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惊魂:寒蝉效应、觉醒病毒与中美国运之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4 12:11 2

摘要:理解“特朗普新政”的一个有用的角度是:特朗普就像一个爱搞恶作剧的熊孩子,每天苦苦思索的不是如何让美国再次伟大,而是自己如何才能震惊世界、上头条、过把瘾——这是“极度自恋人格”最突出的行为特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即使让美国自残他也不会犹豫。

原创 刘胜军

理解“特朗普新政”的一个有用的角度是:特朗普就像一个爱搞恶作剧的熊孩子,每天苦苦思索的不是如何让美国再次伟大,而是自己如何才能震惊世界、上头条、过把瘾——这是“极度自恋人格”最突出的行为特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即使让美国自残他也不会犹豫。

特朗普和他组建的奇葩内阁,犹如一群闯进白宫的野蛮人。不要试图猜测特朗普政府下一个怪招是什么,因为他的脑回路不一样、做人的底线也不一样(看完特朗普“百日新政”内阁会议视频,我彻底放心了)。

2021年国会暴乱中的特朗普支持者

4月2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解放日”,抛出“对等关税”核弹,全球果然被吓尿了。不过,这出戏有三点大大出乎特朗普的盘算:1)没料到中国强力反制,成为唯一一个针锋相对反击美国的国家;2)没料到美国金融市场被吓傻了,股债汇三杀;3)没料到全球居然抛售美元资产,这与过去几次危机中美元和美债成为“避风港”完全相反。

总之,“对等关税”这出戏没演好。于是,很不爽的特朗普又把下一个目标瞄准了哈佛大学。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扔下一颗重磅炸弹:暂停哈佛大学招收新国际学生的资格,并要求已经入学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美国留学生的合法身份。

这是一次骇人听闻的野蛮行径

——严重违背契约精神。已经发放的学生签证,突然被取消,这是对契约精神的赤裸裸背离。

——规则不溯及既往,这是起码的常识。特朗普政府可以禁止哈佛从明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虽然这也会遭遇法律诉讼),但强迫已经入学的国际学生立即转学,这已经是流氓行径,绝非一个文明国家所能为。

——不留缓冲时间,令人发指。留学堪称人生大事,岂能像看电影一样随时进场退场?特朗普政府只给哈佛大学72小时的期限,这简直是治国如儿戏。

幸运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联邦法官杰弗里·怀特当天发布禁令,阻止特朗普政府在案件审理期间终止各大学(包括哈佛大学在内)国际学生合法身份的措施生效,禁止特朗普政府以移民身份为由逮捕或拘留任何在美国之外出生的学生。怀特表示,政府对国际学生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长达72页的诉讼中,哈佛大学声泪俱下指控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做法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报复性行为”:

——(特朗普)政府一挥笔,就试图抹去哈佛大学四分之一的学生,这些国际学生为本校及其使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政府对哈佛大学行使(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的权利,拒绝政府控制哈佛大学治理、课程设置以及师生‘意识形态’的要求而采取的最新明显报复行动。

哈佛现任校长Alan M. Garber的反特勇气值得全世界致敬

谢天谢地,美国的司法系统还没有“特朗普化”。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法院成了阻挡“特朗普洪水”的最后一道堤坝。但是,特朗普不会就此罢休,他还会不停地发起攻击,必要时甚至可能无视法院裁决,将美国引入“宪政危机”的风暴眼。在加西亚未经正当程序被驱逐一案中,他已经这么做了:对法院要求接回加西亚的判决不予理睬,拖着不办,看你法院能把我咋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寒蝉效应

特朗普2.0以来,大力推行联邦机构裁员、非法移民驱逐等极端政策,但并未遇到公然反抗者,直到他踢到了哈佛这块钢板:哈佛不跪!此前,特朗普政府冻结了对该校总额为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并威胁考虑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

对特朗普而言,与哈佛这一次的过招,意义重大。如果特朗普输了,将引发连锁反应,其他大学都会学习哈佛硬刚;如果连实力天下第一的哈佛都输了,想必其他大学只能下跪求生了。

简而言之,特朗普力图通过野蛮打压哈佛,制造“寒蝉效应”(Chilling Effect),即通过严惩反抗者,对其他人进行吓阻。果然,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在社交媒体上亮出了底牌:

