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964年,苏联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世界的重大事件,在一场神秘的“宫廷政变”中,没有任何流血和牺牲,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被他曾经提拔的年轻人赶下了台,这位年轻人名叫勃列日涅夫。虽然赫鲁晓夫被赶下来台,但是和之前所有的流血的政治斗争不同,这一次苏联政府破天荒
在1964年,苏联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世界的重大事件,在一场神秘的“宫廷政变”中,没有任何流血和牺牲,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被他曾经提拔的年轻人赶下了台,这位年轻人名叫勃列日涅夫。虽然赫鲁晓夫被赶下来台,但是和之前所有的流血的政治斗争不同,这一次苏联政府破天荒地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安度晚年的优厚待遇。但是没想到晚年已经失去权力的赫鲁晓夫依然能整出来天大的狠活,甚至直接把苏联架在火上烤。
成为平头老百姓的赫鲁晓夫虽然失去了曾经拥有的至高权力,失去了被人簇拥的感觉,但是在另一方面他看到了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他看到了农民的艰辛,听到了工人的怨言,见识了手握小小权力的人的蛮横无理。
他开始反省自己,曾经最爱的《真理报》在他眼里已经一文不值,他非常厌恶这份谎话连篇的官方报纸,反而在他当政时特别指示要干扰的两个“敌台”——美国之音和BBC,现在却成了他每天都要收听的广播。在很短的时间里,苏联曾经的领袖,竟然转变成为了体制的异议者,这似乎令人难以想象,但它就是真实的发生了。
翻墙偷听敌台的同时,他从儿子那里得到了几本“禁书”,这些书都曾经被他宣布为反动书籍,当看完其中一本小说《日瓦戈医生》后,他有些怆然的感慨道:“我们不该禁止他,里边并没有什么反苏言论”,在看到了更多的真相后,赫鲁晓夫思想发生了转变,他想要写一份个人回忆录,决定忏悔过去所做的一切。
比较讽刺的是,这位苏维埃政权的创始人之一,自己亲笔撰写的回忆录竟然也会被苏联当局宣布为禁书而不得出版,有些人毫不客气地要求他立即停止撰写回忆录,并交出已经完稿的部分。摆在赫鲁晓夫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是继续在苏联享受着优越的生活,还是坚持保留自己撰写回忆录的权利,他选择了后者。
赫鲁晓夫拿出当年自己搞地下工作时的机智,从翻墙偷听敌台中获得海外线索,在很多当年被他收拾和批判过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帮助下,和克格勃特工斗智斗勇,最后成功将手稿偷运到了美国,并于1970年在美国发表。可以想象当赫鲁晓夫回忆录出版后,整个美西方是什么样的表情。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的语气非常接地气,表现的就像一个乌克兰农民一样,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他感叹革命了几十年了,工人生活水平还赶不上他青年在沙俄时当工人的生活水平。(难怪苏联政府不让他出版,这是在疯狂的打苏联的脸啊)。
1971年9月11日,这个共运历史上最高级别的偷听敌台“翻墙者”在病榻上与世长辞。在他去世之后,苏联各大媒体竟“默契”的没有发出扑告,也没有公布葬礼的时间和地点。他没有获得像其他苏联领导人一样的待遇,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而只是葬在了新圣女修道院公墓。但即使如此,在他下葬当天依然有大量的苏联百姓自发为他送行。
来源:诉与山鬼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