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水稻的稻曲病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3 00:21 2

摘要:稻曲病是水稻生长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穗部,导致稻谷品质下降、产量减少。防治水稻稻曲病需要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稻曲病是水稻生长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穗部,导致稻谷品质下降、产量减少。防治水稻稻曲病需要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选用抗病品种: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在种植前应选择经过审定、抗稻曲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可以向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咨询适合本地种植的抗病品种,这是防治稻曲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避免种植过密,保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稻曲病病菌生长和传播的环境。一般来说,杂交稻每亩插植1.2万 - 1.5万穴,常规稻每亩插植1.8万 - 2.2万穴较为适宜。科学施肥:遵循“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即前期重施基肥和分蘖肥,促进水稻早生快发;中期适当控制氮肥用量,避免水稻贪青徒长;后期根据水稻生长情况适量补施穗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科学管水: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生育阶段合理灌溉。分蘖期保持浅水层,促进分蘖;晒田期适当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增强根系活力;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干湿交替,避免长期深水淹灌。良好的水分管理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田间湿度,不利于稻曲病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清除病残体:水稻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的病稻草、病谷粒等病残体,并集中进行销毁处理,减少田间病菌的残留量,降低来年的初侵染源。利用有益微生物:一些有益微生物对稻曲病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如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可以通过施用含有这些有益微生物的生物制剂,来抑制稻曲病病菌的生长。生物农药:一些生物源农药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对稻曲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可以在发病初期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来源:本草情报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