——大学招收外国学生并从高额学费中获利是一种特权,而非权力。哈佛大学本有诸多机会改正错误,却执迷不悟。他们的下场也将成为美国所有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警示。

觉醒病毒

在特朗普的价值体系中,反对“身份政治”(觉醒病毒)占据重要地位。而大学,被特朗普视为播种“觉醒病毒”的罪魁祸首。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上任就立即宣布,取消联邦政府的DEI政策(多元化Diversity、公平Equity和包容Inclusion),政府将只承认“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并通过行政命令消除联邦层面的DEI规定。

DEI的初心是好的,是为了推动不同种族、性别和社会背景群体在教育、职场等领域获得公平的机会。然而,不幸的事,腐朽的民主党将DEI推向了极端(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国居然有97种性别),最终也葬送了民主党的政治前途。

90年代后,美国社会开始从“反歧视”向“主动促进多元化”转变,LGBTQ群体从被歧视变成了“时尚潮流”的象征。马斯克儿子变性对马斯克产生了极大刺激,成为促使他背叛民主党投靠特朗普的最后一根稻草。发誓要摧毁觉醒病毒的马斯克说:

——青少年变性明显是邪恶的,任何提倡这一过程的人都应该被监禁。(儿子变性的过程中)我是被诱骗才这么做的,实际上,我失去了我的儿子。

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黑命贵”运动,更促使DEI政策走向高度政治化,许多企业、大学和政府机构承诺增加DEI投资,设立种族公平培训,甚至调整招聘和晋升标准。一些机构开始规定领导岗位的性别或种族比例,引发“逆向歧视”(Reverse Discrimination)争议。

2021年,DEI迎来最高潮。拜登政府指示每个联邦机构实施或增加“DEI”培训计划,制定“内部政策和程序以支持”员工“过渡”到另一种性别,并向白宫指导委员会提交年度DEI计划和报告,建立“机构公平团队”,并任命一名“首席多元化官”来监督合规性。《芯片与科学法案》规定:半导体制造商若想获得美国政府及其下属机构的资助,必须满足一定的DEI要求。

不能不说,DEI运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能力不重要,标签才重要。难怪,特朗普阵营声称这是“逆向种族歧视”。在这一点上,民主党人可谓愚蠢至极。曾参与民主党总统提名角逐的桑德斯在哈里斯败给特朗普后一针见血指出:

——不只是哈里斯的问题。民主党越来越成为一个身份政治的政党,而没有理解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是工薪阶层。工人离开民主党的趋势始于白人,并加速向拉美裔和黑人蔓延。

“觉醒病毒”正成为撕裂美国社会的鸿沟:民主党人似乎把这个词视为一种荣誉勋章,而共和党人则把它当作必须禁止的东西。

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是 “反觉醒文化”运动领头人之一。德桑蒂斯在佛罗里达州通过了《父母教育法》和《停止觉醒法》,在学校实施限制在课堂上出现种族、压迫、性别和性取向话题的政策,还禁止在公立大学校园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项目(DEI)上投入资金,拒绝在州立高中开设非裔美国人历史的大学预修课程。

清除“觉醒病毒”是特朗普2.0的重要议程。由特朗普支持者炮制的著名的《2025计划》写道,“联邦教育政策应受到限制,最终应取消联邦教育部。在相关部门行使权力时,这些权力应该赋予学生和家庭,而不是政府。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家庭和学生应该可以自由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学校和学习环境。”

自上任以来,特朗普已签署多项行政命令,试图在联邦政府、教育机构和私营公司中禁止多元化实践,其中包括公立大学和任何由教育部管理或接受其资助的学校。特朗普声称,如果任何学校不遵守这些行政命令,他们所接受的所有联邦资金将被切断,并可能失去合法认证。

客观地讲,特朗普反对DEI是有民意基础的。但是,他以如此蛮横的手段对大学极限施压, 直接威胁到了大学的尊严和学术自由,这是哈佛们无法接受的原因。哈佛捍卫的不是DEI,而是学术尊严和自由。哈佛的校训就是拉丁语“真理”(Veritas)。

美国优先与孤立主义

特朗普主义也具有“孤立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的鲜明特征。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属于《乡下人的悲歌》中描写的乡下人,他们会为特朗普摧毁哈佛这样的精英大学而幸灾乐祸。

