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I do的倒闭,给所有消费者提了个醒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05:00 3

摘要:曾经的钻石,不知道怎么就被包装成了“爱”的象征,让无数的人掏空了钱包。

文|南风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不买就是不够爱?

曾经的钻石,不知道怎么就被包装成了“爱”的象征,让无数的人掏空了钱包。

而如今的钻石行业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人造钻正在挑战天然钻的地位,相关饰品的价格受到剧烈冲击,曾经的知名品牌I Do的母公司因不堪重负申请破产。

消费者逐渐开始怀疑:钻石真的值那么多钱吗?爱情真的要靠一块石头来证明吗?

钻石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营销骗局之一。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地球上这东西的储量一点都不少,根本没有宣传中那么“稀缺”

可宁愿“倒牛奶”都不可能降价的资本家们却联合起来,把控了全球的矿源。

一套操作下来,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储量,就是他们说了算了

定价权就再次回归到了那群大鳄的手上。

这自然还不够,作为“身份象征”的奢侈品只能在富人阶层流通,而这些巨鳄们的目标客户则是所有人

没有人傻到会为一小颗“玻璃珠”花大价钱,可又总有人为了爱情奉献出所有的一切。

于是那句经典的广告词就这么诞生了。

它让人相信这颗坚不可摧的石头就代表了夫妻之间坚不可摧的感情,想要长久相爱就要有信物来证明。

随后的明星代言、影视软广和社会舆论不断强化“钻石就是真爱”的概念,甚至逐渐在女性群体中产生“男人愿意为你买钻戒才是爱你”的观念。

到了20世纪中期,钻戒已经成为了西方人结婚的“刚需”。

I Do作为国内的钻戒品牌,更是深谙这套玩法。

从名字开始,I Do就在为人们添加心理暗示,将“I Do”就是“我愿意”的品牌理念植入消费者心里。

而且电视节目上有《披荆斩棘的哥哥》等综艺植入,短视频平台还有刘畊宏等顶流直播带货

就算是没想过要买戒指的观众,也会对这个品牌耳熟能详。

一旦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了买戒指的想法,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I Do。

神话开始破灭

但金刚石可不只是能作为饰品佩戴的,它还是很多工业零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很多切割工具和打磨工具中,都少不了金刚石的参与。

如果价格一直被奢侈品公司炒作维持在一个极高的价格,片金刚石砂轮都要卖好几百万,工业发展势必会受到影响。

或许也是在被逼无奈之下,国内开始着手研究“人造金刚石”

刚开始造出的东西跟所谓的“宝石”相差甚远,各种杂质多得离谱,连纯白透明都做不到。

不过难看归难看,用起来倒是不影响。

能用就意味着有工厂会买,有买卖就意味着有发展。

在一代一代的技术更迭过程中,国产人工钻竟然逐渐能媲美天然钻。

甚至很多时候人工钻的质感还要更好,而售价却不到天然钻的三分之一

蛋糕被动了,国外的行业大佬自然不高兴。

他们开始攻击我们破坏行业规则,号召大家不要买人造钻。

可想让消费者去同情一个日进斗金的企业,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后来他们又想出另一招,打算找专家进行鉴定,把人造钻打上“假”的标签。

那他们就可以说,买这种东西当礼物的人,根本就不爱对方。

珠宝鉴定专家却很无奈,因为很多情况下鉴别非常困难,代价太大,而消费者的肉眼又根本无法分辨

毕竟都是碳原子规则排列,谁又能说哪一个排得更好看?

结果就是没能阻止钻戒价格一路走低,最终行业利润也逐年下滑。

屋漏偏逢连夜雨,原矿储量巨大的新闻传出,轰动全球,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所谓“稀缺资源”可能是个骗局

再加上黄金又在一直涨价,这就导致自古偏爱金首饰的中国人,逐渐对钻石祛魅。

即便是结婚需要买戒指,也更加钟情于购买能够保值的金戒指。

另外国内的结婚率还在下降,从根本上就减少了戒指的客户数量。

所以说,I Do面临的最大困境其实是时代变了,即便它营销做得再好,破产也只是时间问题。

天下苦钻久矣

钻石行业集体吃瘪,最高兴的还是消费者,尤其是准备结婚的男生们。

曾经那些暗示性极强的广告可是让他们痛苦不已,看似浪漫,其实到处都是“坑”。

国外营造了“钻石”就是“爱情”的氛围,I Do等品牌则更进一步,直接升级成“不买就是不够真心”

Dr甚至还喊出了“一生一枚”的营销口号,直接给男性消费者套上道德枷锁。

这种看似无耻的营销手段,效果却是极好的。

无数人被迫在求婚时购买钻戒,哪怕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东西其实根本不值这个价。

但没有I Do的钻戒,求婚对象根本不会说“I Do”,无奈他们也只能掏空家底。

明明知道是智商税,可真架不住广告的轮番轰炸和舆论的压力。

更讽刺的是,这种宝石的保值率低得都有点可怜,有人花1.8万买的钻戒,回收时竟然只值180元。

想想也正常,谁也不愿意要一个“二手爱情”。

过去的几十年中,钻石行业成功让社会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价值观:

爱情必须用金钱来衡量,态度必须用金钱来证明。

可爱情是什么?是两个人共同面对生活中苦难的勇气,是彼此之间相互扶持的默契,是即便没有钻戒也能一生相守的和气。

只要能用真心换真心,即便是在手指上套易拉罐的拉环当戒指,都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好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拒绝这种消费主义陷阱,越来越少的人坚持“结婚必须买天然钻戒”。

他们要么就用黄金等其他材质的戒指代替,要么就选择更加便宜的人工钻,要么就直接选择不买。

当然消费的本质是个人的选择自由,如果就是喜欢钻石的这种璀璨,愿意为这份美丽买单的话也完全合理。

只是要明白,这只是一份装饰品和情感体验,绝非情感本身,不要被“不买就是不重视婚姻”这种话给绑架了。

结语

爱情不该被商业套路定义,真心也无需用天价饰品证明。

当我们不再被类似“钻石恒久远”的谎言绑架,才能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不是那颗会贬值的石头,而是那个愿意与你同甘共苦的人。

说到底,那不过是一颗被炒作过度的碳而已。

部分参考资料:

10万降至270元?天价钻石被河南小县城祛魅,I Do钻戒申请破产——大江网

I Do母公司被破产 周大生或只能蒙受亏损——新浪财经

钻戒品牌I Do母公司被申请破产:昔日资本宠儿,缘何跌落谷底?——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