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指出,智能数据标注成为行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智能数据标注打开数据标注行业“新大门”
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指出,智能数据标注成为行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联合编制的《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及运营前沿报告(2025年)》也提到,要建设专业化数据标注基地,并通过运用智能标注工具、组建专业标注团队等,为人工智能训练输送高质量数据资源。
激发中小企业“强链补链”能力 需进一步破解五大难题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选取50个典型城市作为评估对象,对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等进行评估分析,形成《2024年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总结了中小企业“强链补链”仍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
包括现有部分政策难以有效匹配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创投机构数量持续减少,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不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瓶颈等。
时空智能发展须打好时空数据地基
时空知识是时空智能发展的数据地基。在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WGDC25)上,维智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陶闯提出,构建基于时空的基础模型,即汇聚天、空、地、场等各类数据资源,通过时空索引(坐标单元)组织人、地、企、事、物等各类数据,从而构建更加泛化的时空知识库。
京东集团副总郑宇也提到,要将时空数据转化为时空知识,建立时空知识图谱方能提供对如国土规划、应急响应等城市智能体的支撑。
区域产业人才竞争依赖制度创新能力
和君咨询发布的《地方政府如何高效实现产业人才的招引和培养?》,针对产业企业家、 核心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这三类核心产业人才提出招引、培育建议。
和君咨询认为,区域产业人才的竞争,本质是制度创新能力的竞争,通过构建“企业家养育—技术人才共享—产业工人定制”的差异化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可以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持久的产业竞争优势。
养老机器人进入家庭 仍需跨过三大门槛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养老机器人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不过养老机器人进入大众消费者的家门仍有三大门槛:技术门槛、推广门槛,以及老年人的心理门槛。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