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服了全季,和黑土地杠上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4 16:57 2

摘要:四处奔忙的我们,习惯了在会议室里囫囵吞下早已冷透的外卖,赶飞机时随手抓个饭团草草充饥,一杯黑咖啡就可以搪塞空荡的胃,深夜里又用泡面的热气敷衍疲惫的身躯……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吃一顿饭了?

四处奔忙的我们,习惯了在会议室里囫囵吞下早已冷透的外卖,赶飞机时随手抓个饭团草草充饥,一杯黑咖啡就可以搪塞空荡的胃,深夜里又用泡面的热气敷衍疲惫的身躯……

我们总在拼命奔跑,却忘记:吃饱了,才有力气跑。

人生大事,吃喝二字

中国有一句古话,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一代文豪苏东坡被贬至惠州时,将三百颗荔枝化作"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豁达。

生活大师汪曾祺下放张家口,在牛棚里画马铃薯时,仍不忘将烤薯就着星光细细咀嚼。

文人巨匠梁实秋更是在战火纷飞的北平,仍笑言“喝一碗热粥,炮火声都远了。”

人生在世,起起伏伏,但只要端起一碗热腾腾的饭,日子就还能过下去。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数十年如一日地下厨做简单的日式料理。

法国人再忙也要留出一小时完整享用午餐。

蔡澜说:用心对待三餐的人,才会被生活温柔以待。

很多时候,我们不只是在生活里吃一顿饭,也是在一顿饭里好好生活。

一碗粥气,就是生活的底气

中国人相信,米缸满,日子就稳。

老一辈人爱把“家里米缸不能空”挂在嘴边,从黄河边的第一粒稻种开始,中国人就把踏实感种进了泥土里。

土地不会说谎——金黄谷穗低头时,日子就有了底气。

离家的游子,在陌生的城市里,要是能吃上一口香喷喷的大米饭,那些漂泊的不安与浮躁,便会被热气一点点熨平。

依然记得,在全季酒店的早餐厅里,永远有一锅冒着热气的白粥,黏稠、甘甜,像极了小时候停电时,妈妈点着蜡烛端上桌的那碗。

吃上一口,这一天就踏实了。

据全季的熬粥师傅说,每天凌晨4点,后厨就会开始淘米,用最正宗的五常大米与农夫山泉水配比后慢慢熬制,不用电饭煲快煮模式,宁愿多花时间,也要让米吸饱水。

"很多客人没什么时间吃早饭,这碗粥,就是想让他们吃得简单又舒服。"这是他心里最朴素的愿望。

相信土地的力量,让愿望颗粒归仓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都在问:“不过是一碗最简单白粥,为什么在家里熬不出全季的味道?”

这就得说回大米本身,曾经有媒体发起了一个征集“中国哪里的大米最好吃”,五常大米高票当选。

是的,就在黑龙江五常市,北纬45度,有一块神奇的黑土地,捏一把能出油,插双筷子能发芽,种出来的米又香又甜。这里的稻子都是慢性子,一年只收一季,米粒结实,每一粒都有自己的态度。

五常大米的盛名下其实暗流涌动。市面流通的"五常大米"年销量竟超出实际产量十余倍,甚至出现了五常大米年产80万吨,卖出了1000万吨的奇闻,真真假假,李鬼难辨。

因此,全季没有选择中间供应商,而是直接在黑龙江五常兴隆乡圈了一块地。在这里,一场温暖的变革正在发生:

通过华住集团供应链与当地建立的产业帮扶计划,全季实现了源头直采,把真正的五常大米从黑土地搬运到了每一家酒店的餐桌上。多年来,不仅让土地重焕生机,更多的量产与增收,也让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看到了回家赚钱的希望。

今年小满,全季酒店还发起了“相信土地的力量,来全季认领一块地”的温暖行动,短短7天时间,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近2000份美好而质朴的愿望。

正值五常人忙着插秧的时节,全季挑选了100个最温暖朴实的愿望,伴随一棵棵稻苗插进了黑土地,生根发芽。

“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永远不谷贱伤农”

“希望生病的老爸能闯过一年又一年,给老爸加油,再冲2026!“

“许愿每一个农民伯伯都有好的收成”

“我在祖国边疆阿克苏,希望农村的各族小孩也能吃到不一样的五常大米。”

“许愿东北游子能吃到家乡大米~”

……

相信土地的力量吧!因为土地从不会辜负播种的人,就像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愿这些美好的愿望,能和秧苗一起蓬勃生长,最终化作沉甸甸的收获,颗粒满仓。

全季作为一个酒店品牌,不做联名、不搞快闪,而是把插秧种地这点事情,展开了讲给你听。看起来不算什么大动作,但在这个讲究“即时满足”的时代里,这种慢一点、真一点的选择,其实挺难得的。

来源:笑到飞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