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 打造就业“强磁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4 10:16 2

摘要:4月阳泉,桃河市集在灼灼桃花间热闹开市,粉白花瓣随风轻舞,摊主的吆喝声、市民的欢笑声交织成春日的交响曲,展现着城市的勃勃生机。而在就业创业领域,我市人社部门同样以坚定的步伐、创新的举措,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注入强劲动力,如同春日的暖阳,照亮求职者与创业者的前行

4月阳泉,桃河市集在灼灼桃花间热闹开市,粉白花瓣随风轻舞,摊主的吆喝声、市民的欢笑声交织成春日的交响曲,展现着城市的勃勃生机。而在就业创业领域,我市人社部门同样以坚定的步伐、创新的举措,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注入强劲动力,如同春日的暖阳,照亮求职者与创业者的前行之路。

2025年,人社部门围绕“稳就业保民生”目标,在就业服务、人才开发、培训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坚实的“人力根基”。截至目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8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91%。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474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3.1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完成98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1.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2%。

创新就业服务,拓宽就业“高速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市人社部门积极探索,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服务模式。从热闹非凡的现场招聘会,到人气爆棚的线上网络招聘会、直播带岗,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招聘信息触达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第一季度,25场线下招聘会吸引了2385家单位参与,提供12500余个岗位,4万余人次热情奔赴,7680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线上同样精彩,42场网络招聘会为742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需求7000余人,网站访问量超1万。

“以前找工作东奔西跑,现在通过直播带岗,在家就能了解企业情况,投递简历,方便多了!”求职者李杰兴奋地说。

同时,持续深耕“阳泉就业”直播带岗服务品牌,将直播频率从每周一次提升至每周两次。直播过程中,借助镜头全方位展示企业环境、清晰阐述岗位要求及薪资待遇,增设员工访谈、技能展示等环节,助力求职者直观了解企业,有力推动企业与求职者实现“双向奔赴”。截至目前,直播带岗累计观看人次已达15万。

此外,两名“数智人”主播——“阳阳”和“泉泉”的重磅推出,成为直播带岗的突出亮点,为求职者带来新颖体验,进一步提升直播带岗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聚焦人才开发,激活发展“新引擎”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当下的发展浪潮中,我市人社部门紧紧围绕人才开发这一关键课题,在多个领域持续发力,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运营管理,到就业见习的有序推进,每一项工作都稳步前行,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领域,产业园是关键的“桥头堡”。它始终坚守“聚集产业、协同创新、培育市场、孵化企业、促进就业、服务人才”的核心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创新“1+N”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格局,为我市数智新城建设以及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自去年12月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获评省级产业园后,其发展势头更是锐不可当。目前,已有41家企业入驻,产值已达4906.7万元。

在退伍军人专场招聘会上,前来应聘的退伍军人王嘉豪说:“这个招聘会真是太方便了,企业类型多,岗位选择也丰富,我今天已经和两家企业初步对接,感觉离找到心仪工作不远啦!”

除了产业园区的建设,基层服务同样是人社部门关注的重点。今年以来,基层服务站点高效运转,共办理各类业务近10万件,切实满足了群众“就近办”“多点可办”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已成功帮扶实名登记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560人实现就业,安置就业见习185人、大学生公益岗9人。

为进一步拓宽人才引入渠道,深化省校合作成为重要举措。以“山西省巡回招聘”“全国城市联合招聘”等活动为纽带,人社部门积极奔赴省内外高校开展合作对接。先后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11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指导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省内外14家高校院所、15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依托我市“一本两专”高校,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站,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通过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全方位服务,成功帮助200余家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共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400余人,签订三方就业协议121份。

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采集工作也成效显著,全市采集信息38万余条,更新1.4万余条,更新率在全省独占鳌头。

夯实基础保障,筑牢工作“稳定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人社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基础保障。我市人社部门深知,只有将服务根基筑牢、将制度框架夯实,才能为群众和企业架起畅通高效的服务桥梁。为此,人社部门从人员能力提升、服务架构完善、专业工作推进等多维度发力,以扎实举措筑牢工作“稳定器”。

服务窗口是人社部门与群众沟通的“第一线”,窗口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办事体验。一直以来,人社部门将加强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作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开展政务服务大厅工作制度和规范指引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工作人员不仅业务能力显著提升,服务意识也得到强化。

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等制度,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精简材料,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专门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咨询窗口,及时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在办事群众王晓菲看来,这些改变实实在在:“以前办事总担心材料不全来回跑,现在工作人员一次性就把需要准备的东西说得清清楚楚,而且办理速度也快了,真的很省心。”

基础保障工作的推进,离不开科学完善的服务架构。人社部门从三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其一,规范相关机构运营管理。2024年,相继出台《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办法(试行)》《阳泉市家政服务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暂行)》等制度,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运营管理提供明确规范。其二,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其三,创新开展分类施策,精准对接服务。每月10日,阳泉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阳泉天桥零工市场、阳泉市家政服务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三地同步举办“逢十”招聘会。三地各有侧重、互联互通,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起特色鲜明的对接平台,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阵地。

在夯实基础保障的过程中,人社部门还聚焦专业服务领域,为人才发展和行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积极开展人才素质测评工作。2024年,对市直事业单位新招聘的246名人员和200余名退役军人进行人才素质测评,帮助用人单位精准制订后续培养计划、助力主管部门掌握人才资源现状,实现岗位与人才的科学匹配。

另一方面,有序推进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在市人社局指导下,严格遵循规定程序,开展申报、审核、评审工作,通过设立绿色通道、优化评审条件、严肃申报纪律,确保评审工作公平公正、规范有序。

2024年,人社部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城镇新增就业18538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9.04%;13446名失业人员重获职场机遇,再就业率达目标值的122.24%;2636名就业困难人员在政策护航下实现稳定就业,完成率109.83%……这一组组数字,不仅是就业帮扶力度的生动注脚,更折射出人社部门践行民生承诺的坚实步履,让每个奋斗者都能在时代浪潮中锚定方向、扬帆启航。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人社部门将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引擎,在稳就业、促发展的赛道上接续奋斗。相信在政策的持续发力与社会各界的协同推进下,就业服务的温度将持续传递,更多劳动者将在时代的沃土上绽放光彩,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石芸)

来源:阳泉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