣讲、通俗易懂的“三农”政策解读,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抵制高额彩礼的村规民约、积分兑换的激励机制,正重塑着文明乡风。

玫瑰文化节的浪漫、农家书屋的墨香,构筑起村民的精神家园;206户户厕改造、210户供暖升级、2.98万株树木栽植,让村庄颜值与气质并存。当农产品加工园里机器轰鸣,当文旅景区游人如织,55万余元的年均村集体净收入,见证着“党建+产业”模式的成功实践。

惠农区财政局

以初心践行使命

在惠农区财政局,“三个坚持”成为文明创建的核心密码。每周一学的理论课堂上,干部职工们认真聆听党的创新理论;主题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进社区,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三年来,70余次集中学习、240余场志愿服务,让“财政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服务惠民的战场上,他们是冲锋者。12万元创城帮扶资金、3万余元慰问物资,勾勒出财政人的民生情怀;“全国优秀健走组织单位”的奖牌背后,是干部职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改革赋能的浪潮中,他们是弄潮儿。“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的金字招牌,见证着财政杠杆撬动区域发展的强劲力量。2023年财政总收入18亿元规模跃上新台阶,惠农区的高质量发展便有了坚实的“财政底气”。

园艺镇水韵名都社区

用温度丈量幸福

走进水韵名都社区,“四维融合”的治理画卷徐徐展开。“书记领衔+网格联动”的机制下,20余项治理难题迎刃而解,3项国家级荣誉、13项自治区级荣誉,是对基层治理创新的最高褒奖。

建设15处充电桩、改造120个车位、实现1.7平方公里的垃圾“日产日清”……多项举措让老旧小区焕发出新活力。而“逐梦空间站”里的青春身影、老年大学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更彰显着社区的人文温度。5支志愿服务队、3大特色项目,将文明实践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角落,当“自治区社区治理百佳品牌”的牌匾挂在墙上,居民们的幸福指数也随之攀升。

张金芳家庭

用三十载坚守书写孝老爱亲温暖篇章

1993年,张金芳嫁入马学仁家,面对家中老弱病残的复杂境况,柔弱的她毅然挑起家庭重担。婆婆年老多病,16年间她悉心照料,从不让婆婆下厨,即便农忙再累也不让婆婆操劳;对待侄女,她视如己出,抚育其长大成人。对身患小儿麻痹症的二哥和智力残疾的二嫂,张金芳同样不离不弃。22年间,二哥患脉管炎无法自理,她骑车送医治疗;为保障哥嫂生计,她与丈夫凑钱开店并帮忙打理。二嫂瘫痪后,她又承担起全部照料责任,直至二人离世。

30多年来,张金芳以坚韧与大爱,在婆婆眼中是孝顺儿媳,在丈夫心中是贤妻,在邻里口中是楷模。她用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激励着身边人共建和睦家庭。

从产业振兴到乡风文明,从财政服务到社区治理,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犹如鲜艳的旗帜,在惠农大地上高高飘扬。它们以各具特色的创建实践,诠释着“文明创建促发展”的深刻内涵,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文明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惠农区将持续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书写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记者:周旭 马政杰)

来源:校园速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