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抖音刷到过几百条相似的内容,为什么有的视频点赞破百万,有的却无人问津?其实抖音用户的口味早有规律可循。不用研究复杂算法,记住这三条接地气的创作法则,你的内容也能成为“流量收割机”。
在抖音刷到过几百条相似的内容,为什么有的视频点赞破百万,有的却无人问津?其实抖音用户的口味早有规律可循。不用研究复杂算法,记住这三条接地气的创作法则,你的内容也能成为“流量收割机”。
法则一:给眼睛“吃冰淇淋”
抖音用户的手指比大脑反应更快——刷到视频的前3秒,眼睛没被吸引就划走了。记住两个视觉秘诀:
颜色要炸:早餐教程用黄澄澄的煎蛋特写开头,穿搭博主用荧光绿外套冲击眼球。
动作要带感:教收纳不用说话,开头直接“唰”地拉开抽屉展示整齐空间;探店视频从推门瞬间开拍,仿佛带着观众闯进新世界。
街边卖炒饭的小哥就是典型案例:每次开火前把鸡蛋高高抛起接住,铁锅蹿起的火苗配上红色围裙,这条15秒视频让他一天接到20个加盟咨询。
法则二:让观众“占便宜”
抖音用户最爱“马上能用”的干货,记住这三类内容最吃香:
生活黑客:空调清洗喷壶的六种用法、过期牛奶秒变清洁剂
避坑指南:“买榴莲千万别摇” “健身房私教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秒懂教学:Excel技巧用手机进度条演示,蛋糕教程精确到“打蛋器转23圈”
有个修车师傅把“10元解决车窗异响”拍成系列,用螺丝刀敲打不同部位对比声音差异,每条视频都能带来十几个到店客户。记住:越像邻居大姐分享的生活窍门,越容易爆火。
法则三:把情绪“钩”进屏幕
抖音是情绪放大器,能引发这两种反应的内容永远不会过时:
爽感制造机:切肥皂解压、巨型泡泡破裂、收纳达人狂卷胶带
情感共鸣器:外卖小哥蹲路边吃蛋糕、女儿偷拍父母拌嘴日常
但要注意分寸:
别刻意卖惨(失业创业故事已经失效)
避免强行升华(“看到最后哭了”的套路遭人反感)
真实感比演技重要(手机随手拍比专业布景更有说服力)
最近爆红的菜场画家阿姨就是典型:她蹲在摊位前用粉笔画明星肖像,围裙上的油渍和精致画作的反差,让200万人主动点击关注。
避雷指南:这三种内容千万别碰
说明书式讲解:坐在桌前念稿子、对着PPT讲课
自嗨型内容:拍自家猫吃饭全程不剪辑、旅游vlog只有风景空镜
盲目追热点:一窝蜂拍“挑战”却无新意,反而淹没在同类视频中
有个反面案例:书法老师用专业设备拍运笔过程,配上文言文解说,播放量始终不过千;改成用毛笔写网络热梗,加上“写错字被墨汁溅脸”的花絮后,单条视频涨粉2万。
终极秘诀:把自己当观众
每次发布前问三个问题:
这条视频值得我停下刷屏的手指吗?
看完能马上用到生活里吗?
会想@哪个朋友来看?
来源:阿萨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