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子关系如树之根,根深则风雨不惧……”在南平市家庭教育“五进”首场讲座上,厦门大学副教授赖丹凤关于如何“读懂孩子心”的授课如春风化雨,浸润300余位家长心田。2025年3月以来,南平市妇联全力推进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项目,以系统化设计、专业化服务、品牌化
“亲子关系如树之根,根深则风雨不惧……”在南平市家庭教育“五进”首场讲座上,厦门大学副教授赖丹凤关于如何“读懂孩子心”的授课如春风化雨,浸润300余位家长心田。2025年3月以来,南平市妇联全力推进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项目,以系统化设计、专业化服务、品牌化运作,推动科学家教理念在闽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开展讲座477场,惠及家长10.2万余人次。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强化组织领导。南平市、县两级妇联把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主动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争取党委和政府重视支持。目前,南平市以及10个县(市、区)均已将“五进”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系统谋划。为切实推进项目,南平市妇联建立“三个一”工作体系:制定一套实施方案,联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制定《南平市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实施方案》,并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细化本地方案;完善一套工作流程,设置“双审制”,逐级召开工作部署培训会,确保“五进”工作思路清、任务明、责任清;建立一项推进机制,实行“月调度、季调研、年总结”,实时把握推进进度。
明确实施路径。突出立德树人,创新构建“345”工作机制,以学校主战场、家庭主舞台、社会大课堂“三翼联动”,完善师资赋能、课程提质、阵地优化、品牌聚力“四维支撑”,推动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覆盖”,形成全链条、立体化服务格局。
健全队伍体系。健全“市级专家库+县级骨干团+乡级志愿者”三级梯度队伍,在市级68人家庭教育专家智库的基础上,各县(市、区)不断充实“小桔灯”家教讲师团、“启航”家教讲师团等13支270人家庭教育讲师队伍,引入阳光志愿、春暖社工、小白杨社工等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夯实人才基础。
培训赋能提升。为系统性提升队伍专业水平,举办2025年南平市家庭教育骨干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高位嫁接福建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专家,通过3天2夜沉浸式授课、零延迟互动、实践工作坊,提升100名家教骨干理论思想、法律政策的认知水平及课程设计、案例实践等实务能力。
精准师资匹配。试行“三单制”服务,采取“家长点单-妇联派单-讲师接单”模式,根据讲师的专业特长和授课风格,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家庭的需求特点,围绕品德养成、亲子沟通、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安全教育等家长关切的主题建立师资课程库,为各场讲座提供精准的师资匹配,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四个中心”靶向发力。联动市委党校发挥“家风建设研究中心”作用,在主体班开设“《朱子家训》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课程。武夷学院人教院作为“家庭教育研究中心”,针对特殊(孤独症、抽动等)儿童、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心理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开展心理咨询基础培训。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早期教育研究中心”职能,举办托育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和托育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开展早期教育公益指导活动。市妇儿活动中心强化“家教指导服务中心”功能,持续开展“儿童益学堂”“亲子益学堂”。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一县一品”突出重点。指导各县“市、区”打造本土特色品牌,如延平区深耕“百合姐姐家教课堂”,以“云课堂+实体课”开展亲子沟通、心理健康家教课程;邵武市打造“樵川慧育”特色品牌,对接社工组织“菜单式”精准服务,形成“部门 + 社会”双轮驱动;顺昌县通过部门联推、专家联训、阵地联用、活动联办、案例联评的“五联共建”资源整合模式,深化“知子花开”品牌;浦城县立足廖俊波家风家教馆和《章仔钧家训》等本土资源,推进“本土家训+现代教育”特色课程;光泽县发挥“同心护航”家教指导服务中心作用,提供“以人为本、科学指导、多元协同、高效服务”的专业化服务。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服务形式”转变升级。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形式,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网络平台开设直播讲座,方便家长“云端”随时随地参与学习;并通过读书会、心理剧演绎、亲子共学等方式,融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体验、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增进感情,将家庭教育从“单向输出”转变为“多元互动”,从“单次讲座”升级为“系统课程”。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学校主战场夯基固本。结合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推动将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及指导服务实践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实现“校校有活动、班班有指导”。积极运用学校一体化多媒体系统,采取“主会场+班级直播”的同步观看方式,突破场地限制、扩大受益人群,实现了优质家庭教育资源的集约化共享。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家庭主舞台赋能增效。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分类施策推进“五进”工作:在农村地区,实施“三时”工作法,利用农闲时、节假时、晚间时开展家教讲座;在社区层面,重点开展手机网瘾、隔代教育等家庭迫切需求的主题课程;针对机关干部,推动家教讲座进党校,号召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在企业园区,探索在“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大型企业开设“午间60分”微课堂,形成“农村重时效、社区重需求、机关重示范、企业重便利”的服务格局。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社会大课堂拓展延伸。联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如联合市图书馆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科技之旅亲子活动,联合市博物馆开展“行走的博物馆”进家庭活动,联合市新华书店打造“同悦书香伴成长”亲子阅读品牌,每月常态化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深化“爱心妈妈·暖童心”五百行动,在64个“爱心妈妈”驿站开展家教指导服务。以传统文化赋能家庭教育,打造“朱子学堂”,举办“小小非遗传承人”亲子活动,提升儿童和家长文化素养。
下一步,南平市将持续推动“五进”项目走深走实,优化资源共享机制,深耕家庭教育沃土,让科学家教理念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一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