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锭变铝水,不产铝的水城“铝”创佳绩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4 10:19 2

摘要:六盘水市水城区不属于铝资源富集地,境内也没有大型铝矿。2024年,水城区铝产业产值超过了130亿元,年均增速达31.2%。水城区为何能“无中生有”并“铝”创佳绩呢?

六盘水市水城区不属于铝资源富集地,境内也没有大型铝矿。2024年,水城区铝产业产值超过了130亿元,年均增速达31.2%。水城区为何能“无中生有”并“铝”创佳绩呢?

贵州鑫泰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冷轧分厂技术负责人李宗洲告诉记者,2024年,企业把铝材卖到了中东,国内市场包括四川、浙江、广东、广西等。同样位于水城经济开发区的贵州九衡铝业有限公司,去年也走了几个出口大单,企业副总经理包广任说,产品卖到了南非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出口额4500万元人民币左右。贵州安润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泽勇也告诉记者,现在以铝代铜是一种发展趋势,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端的突出表现,也让贵州莹月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显平信心满满。去年贵州莹月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营收28.8亿,2018年营收1400万,6年时间增长了205倍,未来几年集团还要谋划上市。

产品畅销国内外、全靠链主带。电解铝产业非常依赖能源和资源,水城区铝产业从无到有靠的是充沛的电力供应,而从有到优靠的却是链主——双元铝业的引领。目前,双元铝业二期技改及扩能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部分电解槽已投入生产,正24小时不间断向下游供应铝水。该项目总投资超32亿元,预计今年三季度全部建成投产。

贵州水城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庆林表示,技改扩能项目主要基于几方面的考虑,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满足铝产业发展的需要。园区铝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对铝水的需求增加,企业把原来14.5万吨的产能进行等量技改,同时新增加了10万吨产能指标。原来企业也做铝锭,但现在铝水不够用,全部就地转化。

贵州莹月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显平表示,企业落户园区,就是因为双元。跟用铝锭加工相比,用铝水加工每吨会节约250块钱左右的重熔费,一年如果15万吨,会节省成本3000多万,另外,铝锭在重熔过程中会比铝水加工多0.5的烧损,综合下来会省掉很大一笔加工成本,而这些就是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从最初的卖铝锭到如今的卖铝水,铝产品形态之变,折射的也是水城铝产业从单枪匹马到聚链成群的过程。如今这里已是贵州省铝水转化率最高、产品门类最齐全、链条最长、配套最完善的百亿级产业集群。通过园区的企业分布图记者看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聚集了中下游铝及铝加工企业53家,产品达20多种,实现了从原材料到中高端产品的就地转换。这些企业相互间的最远距离不超过5公里,产业链的协同水平大大提高。

据贵州鑫泰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冷轧分厂技术负责人李宗洲介绍,莹聚恒(莹月帆)属于上游公司,和企业同属于一个园区的产业链,两家一墙之隔,小一点的铝卷依靠叉车就可以,基本上没有物流费用。电解铝属于高能耗行业,如今,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是行业共识,电解铝行业唯有解决好工艺落后、能耗偏高等制约发展的难题,才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塑竞争新优势。也正是基于此,双元铝业二期项目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降耗。

贵州水城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庆林表示,原来的电解槽工艺技术比较落后,升级改造采用国内最成熟的500千安电解槽,吨铝电耗达到13300度以下,优化了能耗指标。颗粒物、二氧化硫等的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企业会进一步利用新的技术节能降耗,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带动下游企业转型升级,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目前,双元铝业的绿电占企业用电总量的38%左右,每吨铝综合电耗同比降低650度。企业正积极探索实践“铝业+光伏”新模式,计划建设屋顶光伏、储能电站等项目,助力“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化,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