不排除特朗普政府的确不欢迎外国学生赴美留学,这次对哈佛的行动可以看作一次“压力测试”。在2020年5月,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就发布了一项名为《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的行政命令,即所谓“10043号行政令”。

2025年3月12日,美国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赖利·穆尔(Riley Moore)推动国会立法,希望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国留学签证。穆尔表示:“每年,我们允许近30万中国公民持学生签证来美国。我们实际上是在邀请中国‘监视我们的军队’、‘窃取我们的知识产权’并‘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留学选择步入“两难时代”

虽然联邦法官制止了特朗普对哈佛国际学生的疯狂行动,但这一事件已经为“留学美国”投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特朗普传递的信号再明显不过了:美国不欢迎外国留学生。

可以预见,特朗普与哈佛的斗法还会持续。法官可以阻止特朗普的疯狂做法,但特朗普政府的官员却不会因此受到任何惩罚。这是一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特朗普手中的“不对称战争”。

此外,特朗普政府在就业机会、工作签证等方面很可能会阴招迭出,留学生群体会面临持续的不确定性和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美国”成了两难抉择:其他国家,学校不够理想;美国学校好,但要忍受惊吓和风险。

使用笔名“兔主席”的知名博主、哈佛毕业生任意写道,美国政府正在“阉割”自己的顶尖大学。

中国应积极承接美国人才的流出

特朗普打击的不仅仅是留学生,还有大学教授。由于特朗普撤回联邦援助,很多大学陷入资金困境,一些研究项目难以为继。在“麦卡锡主义”起死回生的今天,华裔科学家群体生存尤为艰难,他们会持续遭受“间谍调查”的压力,甚至会丧失人格尊严。

有两个案例必须引起大家的警惕:

1、知名华裔分子生物学家吴瑛(Jane Wu)于2024年7月10日在位于芝加哥的住所内自杀,享年60岁。杜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王小凡认为:“调查基本上毁了吴瑛的职业生涯。” 吴瑛悲剧不是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2018年,斯坦福大学天才物理学家张首晟去世,年仅55岁,之前其公司遭到美国政府调查。

2、2023年5月,佛罗里达州通过SB 264法案,禁止中国、俄罗斯等7国公民购买佛州军事设施5英里(8千米)内的房产,并限制中国公民购买超过2英亩(81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绿卡持有者虽豁免,但若被认定为“代理人”(如与中国政府存在关联),仍需强制出售房产。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020年因为特朗普“中国行动计划”而被美国判处软禁6个月的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知名纳米科学家利伯(Charles Lieber),已于2025年全职加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利伯曾获包括沃尔夫化学奖与威尔许化学奖在内的众多奖项,2000至2010年间还被汤森路透评为“全球顶尖化学家”之首,2017年则被哈佛大学授予最高级别荣誉教授称号。

利伯教授弃暗投明,你还犹豫什么呢?如此攸关国家命运的历史时刻,更凸显董小姐的愚蠢和无知(这三个男人,个个秒杀董小姐)。

感谢“川建国”,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哈佛惊魂,让我想起《纽约时报》5月19日发表的文章“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文章写道:

——多年来,理论家们一直在设想一个“中国世纪”的到来:在那个世界里,中国最终利用其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潜力超越美国,重塑全球力量格局,使其以北京为中心。那个世纪可能已经到来,而当历史学家回顾时,他们很可能会指出,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前几个月是中国拉开距离,把美国甩在后面的分水岭。

——特朗普正在大肆破坏美国力量和创新的支柱。他的关税正在危及美国公司进入全球市场和供应链的机会。他正在削减公共研究经费,削弱我们的大学,迫使有才华的研究人员考虑离开美国前往其他国家。他想缩减清洁能源和半导体制造等技术项目,并在全球大片地区消灭美国的软实力。

——美国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严重衰落的国家。要避免这种严峻的局面,就意味着要做出本应显而易见并已得到两党支持的政策选择——今天就做:投资研发;支持学术、科技和企业创新;与世界各国建立经济联系;为国际人才和资本创造一个友好、有吸引力的环境。然而,特朗普政府在这些领域的做法恰恰相反。

来源:东方红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