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10年前,这封仅10字的辞职信。犹如一枚石子投入湖心,激起的涟漪蔓延成滔天巨浪。她叫顾少强,是一位心理老师。尽管她的这份工作,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但顾少强却不一样。她有一个梦,她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而学校却好似一座“围城”。困住了她的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10年前,这封仅10字的辞职信。
犹如一枚石子投入湖心,激起的涟漪蔓延成滔天巨浪。
她叫顾少强,是一位心理老师。
尽管她的这份工作,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但顾少强却不一样。
她有一个梦,她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
而学校却好似一座“围城”。
困住了她的青春,困住了她的梦想。
梧桐树从青葱到枯黄,已经轮回了10次。
她不想等自己两鬓斑白,流泪后悔。
于是在她35岁那年,选择了不再等待。
她要遵从内心,好好换一个活法。
2015年的时候,顾少强挥笔写下了辞职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领导劝她:体制是铁饭碗,摔碎了再难修补。
但已经熬了10年的顾少强,一刻都不想停留。
辞职后的第三天,她就带着1.2万元积蓄飞往成都。
和她的男友于夫双宿双飞,过上完美的二人世界。
那时候的她,无拘无束。
她可以静静地待在成都街子古镇,闻着栀子花香。
也可以随遇而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古朴的江南古镇,经典的越剧巡演......
只要她想,就会毫不犹豫的飞过去。
或许,这大概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吧。
然而花花世界,终归要有个落脚点。
民宿,一个让很多人寻梦的归宿。
2015年秋,顾少强和于夫在成都街子古镇落脚
这里古色古香,宁静怡人。
两人用借来的百万资金盘下老宅。
挂起了“远归客栈”的木匾
那段时间,于夫侍弄花草,她在屋檐下读书
古琴声混着雨打芭蕉的响动
仿佛从《牡丹亭》里裁下的片段
最初的日子,他们确实过的像首诗:
背包客在星空下弹唱《成都》
作家伏案写下的句子被晨雾打湿
也就在这时,两人走进了婚姻殿堂
但诗情画意的背面,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和未知。
客栈的生意,并没有想象的那般美好。
收益的入不敷出,迫使她每件事都得亲力亲为。
那些洗不完的床单。
曾经执粉笔的手泡在消毒液里。
连指纹都被磨得模糊了。
停电时她举着手电筒安抚客人。
水管爆裂的深夜,她攥着扳手跪在积水里。
恍惚想起辞职信上那句“世界那么大”。
“远归”二字原是对漂泊的抵抗。
但现在却成了更深的围城。
2019年旺季
某位癌症患者留下的字条让她动容:
这里让我找回活着的温度。
但2020年口罩期间,日均客流量从80人跌至3人。
60万债务如山岳一般,压垮了银杏树下的誓言。
当最后一盏灯笼摘下时。
她发现古镇的栀子花香里。
早已渗进柴米油盐的涩。
那些年所憧憬的美好,在此刻随风飘散。
现实最终还是打败了梦想。
2021年的郑州高铁站
顾少强牵着女儿小鱼儿,逆着春运人潮归来
母亲关节炎发作需要照料,女儿即将入读小学
小镇给不了很好的教育
而留在四川的于夫在社交账号写下:
“我只是个孤独的浪子。”
这大概预示着,两人已经分开,离婚!
十年兜兜转转
她带着古镇风霜与都市霓虹的双重烙印
重新坐进心理咨询室的格子间
有人讥讽她“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她却在新书签售会上笑谈:
民宿马桶刷得比黑板干净,何尝不是修行?
如今她在直播间讲述亲子关系
用当年安抚青春期学生的温柔,化解家长们的焦虑
有网友留言:您没看遍世界,但帮我们看清了生活。
她回复:世界不在经纬度,在女儿指给我看的梧桐落叶纹路里。
那个叫“小鱼儿”的女孩
常跟着母亲在黄河边捡冰凌
顾少强教她用落叶拼地图:
你看,郑州的梧桐叶能铺成撒哈拉的沙漠。
曾经的民宿老板娘成了“教育魔方”的联合创始人
用心理学拆解厌学少年的心结
仿佛在替当年的自己回答:
困住你的从来不是地点,是看待世界的方式
十年后再看那封辞职信,它早已超越个人选择
成为一个时代情绪的注脚
她的故事恰似棱镜:
有人看见苏敏阿姨穿越婚姻桎梏的决绝
有人看见反诈老陈错估平台赋能的唏嘘
而她更像大多数普通人
从体制教师到民宿老板,再回心理咨询师
三次身份转换不是轮回
是螺旋上升的探索
就像她给学生回信时写的:
人生不是轨道也不是旷野,是不断重绘的地图。
郑州心理咨询室的窗外,梧桐叶又绿了。
顾少强偶尔会想起街子古镇的银杏树。
想起辞职后飞机穿越云层时的失重感。
但她更享受此刻:
直播结束后咬一口胡辣汤馅饼
听女儿讲学校新栽的栀子花苗。
你看,十年前我拼命逃离的郑州
如今开着我亲手种下的春天。
来源:弹了个电影