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一位浙江网友发帖记录了家人从被蜱虫咬,到发烧去世的全过程。
·
每到周末
一刷朋友圈,好家伙!
↓↓↓
大大小小的公园
比早八地铁还热闹
溯溪的 “特种兵” 们
在小溪边疯狂上分
露营的帐篷
能从草坪东头排到西头
先别着急冲!
当你在草丛边快乐拍照
帐篷旁惬意野餐时
一种阴险猥琐的小虫
正暗中观察,伺机出手
是的,就是它
蜱虫
一旦被它叮咬住
它就疯狂吸血,绝不松口
更麻烦的是
它还是个行走的“病毒包”
搞不好
可能致残,也可能致命
▽
01
从发烧到死亡,
仅仅只有7天
▽
前阵子,一位浙江网友发帖记录了家人从被蜱虫咬,到发烧去世的全过程。
短短 7天,人就没了。
该网友称,这名亲属经常在农村种菜,可能是在菜地被蜱虫咬的。
其亲属的死亡证明显示,直接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部分原因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而蜱虫叮咬,正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一位曾被蜱虫咬过的网友在评论区跟帖称,“起初并没有意识到不对劲”,毕竟——
不疼不痒没啥感觉。
而这,正是蜱虫鸡贼的点:
咬人时分泌少量具有麻醉性质的唾液,实际附着在人身上吸血,同时释放毒素:它的体内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螺旋体及32种原虫。
简直就是“行走的病原库”。
蜱媒传染病多达 40 多种,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姆病、斑点热、蜱传回归热等。
被传染的人,一开始可能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让人误以为是感冒发烧,继而耽误治疗。
类似的悲剧,年年都在发生。
被蜱虫叮咬
4位老人先后去世
▽
此前,“河南4人因蜱虫病病逝”冲上了热搜。
当时,河南信阳的一名七旬老人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去世。3名老人帮忙给逝者净身穿寿衣。
但葬礼结束后,这3位老人接连出现高烧持续不退、乏力等相似症状,后均确诊为蜱虫病,先后不治去世。
02
蜱虫是怎样“作案”的?
▽
蜱虫,也称为“草爬子”“狗豆子”。
虽然被称为“虫”,但它不是昆虫,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通常在草丛、灌木丛、森林、草原或者山地出没。
这种小虫,是贪婪的“吸血鬼”。
没吸血之前,蜱虫的身型很小,大概绿豆那么大。吸血后,身子就会胀大,跟黄豆差不多大小。有时,甚至有指甲盖般大小。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
身上有黄豆般大小的虫子,怎么可能发现不了?
这种阴险的小虫,专挑人们皮肤较薄又难被发现的部位“下手”。比如头皮、耳后、腋下、腹股沟、脚踝下方、脚趾间等部位。
有的叮咬了 1~2 天才出现一些炎症反应,轻的仅有一些红斑,在叮咬的部位会有瘀点和瘀斑。
比较严重的,叮咬周围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甚至有水泡。
时间长会形成硬结,抓破以后会形成浅的溃疡。
蜱虫停留时间越久,毒素释放越多。
因此,一旦发现这个“吸血鬼”,要及时将它清除。
03
发现身上有蜱虫,该怎么办?
▽
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反应可能是:
直接拍死 / 拽出来 / 捏爆 。
千万不要!
蜱虫的“嘴巴”有倒刺,而且嘴和腹部的连接处很脆弱。直接拍打,可能会导致虫头进一步扎入体内,释放更多毒素。
直接硬拔?
有人这么干过,结果……感染了!
直接硬拔,很容易使它的口器折断并留在皮肤里。处理不及时,轻则皮肤过敏、溃烂、发炎,重则引发感染。
那么,用打火机烤,能逼它出来吗?
太天真!
这样做不仅会烫伤到自己,还会刺激蜱虫分泌毒素,增加感染风险。
发现蜱虫
这样处理才对
▽
先麻醉
可用酒精或乙醚涂抹在蜱虫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如果蜱虫叮咬很牢固,或钻入过深,建议直接就医。
小心拔出
拔出蜱虫时,用小镊子或小钳子(没有小钳子时,要用纸或布保护手指)尽可能贴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尽量夹住头部,不要夹腹部。
之后缓慢将蜱虫垂直向上拔出。不要猛拉或扭转。
取出了蜱虫,也不是万事大吉。
首先,要用碘伏或酒精给伤口消毒。
其次,还要仔细检查全身,蜱虫可能不止一只。
此外,蜱虫如果有携带病原体,部分潜伏期可长达1个月,所以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如果有发热、皮疹、头疼、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等症状,要赶紧去医院。
04
爬山逛公园露营,
户外活动一定要做好这些
▽
蜱虫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基本有草和树的地方就有它,每年4月至10月是活跃期。
因此,去山林、草原等地旅游,或是去户外露营、逛公园时,一定要做好防护。
全身武装
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
不要直接坐在草地、草丛等上面,可以铺上野餐垫。
去郊野或户外公园时,穿上鞋子、长袖衣服和长裤,将裤脚扎进袜子。不要穿凉鞋、拖鞋、露趾鞋。尽量少露出皮肤,别给蜱虫可乘之机。
图源:珊珊辣妹🌺
全身检查 + 清洁
户外活动完回家后,要全身检查。重点检查肘窝、腋窝、脖子、耳朵背、腹股沟等虫子容易藏匿的地方。
头发里面也要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小红点、肿包等。如果孩子身上突然多出“黑痣”,一定要警惕是否是蜱虫。
图源:小红书用户“是嘟嘟呀!!”
还有一些蜱虫会附着在衣物鞋帽上,所以仔细检查全身后,最好也把衣物鞋帽也看一遍。
给宠物定期除虫
蜱虫不仅会叮咬人,动物也是它的寄生目标。如果出门带了宠物,回家后也要仔细洗洗澡、做检查。
图源:小红书用户“momo”
相对于成人,喜欢去树林、草丛玩耍的孩子们,则更容易成为蜱虫的目标。所以,出门以及回家后的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转发提醒家里其他人,如果带娃去草地玩了,回家一定要仔细检查!
部分资料来源:
头条新闻、江苏新闻、深圳卫健委
本文审稿专家:
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张交生
来源:深圳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