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题是,过去这么多年,日本央妈每年印钱的一半,最终都是去美国的,买买美债,买买美股。
日债收益率失控,或引发万亿美元资产重估
文 | A 森
A视野
2025
05/24
原 创
A视野 ID: AndsonVision
发现一个真实的世界
爱你的人,往往伤你最深
形势,正在加速恶化!
长期趴在地上的日本国债收益率,近期出现极为罕见的飙升。
这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正在加速抛售日本国债。
问题是,过去这么多年,日本央妈每年印钱的一半,最终都是去美国的,买买美债,买买美股。
那么,现在日本自己都身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暴,还有多少银子去匀给美国人呢?
毕竟,当日债的收益率都开始飙升,相当于市场自行加息,国际资本自然也会对日元资产的配置比例重估了。
此前,A森多次提示过,日本的通胀面临长期失控的风险。
这并不是唱空,而是警示。
一个迷失30年的国家,突然通胀飙升到3~4%,而且根本压不下来,这个是很恐怖的事情。
日本经济是7成对外依赖,这使得它很容易成为本轮中美博弈的牺牲品。
恶性循环之门,恰恰也就是在这个卡点,打开了。
通胀飙升,日本央妈就会加息,日本的国债收益率也会受到影响,进而使得日本国债每年的融资成本高企。
考虑到日本国债跟GDP的比值早已进入疯狂状态,飙升的国债利息负担,也让整个国债市场进一步承压。
然而,日本的社会福利,日本不少产业刺激政策,日本的需求侧维稳,是严重依赖国债市场融资的。
所以,日本的国债市场有风险,那就不仅仅是对美元资产的风险,也会造就日本经济自身的严重风险。
以日本经济体量,它要是出点问题,我们真的可以毫无影响?
更关键的是,大家似乎也能够感受到:
全球各地的金融隐忧,正在此起彼伏,有一种摁下葫芦浮起瓢的既视感,这才是最可怕的。
————————
伴随着全球化40来年,其实,全球的金融市场也是相互盘根错节的。
尤其是美国及其盟友之间,早已形成了非常清晰的分工。
从实际运作角度,“美债—英债—日债—欧债”,成为新的攻守同盟。
这当中每一环都不能出大问题,否则必然会影响其它几个。
最近,英国突然增持美债,成为美债第二大海外债权国,就是因为英债很有问题,需要通过购买美债来给自己注入信用。
类似的情况,其实在日本这里,也是长期这么玩的。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相互注入信用;坏处是,彼此经济基本面、救市政策不一致,相互的联动效应会打击对方。
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的债务危机,有可能会外溢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激烈动荡,甚至激化其它国家的债务危机。
如果说这还是美国盟友圈子的事情,那么,从全球角度来看,形势更加复杂。
长期关注【A视野】的老铁都知道,“美股—中房—欧债—日债”四位一体,是次贷危机后全球需求侧的动力源。
今天,A森进一步拓展大家的思路:
这个是目前最为棘手的事情,也是掣肘我们不可能马上跟美国翻脸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今,“中房”还趴在地上,日债又出问题,美股隐忧不断,欧债貌似要扩容。
这意味着,整体全球经济动力已经边际递减。
更疯狂的是,它们共同的锚定物,美债,现在自己也是千疮百孔。
由于川普又要推进大规模的减税,算是在美债市场上又撒了一把盐,近期美债收益率也是飙升。
现在,市场很担心,会不会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半年就破5%,那全球融资成本岂不是高企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如果主要经济体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后面实体经济还发展个毛线?各类资产价格能不被动摇?
可以说,如今是,美债危机未消,日债危局正在上演,全球系统性风险层出不穷。
全球经济就像一艘船,船底到处都是洞,堵上这个洞,那个洞又出问题。
大家体会一下,融资成本的飙升,有多么彪悍。
—————————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的宏观政策也开始错乱起来。
大型经济体普遍面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从相互成就到相爱相杀。
你要搞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需要配合宽松;可是,货币政策配合,通胀起来了,财政融资成本高了,又怎么办?
更大的隐忧是,如果财政继续宽松下去,挤占了社会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必然使得私营部门举步维艰,相当于变相淘汰了私营部门,经济活力反而会在持续财政宽松中下滑。
这个现象,目前在主要经济体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包括我们自己,自从土地财政收入出现大幅下行,各种地方债就只能逆势扩容。
所以,大家会发现,最新的信贷数据中,居民家庭与企业都不太追加信贷,只有有形之手还在拼命加杠杆。
私营部门活力下降,赚钱效应变差,收入效应就会变弱,经济更加依赖财政宽松的路径来维稳。
而今天,日本作为先驱,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这条路的终点。
即,当财政扩容无法延续下去,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事实上,川普的各种折腾无非是要钱,本质上,跟日本的困境是相似的。
财富底部所需的流动性,正在加速从企业和居民手里,流向有形之手的资产和产能手里。
也因此,大家都是“有效需求不足”,都面临结构型的调整。
于是,我们看到一副图景:
不给居民家庭的资产注入流动性,需求侧会快速崩塌,那就是找死;可是,真的要像欧美日那样长期给社会注入流动性,又担心未来长期通胀的失控,那就是等死。
本质上,是接受当前就硬着陆,还是先软着陆、以后的问题以后说。
由于各国的考量和国情区别很大,这又使得“美股—中房—欧债—日债”四位一体内部不断相互打架。
现在的深层次卡点是:
中国不买美债,美元无法马上弱势;可是,美元无法马上弱势,全球经济不能有一个阶段性修复,美国人只能拗着不降息,起码保金融市场稳定,那中国也势必受到影响。
也因此,现在连全球经济动能都出现左右互搏。
可以说,日债的危局,只不过是一个表现形式罢了。
对比这个卡点,中美关税战都不是事!
向A森咨询 1v1私聊
Who is A森
A森,2021年全球经济危机成功预测第一人
(2017年起发表文章预警本轮危机)
独立投资人、独立学者、永是道哲学创始者、黄金雪坡理论体系的创建者、中美产业链战争理论首倡者
宏观经济领域大量研究成果,诸如:
中国长期低利率(2017)
中国楼市是财政现象(2018)
全球即将面临超长期大滞胀(2019)
美国即将买战争(2021)
前瞻预判中美金融战(2023)
研判中国大规模救市政策出台(2024)
每年出版新书,目前已经出版:
《从危机走向危机》(2019)
《永是道》(2020)
《谋逆》(2021)
《大而不能倒》(2022)
《生活方式》(2023)
《原罪》(2023)
《我们的信仰》(2024)
《笑醉录》(2024)
《走出至暗时刻》(2025)
重要公告:你可能会和A森失联!
【永是道YST】
今后【A视野】和【永是道】都是A森的公众号,基于鸡蛋不放一个篮子的原则,未来不时有一些文章会轮换在这两个号分别发布。因此,【永是道】这个号并不是简单的“备用号”,而是会有大量重要的思考文章给大家分享,也请大家留意加关并标上星标。
【A视野】
来源:A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